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一下为什么会讲这个沙龙。周四跟沙龙负责人确定这一周的沙龙通知,周五早上看到回复,说没有人报沙龙,你能不能讲呢?第一感觉是有些着急,不忍心让团队的沙龙这么听之任之,但如果回到之前“别人不讲我来讲,别人不做我来做”的模式,我又有些迟疑,有一段时间我是刻意地让自己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可是我觉察到自己的不允许并没有投射到外界,我的不允许,我的主动背后其实是一个能承担的自己,而很我乐于做一个能承担的人!于是给沙龙负责人之一发了短信,确定这一周的沙龙我来讲,我真的不想让这一周的沙龙断档。但我发短信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我也知道我周五一天都会很忙,没有时间来准备,结果昨天确实是零点之后才回家的。
我之所以敢这样几乎零准备地站在这里,不是我为了讲沙龙而讲沙龙,对沙龙的质量不负责任,而是基于我对团队沙龙的认识和领悟,尤其是在上周团队第一次外请老师讲了沙龙之后,我更确定地感知到我们团队沙龙的特点和不同。我记得曾经在一则每天一点心理学的飞信里与大家分享过两个实验,一个是说,在一个小空间里有两三只昆虫时行动轨迹是没有规律的,将数量增加到二十只左右,行动轨迹统一起来。这就是归属感,孤独的个体渴求认同于一个组织。还有一个实验更令人震撼,一群群居的鱼,各自游动,研究者将一条鱼的头斩了,它疯狂没有章法地游动着。有意思的是这群鱼却都跟随这条没有头颅的鱼行动。我们从小被强调服从与孝顺,被教导听别人的话,而不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所以或是像昆虫一样随大流,寻找虚假的归属感,或是将自己置于实验二的境地。为什么会跟随斩断头的鱼?任何一件事情上都会有无数种声音。而偏执狂往往是最坚定最大声最疯狂的,比如希特勒,比如李阳。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和追寻一个偶像,一个大师,一种灵丹妙药,我们太容易跪在大师的脚下顶礼膜拜了!而且,一种设计好的话术和演讲很容易制造一种场,使你被洗脑,被影响!我曾经做过10年的培训讲师,我讲过很多场的培训,也听过各种培训,我对这种场的魔力太深知了,所以我一直保持警惕,这也是我不到处去听各种讲座和沙龙的原因。
要说以一种煽情地演讲的形式,去讲可以复制一百场一千场的演讲,我们的亚新老师最有优势和资本,他本来就是主持人,多有范啊!从形象到声音到演讲技巧,但是老师的每一次沙龙每一次课都是说的平实的口头语言,从来不刻意地宣扬或引导什么,总是谦卑地做一个陪伴者和跟随者,我们所出来的情绪都是真正从自己心底发出的,而不是被引导和支配的!朴素,天地之至美也!一直以来最感动最触动我的东西都是来自和我们一样的最普通的人的经历和情感!很多人说,我是在团队里收获最大的人,是不是最大我不敢说,但我深知我的收获真的是很大很大,非常大非常大!对此我对团队对老师充满了深深的感恩!同时也感谢我自己一直跟着自己的感觉在走,一直对老师对团队抱持着全然的信任和敞开!我深深地领悟到,老师陪伴我们走的是一条寻找真我寻找自己的心路,太多的声音太容易导致我们迷失了,我想这也是老师一直坚持我们团队沙龙不请名师大家、将沙龙这个平台完全交与每个团队学员的良苦用心之所在!这是一份巨大的信任!!!
所以我想,我只要最真实地将我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就好,今天的沙龙虽然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难免凌乱和粗糙,只要不失朴素和真实就好!也澄清一下,和以前一样,我是自己主动来讲沙龙的,是在没有人报名的情况下主动来讲的,没有谁专门给我创造这个平台,也希望大家都多多地踊跃地来占领这个平台,来跟大家分享,我担心自己出于不忍心也好,出于不允许也好,出于承担和回报也好,又过多地占领这个平台。(笑声)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是WH帮我想的。她为什么会想到亲子关系呢?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和羡慕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亲子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孩子的进步吧?我可以将这个进步量化一下。我女儿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是9门挂了7门,排在年级倒数。到高二下学期,已经是班上第一名,年级112名,这一次的全省调考,虽然她自己觉得考砸了,但还是班上第三名,年级130名,依然稳定在保送的大名单之列。这是可以量化的指标,还有无法量化却更可贵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关系,她对我的信任和亲密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想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能和自己的妈妈去分享情感的体验,只不过是惴惴不安地通知父母,我恋爱了,然后就是我们准备结婚了。因为我的妈妈没有跟我分享过她和爸爸是怎样恋爱的,她是什么感受,所以我也根本想不到也不敢跟妈妈分享。但是很感谢我的女儿,她让我有了一个可以分享的人!是互相分享的人!可以说她是我的第一个闺蜜!比方说我从来没跟人说过我收到我老公的情书的时候总是双手发抖,但我跟她分享了,因为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的小男友来信了,写满了三张明信片!呵呵,听我说到这些,你是不是有点羡慕嫉妒恨呢?我也觉得我蛮幸运的,蛮值得羡慕嫉妒恨的。
要说值得不值得,要说交换,要说性价比,真的无法去衡量!我上了一个初级班,两个中级班,总共花了5000元,我女儿在新东方买50个小时的课程,就是一万两千多,当然这个钱也没白花,这次调考她的英语考了137分,但这个没有白花是建立在我的5000元没有白花的基础上的,高一的时候她也一直在培优,花了N多的钱,但她自己都说,她在课堂里睡觉。所以要说回报,我怎么回报团队都是不嫌多的,都是不够的!因为我是一个很俗的家长,很俗的母亲,如果女儿到现在还是高一的状态,我现在还有心情在这里讲沙龙吗?我再修十年二十年也达不到那个境界的。但如果我没有参加团队,按之前的模式跟孩子互动,很可能就是与孩子的心墙越来越厚,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也会在青春期的叛逆与迷茫里迷失得更深,挣扎的时间更长!所以,我非常地感恩团队,感恩老师,也感恩我自己!
