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得起放不下的爱情,和早年的依恋关系有关

(2013-12-18 22:32:29)
标签:

教育

分类: 婚恋关系

   21岁的珍珍在大学同年级小林的猛烈追求下,接受了小林。两人开始了恋爱关系后,珍珍却发现小林并不是那么喜欢自己。刚过了一个月,因为一点小事珍珍和小林发生了激烈争吵,珍珍当场提出分手,愤然离去。之后过了3天,小林都没有跟珍珍联系,这时,珍珍感到失去了小林让她难以忍受,于是她主动去找小林,两个人和好了。可是,交往时间越长,小林对珍珍越不好,珍珍反复几次鼓起勇气想和小林分手,但都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又去求小林原谅。她知道维持这段恋爱关系对自己不好,却感到离开小林就活不下去!

    明明不爱了却无法割舍,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到维系珍珍和小林关系的不是情感,而是珍珍心中对小林的依恋、对与小林分离的恐惧。李子勋认为珍珍的表现是一种“依恋饥渴”。

    为什么珍珍身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李子勋说:“爱情容易让人的心理返回到早年与母亲的依附关系中。那个时候,离开母亲的婴儿会觉得很恐惧,会害怕得不断哭泣。”珍珍与小林的关系类似于早年与父母的关系—生气时会跑开,跑开后,恐惧与孤独占了上风,又赶紧回去跟父母认错,然后循环往复。

    每一种情爱模式都受到早年依恋关系的影响。就像候鸟的迁徙或鱼的洄游,童年在哪儿长大,成年后还要回到哪儿去。在投入一段亲密关系时,我们应该察觉到潜藏在自己内心的情爱模式,回忆你父母的婚姻关系,重新检视你对父母的评价。这些评价或父母关系残留在心中的印痕,可能会给我们自己的恋爱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有时是好的影响,有时是很糟的,我们在爱情中的感受会受这些印痕的干扰。

    好的爱情也有依恋感,但不会妨碍个人自由决策,拿得起,放得下。以依恋为主的爱情有一种被强迫性。好像离开对方就不行,让人感觉甩也甩不掉。这样的强迫性使人失去选择的能力,类似于吸毒成瘾,明知对自己不好,却管不了那么多。

   另外有的人身上会出现戒断反应。就像戒毒一样,几天不见,会出现很多身体和精神上的强烈反应。身体上的表现是食欲下降,睡觉失常、烦躁、疼痛、哭泣等;精神上的反应则表现为孤独空虚甚至抑郁绝望,这些强烈的身心症状逼迫人逃回不良关系中。

   再就是分离的的时候会有莫名的恐慌。在爱情关系里始终害怕失去、内心慌乱,因此总是无条件地付出、服从和讨好对方,任由对方支配,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被爱,结果把关系搞得很糟。关系变糟之后,又不能认识自身的问题,而是对男友产生极大的愤怒与抱怨,出现想离开又害怕分离的纠结和痛苦。

   想要拥有成熟的爱情能力,必须具备两种心理能量:一是幼年与母亲形成的深层依恋,这种依恋帮助我们对关系信赖。二是5岁前后体验过的与父母分离的紧张和喜悦,这种分离帮助我们信赖自己。爱情有了这两个心理要素,就不太容易陷入无助感和对他人的依赖。而珍珍因为早年与双亲的关系中未完成依恋过程,所以她的爱情就像是无意识的“饥渴”,寻求一种亲密补偿。

    比起珍珍的情况,失恋后自杀和杀人则属于更极端和激烈的处理“依恋饥渴”的方式。

    失恋后的疯狂行为最经典的是莎士比亚代表作中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因为听信了仆人伊阿古的谗言,奥赛罗误以为妻子苔丝狄蒙那爱上了别人,他无法忍受妻子的背叛,盛怒之下杀死了心爱的妻子,最后在妻子身旁自杀。敌人无法击倒的奥赛罗,最后却被失恋的痛苦杀死。在现实生活中,失恋后减肥、成为购物狂、醉酒、意志消沉等等也是如此,“我为你去死”“我死给你看”这样的话比比皆是。

    健康的爱情会让人获得温暖、安全、归属感,悦纳自己与满足,虽让人迷恋却不会迷失,爱着却保持人格的完整、个体的边界,并意识到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而失恋后做出疯狂行为的爱却是一个人格粉碎器,引发一种严重的心理学上说的“心理退行”。

   焦虑使人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比如一个男人感受到“中年危机”,害怕变老死去,于是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时期,变得不负责任、开赛车兜风、与年轻女性约会,甚至吃儿童食品。心理学上说的退行是一种防御机制,让人不那么焦虑。

    失恋后选择自伤、自虐、自暴自弃似乎是人类行为的常态,用躯体的痛苦置换精神的痛苦,这种行为是生命的自我保护,目的是让自己可以活下来。而像奥赛罗那样将对方杀死,这种行为的意义是“我不能爱你,也不让别人爱你”,或者“你不爱我,也不许你爱别人”。

    我们的爱情实际上在早年跟母亲的关系中就呈现了。爱和被爱的能力,心理学认为是两岁前后在和妈妈的依恋关系中形成的。

    早年的依恋关系对我们的爱情有着巨大的影响,有时就是我们痛苦的来源,如果对这些影响没有正确认识,可能让我们在爱情之路上饱受挫折,甚至对人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如果能正确认识和面对,则会像一次生命的涅,毁灭了一个旧的自我,得到一个新的自我,生命将在痛苦中变得更加圆润饱满。

   这不是说要把所有恋爱的不愉快归因于童年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或者父母的种种不是,我们要做的是,正确看待早年的依恋关系以及父母的婚姻,坦然面对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并接纳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