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在受伤的小孩来敲门
(2013-08-23 22:07:16)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每天当你感到难受,烦闷,痛苦,抑郁,丧失,失落,无助……那是你内在的受伤的情绪小孩来敲门。请重视它,学习有意识每天与“内在受伤的小孩”联接,修通与她的关系,你感觉自己内心的力量加强了
在无意识中,这个小孩经常会浮现,比如:在与人的互动中、在面对众人的讲话中------在某些场合,她总会不适宜地跑出来,让我心跳加快、紧张局促。
每当这个时候,你要善待“内心受伤的小孩”,理解她是我们过往经历中所形成的,她的来临不是有意要为难我们,而是一再地提醒我们:疗愈自己,活出真实而有力量的自我!
然而,当我们开始带着更多的了解去观照的时候,我们便开始明白现在只是创伤被触动了。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只是现在我们可以借由这份伤痛的过程,来让自己变得强壮。
如何突破旧有的模式?
1、辨识: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认同,以及来自这份认同所形成的信念、预期和行为。
2、深潜:我们必须有意愿深入、彻底感受伴随着认同的痛苦和恐惧
3、接受:当受创小孩痛苦、羞愧和恐惧出现时,学习与之和谐相处。
4、冒险:我们必须有意愿,冒险让自己走出这份认同。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困难的,这是深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允许自己深潜于经验中,彻底感受它;同时放弃试图改变模式或是期待它们能够消失的意念。大多数人会自然地想要从模式中跳脱出来,但是期待它的改变无法真正让它消退,你只是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已。相反地,我们需要和它在一起,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不再与恐惧、羞愧与痛苦对抗的内在空间。这是第三阶段。在它们浮现时,完全地接受、允许而不抗拒。当不再抗拒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停止旧有模式的上演,否则,它们仍会持续地萦绕并驱策着我们。
通常人们会通过各种上瘾行为来避开恐惧和痛苦的感受,像是药物滥用、性的上瘾、工作狂、侵略攻击、歇斯底里、讲话的宗教信仰或道德观----基本上,疗愈的向度是允许挣扎着自己与痛苦和恐惧的感觉同在,而不是试图改善它或是想赶走它。
听起来简单,然而确实如此。
我所谓的允许,意味着与感觉同在而不抗拒。
我所谓的呆在当下,是指允许自己感觉,同时看到这些感觉如何呈现在身体、行为与思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