回到今天沙龙的主题上来,当WH建议我讲亲子关系,我感觉太大了,于是说就讲讲信任吧?为什么会想到信任?我因为孩子的事情参加过一次节目,一开始我滔滔不绝,然后老师问我一句:“你真的信任孩子吗?”我一下子气短语塞。我当时所理解的信任是说相信孩子一定会好会成功,会达成她自己或者我们的期待,会有一个较高的人生起点和平台。但以她当时的状况,我真的没有底气说我相信!如果要说相信,那也要预设前提——如果她现在开始努力的话。可问题就在于她自己都承认她的心真的静不下来了呀!叫我如何相信,如何不担心?
这就出现了纠结和矛盾,从所谓正能量和心想事成的角度讲,我们要信任孩子,向孩子传达你是值得信任的信息,可是内心里又明明很担心,需要孩子向我们证明她是值得信任的!需要证明的信任是信任么?已经证明了那就是事实,除非你非要指鹿为马,非要杞人忧天!
所以说我们信任孩子真的很难!或者说放下为人父母的担心和焦虑真的很难!至少对我们夫妻是这样,因为这是我们最最宝贝的孩子,是我们生命里最最珍贵的宝贝!我们希望她拥有一切最好的,我们相信她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但偏偏人生是那样的困难重重,坎坷不断,尤其是对我们的女儿。她一次次的在关键的时刻经受失败,而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成功的体验对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不过是对失败者的安慰而已!真正的成功之母是成功!所以我们总想不遗余力地为她创造最好的,总想帮助她体验成功的滋味,我们觉得,如果高考这一关又失利的话,对她的整个人生将是灾难性的,她将很长时间难以走出失败的魔咒和阴影。这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过往人生经验的总结,但是我们将这些个人体验一股脑儿地投射到孩子身上。
参加节目之后不久,我们一家人仍然在迷茫纠结中徘徊的时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非常委婉地约谈了我们一次,当时女儿刚刚开始所谓的“早恋”,我心里惴惴不安,真担心老师是要谈这件事情,担心会伤害到女儿,所以在老师的办公室,我一直紧紧攥着女儿的手还不时地捋一捋她的刘海,我在跟老师表达:这是我最最宝贝的女儿,请你千万不要伤害她!但事实证明,我是以小人之心度老师之腹!这位老师真的是我们一家人的贵人!我不得不说,命运真是太厚待我和我们一家了,真的非常的感恩!老师非常清晰地帮我们分析了女儿的状况和学校的特色优势,让我们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进一步帮女儿分析她最具可行性的出路,说着说着,老公和我都开始分享我们一直的担心和迷茫,感谢老师帮我们指明了方向,看我们这样滔滔不绝,女儿居然没有像平时一样“高层次撒娇”,嗔怪我们啰里巴嗦,而是难得地安静地聆听。那个时候,我顿悟了——其实信任不是相信她一定行,而是能真实跟她分享我担心你可能还不行!不是相信孩子能成功,而是全然地信任她是一个独立地能承担真相的一个人!不是自大地单方面选择性地传达所谓正面的信息,而是真实的全面的袒露和分享!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很好!女儿的安静和聆听是因为我们不再言不由衷地说“你真棒!”“我们相信你!”“你尽力了就好,别太在意结果”这些安慰和激励之语,那一刻她看到真实的爸爸和妈妈,她突然间安定了——原来爸爸妈妈和我一样的焦虑和迷茫啊!她真的有了同盟军和陪伴者!她是她,我是我,她爸爸是她爸爸,我们都成为自己,又彼此关爱彼此牵挂,在独立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真正的爱的连接,而不是不分彼此的爱的捆绑。
信任是发自内心的,老师问:“你真的信任孩子吗?”我当时听到的是,因为你不是真的相信你的孩子是优秀的不是真的相信你的孩子会成功,所以孩子不会回报你优秀和成功。其实不是,老师问的是,你真的全然信任孩子这个人吗?你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吗?如果他真的不优秀不成功你还信任他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父母都问问自己,你是真的信任孩子这个人呢,还是想让孩子觉得你是信任他的以改善你们的关系促进他的进步呢?
