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实的关系?答案很简单而直接:你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就是你和整体人类的关系。真实的关系就是你眼前关系的真相,而不是你所认为的关系的真相。关键在于我们很少觉知关系的真相,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尽量不去认清真相。我们往往把关系弄成符合心目中的理想。
当我说真实的关系时,指的不必然是正向关系,虽然有人会这样假设。其实完全正向的关系往往是想象出来的,因为真实的关系很少是完全正向的。仔细检视你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你会发现它极少是完全正向的。事实上,渴望拥有完全正向的关系,就是令关系无法真实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以非好即坏的角度来看待关系,这份关系一定是头脑想象出来的。真实的关系一向不是如此。如果从绝决的角度去看待一份关系,代表你没有真的深入它。举个例子,假设你跟朋友或伴侣正感到高兴时,某件令你失望的事发生了,于是你立即觉得受伤或愤怒,就像眼前发生的事已经毁掉你们的关系似的?当然,十分钟、几小时或几天之后,你又变得比较实在一些,那时你可能说:「噢,原来这关系并没那么糟。」
可以把头脑式的关系分成三种形式,首先是完全正向的关系,这通常是被理想化的关系。对方被我们理想化为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强而有力的人。你会觉得和此人在一起时,一切都很美好;你会得到照料、被爱融化等等。此即所谓的理想化关系。只要一察觉关系里有这种感觉,便可以理所当然视其为一种不真实的、头脑式的关系。当人们处在这种关系里时,通常会有热恋的感觉,但可以确定,这种感觉并不真实,往往是头脑设想出来的。
第二种被想象出来的关系,就是所谓令人挫败的他者。这个他者一直是我们渴望的对象,却无法拥有他,因此我们称其为令人感到挫败的对象—美妙而令人兴奋,却无法拥有。我想许多人都注意到有这样的关系。许多人花一辈子想要拥有某个人,却得不到,但仍渴望有一天能得到那个人。我们不了解这种关系也是头脑想象出来的,其实你并不真的想让它成真。它一旦变成事实,就不再和头脑有任何关系。因此,如果你一直涉入令你感到挫败的关系,就得意识到这样的挫败感会一直持续。如果期望成真了,你就必须变得真实起来。基于此理,这份关系会一直停留在对未来的想象上。你年复一年地渴慕着某个东西,它让你一直感到兴奋,却无法真的拥有它。这便是所谓的令人挫败的关系。
第三种想象出来的关系,是一种充满着敌意的关系。你觉得被拒绝、被仇视或不被渴望;或者你拒绝、怨恨、不想要对方。虽然你认为你不想要对方,但仍继续留在那段关系里,因此你发现自己其实是执着于那段关系的。你的头脑需要从这样的关系中得到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人会觉得永远遭到排拒的原因;不论发生什么,他们都觉得被排拒。如果对方把头转到别的方向,他们会觉得被排拒;对方说了某些话,立刻感觉对方是在排斥他们;对方如果什么都不说,他们仍然觉得受到排斥。你很难让他们明白对方并没有在排斥他们,因为他们不想听实话。其实遭到排拒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事,因为一旦认清排拒并不存在,他们的心就会失去平衡。
以上叙述的是三种头脑设想出来的关系,它们都取决于我们对他者的某些基本观点。我们会根据他者这个客体的状态,变成与其调和一致的人。大部分会造成冲突和痛苦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这三种头脑式的关系。探视一下你关系里的所有议题,你会发现这些头脑式的关系就是痛苦的来源。
真实的关系往往包含这三种头脑式的关系。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满足和爱的感觉,同时也有负向的愤怒、嗔恨和挫败感。你会发觉:「我很爱这个人,但我也知道他会生我的气。」或「虽然我不喜欢他的某些部分,可是我仍然爱他。」即使当我们感到被排斥和憎恨时,仍然不会因此而不爱对方。虽然如此,当对方怨恨我们的时候,正常的倾向仍然是忽略掉对方是爱我们的,而当我们感到受伤时,也会忘记我们是爱对方的。保持一种完整的观点似乎很困难。我们的头脑不允许我们完整地看见关系的全貌,而只会试图把关系区分成非好即坏来保护自己,因此真实的关系就是能完整地认清这三个面向。
由于我们通常涉入的是头脑的关系而非真实的关系,因此很难在当下与对方真实地连结。与对方连结必须要面对真实的关系。与对方连结意味着面对当下的关系。一旦将其分成非好即坏,就是没有与对方连结而活在自己的头脑里;你其实是从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生出种种反应。你以为你是因对方的表现而产生反应,其实是从你自己的思想里产生反应。我现在指的不但是亲密关系,也包含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或客体关系—工作、商业、朋友、爱情或婚姻关系。我们会发现之所以无法与自己、他人或现实连结,就是因为我们进入的是头脑式的关系,而且非常执着于这些设想出来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