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2013-07-22 22:44:51)分类: 亲子关系 |
宽容而又嫉恶如仇;
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
没有审美疲劳;
能容忍模糊状态,具高度的创造力;
……
那么,一个儿童能不能成为自己呢?档父母不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的角色,而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我和一个朋友聊起了她有趣至极的儿子,这个8岁的小家伙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成为自己的人”。
先讲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前不久,他跟妈妈去参加一个聚会。吃饭时,一个叔叔逗他说:“小孩,你喝酒吗?”
他回答说:“让小孩喝酒是犯法的,小心我告你,你就会被抓进监狱,判××天的监禁。”
故事二:去年,一次在麦当劳吃东西时,旁边桌上的一位妈妈先是催自己的儿子:“快点吃!你慢得像猪一样!我们上课时间就晚了!”
她儿子显然有了情绪,说:“不吃了!我们走吧!”
他这句话一下子令他的妈妈陷入歇斯底里状态,她暴跳如雷地训儿子,嘴里嘟噜出了一大堆别人难以听清楚的难听的话。
我这位朋友的儿子看不下去了,只有7岁的小家伙站出来对那位阿姨说:“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
这句话令那位妈妈惊讶地合不上嘴,等稍一醒过神来后,就二话不说拽着儿子的胳膊向外冲了出去。
故事三:小家伙只有三四岁话都说得不利索时,妈妈带着他在小区散步,迎面一条狗走了过来。
它像是一条流浪狗,脏兮兮的,似乎好多天没有管它了,妈妈本能地说了一句:“这条狗真丑!”
这句话被儿子抓住了把柄,常被妈妈教育讲礼貌的他对妈妈说:“你对狗怎么这么没礼貌!狗有狗的模样,你通过你的眼光看觉得它丑,狗狗们可不一定这么看。”
她讲完第三个故事后,我先是震惊得有一瞬间不知道说什么,接着和她一起大笑起来,笑完后,对她说:“你儿子真了不起,这么小就有大哲学家风范,已能站在动物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它们考虑。”
我这是真心话。她也说,当时她完全被小不点给震惊了,她本来认为自己够有同情心了,但和儿子天然的“众生平等”相比,实在相差太远。
她说完这句话后,我感慨说:“你儿子不是你教的。”
她明白我这句话中的意思,一样感慨说:“的确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长成了这样子,我一教,他就会被毁掉。”
也就是说,这个小家伙虽然很小,但他已是“成为自己的人”了。
前一篇: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
后一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