童年的创伤,很隐秘地躲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无声无息。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就像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各种反应,影响着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又让人毫无觉察和防备。不期然的,那些孤单、愤怒、悲伤,就会毫无征兆地涌上心头,由不得自己。我知道,所有的情绪,不过是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一种反应罢了,它们源自于过去的创伤体验,忍不住让人频频回望。
创伤,也许只是出自于想像,却被我信以为真。比如,一到三岁被寄养在外婆家里的经历,误以为被父母遗弃;四岁时被送回父母家里,又误以为被外婆遗弃;父亲常常念叨的一个戏谑丫头的玩笑,误以为自己被父亲厌恶,在家里纯属多余,毫无价值;父母一次惩戒性的混合双打,误以为是对自己的痛恨与仇视。在这些误以为真的想法下,有一个被贬损了的自我。她期期艾艾地,充满了不安与悲伤!遗弃、多余、讨厌、痛恨——这些自以为是的想法为自己的想像插上了翅膀,很多年来,我在不断地收集论据来强化自己的“受害者”角色,不断地强化父母是对的而自己的存在是错的来贬损自己!在那些被拼凑的画面中,有多少想像被当真?我像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演得很逼真,伤得很惨重,缩得很渺小。记忆中的真假虚实,有多少智慧能够辨识?
创伤,也许只是出自对父母物化的期待。比如,学校要求买却买不起的某个物品,一张扬琴,一本现代汉语辞典,一条裙子,一双鞋;比如,想吃却吃不够的某个食品,饱满多汁的水蜜桃,油亮鲜美的韭菜炒鸡蛋。这些把父母视同达成自我与想要之间工具的期待,又有多少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所有我们需要的物质,父母真的有能力全然满足的又能有多少?万分之一的得不到,与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得到之间,犹如大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我看到了什么?得到与得不到之间,让我耿耿于怀的究竟是什么?记忆中的过滤取舍,有多少智慧能够区分?
些创伤,真的是被粗糙对待过的曾经。我该如何看待这些真实的被硌过、疼过的感受呢?
生命中有大段大段孤单的日子,总是一个人呆着。因为不是同一天休息,没有一个周末是有父母陪伴的周末,别说带我出去玩,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真的非常羡慕弟弟,每一个周末都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除了看书学习,我一直不大会玩;有了孩子,也不大会带她玩。总是一人一台电脑,在虚拟世界里晃荡。
有姐姐,姐姐要照顾弟弟。弟弟饿了,5岁的我用没有打开炉门的煤炉热剩饭喂他吃;弟弟病了,9岁的我背他走了两站路到医院看病打针。我记得这些,是因为妈妈经常为这种事情表扬我。成人后,我习惯性地照顾周围的人,有时候会让旁人不习惯。
发高烧,爸爸妈妈都围在旁边急得两眼充血;我发高烧的时候妈妈却不得不出差,她特意递给我两毛钱,让我自己买点好吃的。爸爸忙里忙外照顾不过来,我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打针,并用这钱买了一斤番茄,很大很红的两个,藏在邻居家里,舍不得吃,也不想给弟弟吃。那是我唯一感到温暖的东西。
被同学误解和伤害,妈妈去学校搞清楚是被冤枉的事实后,就匆忙去上班了。我很希望那个同学能当面道歉,为几天来我蒙受的不白之冤,但妈妈一向克己复礼,并没有向老师提出任何要求。我很想妈妈抱抱我,看到我的委屈,但我只能一个人跑到墙角大哭一场。
这里,眼泪下来了。
下来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也许是读一本书,听一支曲,看到一个画面;也许是旅行中的一次驻足,或者就在自家床铺;不经意地,就会看到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感受。
现在走上前,和曾经的自己站在一起。感受是穿越时空的魔毯,会把我们送到当时的情境里。让那些硌过疼过的感受漫上来,淹没自己,像无边无际的河流,在没顶的窒息感里,头脑不再参与分析与评判,感受,只是感受。让现在的自己和曾经的自己手拉着手,感受,只是感受。
曾经的粗糙,多么像打磨自己的砂砾啊!砂砾,却是生命之河的原住民,河床是它们永恒的家。水波如镜时它们休息,奔腾跳跃时它们泛起。生命就是一个浩大的河床,我们籍由河水从未知奔向另一个未知,寻找未知的自己。在跌跌撞撞的一路向前中,我们被河水拥抱,也被河水冲刷;我们和砂砾游戏,也被砂砾硌哭;我们欢乐、兴奋、歌唱,我们悲伤、沉寂、哭泣。无从选择!曾经的粗糙,带着家族隐秘的传承,它们不自觉,不自知地存在着,那是父母的父母带给他们的习得性反应,那是家族潜意识里的密码,也是那个年代的父母们通常的做法。
曾经的粗糙,那些硌着我们的感受,也硌着曾经的他们。没有被真正用心陪伴过的他们,真的不是不愿意,只是不懂得。在有着十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里,他们被忽略、被硌疼的只会更多。生命中大段大段孤单的日子,他们也曾经独自承受;生命中被他人误解和伤害的时候,他们也曾经无人理会。自己没有拥有的,又如何给得出去?从何觉察,又如何承受?我回去了!可今天的父母已不再是当年的父母,今天的自己,也不再是当年的自己。
真的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泪如雨下。在升腾的氤氲中,我看到了自己孤单、愤怒、悲伤、不安的背后,是自以为是,是自大,是误解,是苛求。我看到了生命中无数的时刻,看到了和我一样的生命,看到了对爱的呼求,也看到了爱的沐浴。在万分之一的背后,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爱!
在阳光下翻晒创伤,带着觉知回望,我发现,一切的经历都只是体验,只为帮我看到,懂得,接纳,放下。
当我放下,我突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悟。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是他们珍爱的宝贝!他们是我唯一的父母,同样是我珍爱的宝贝!在这个瞬间,也突然洞悉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我所拥有的那么丰厚,我所能给予的那么丰富!我有什么好孤单、愤怒、悲伤、不安的?这些偶尔涌来的情绪,就像空中飘过的一朵云彩,是过往的体验冲我扮的一个鬼脸,仅此而已。
一切如是!感恩团队!感恩这些日子里能量连接到的所有人和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