以上我说的是我身为一个母亲是如何领悟和体验到对孩子的真正的信任的。我们总说信任是相互的,其实我个人感觉在信任这个问题上父母是占有优势的,和孩子是不对等的,身为父母天然地享有孩子的信任!孩子一出生,就会本能地天然地信任父母,是吧?但是幼年时期对父母的信任是一种依赖型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等的基础上的,孩子一般会将父母神化,而父母也自觉不自觉地被推向神坛——觉得我要对孩子负责!我要保护孩子!我有权利塑造孩子!所以一般幼儿园小学阶段,亲子关系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除非你这个父母过于糟糕!孩子实在是太宽容了,只要你不是太过分,他们都会一次次地原谅你的欺骗你的背叛!如果小学阶段孩子就对你关上了心门,那你可能真的有必要检讨一下自己。
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形成,他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真相,原来我可以这样强大!原来爸爸妈妈不过尔尔!可是习惯了被孩子膜拜习惯了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却不肯自觉地走下神坛,冲突就会产生。青春期孩子的所谓叛逆很大程度上被父母的不适应夸张和扩大化了!孩子的青春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从孩子信任父母到父母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的转折点!如果父母不主动走下神坛,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将之前孩子对父母依赖式的信任自觉转化成朋友式的信任的话,就会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往往一心想着我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让他对我敞开心扉,使我像他小时候一样地了解他呢?其实这个时候请你回到自己身上,问问自己,我信任孩子吗?其实只要你真的全然地信任孩子,重建信任是很容易达成的。丧失信任的责任多半在父母身上,因为孩子天然信任父母,父母一直都享受着这种单向的信任,却没有学会信任孩子。那天节目之后,老公跟我说:唉!其实我们一直为孩子操心尽力,希望给她创造一个高的起点和平台,更多的都是为了自己,操心在前,轻松在后!现在操心是操心一时,否则就是操心一世!其实孩子未必走上我们设计和期待的路就会幸福快乐的呀!我们打着为孩子操心负责的旗号为我们自己减轻未来的包袱和压力,这对孩子不公平!我刚参加团队的时候总觉得老公和孩子问题多多,一定要把老公和孩子也拉进来学,可是后来发现,他们不学都比我强多了!呵呵!我又省钱了!(笑声)
我老公的这个觉察非常的了不起!他说出一个真相——我们不信任孩子的根本原因是不信任我们自己!不信任自己有能力去承担和消解自己的焦虑,不信任自己能和孩子彼此独立,让孩子成为孩子,无论他是怎样的孩子,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不将自己的期望和未来与孩子捆绑在一起,让孩子去活出自己没有完成的自己!
比如说我吧,和别的母亲可能不一样,我的女儿很是叛逆,但我对她的叛逆打心眼里高兴,为她鼓掌!一方面是因为我大脑的知识告诉我青春期的叛逆很有必要,对一生是有正面意义的。知道这个常识的母亲很多啊,但大多数人可能都做不到真的接纳甚至欣赏孩子的叛逆吧?很多人都是一个头两个大,还在内心鼓掌欢呼?其实我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才看到鼓掌欢呼的是我内心那个被压抑的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排江倒海的那个青春期的自己!我潜意识里纵容女儿去完成我青春期未完成的那些心愿和表达!
然而女儿的叛逆真的替我活出了被压抑的自己吗?没有啊!那个17岁的少女一直在那里,我刚刚找到自己的时候,老师总说我很“狂野”,因为我遇到的就是那个17岁的自己!
9月初,新高三进行了摸底调考,考完的那天,我回家见女儿很不高兴,貌似还哭过,我问她她怎么了,她什么也不说,就要我闭嘴!于是我就乖乖的闭嘴喽!吃完饭她就将自己锁进了房间,我就安静地参加大群分享,后来听到她房间里传出看美剧的笑声。换做从前,我会软硬兼施,我会心神不宁,一会儿给她送一点水果打探,一会儿谄媚地去搭讪几句,总之就是希望她赶快心情好起来。因为我自己承受不了孩子心情不好的焦虑啊!其实当我自己能够承担的时候,我才能够信任孩子能够承担,将她必须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完整地交给她,我爱她,但我不能为她负责!我们都只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信任是什么呢?不是相信她一定考得好,而是将她对考试的焦虑和考试失利的后悔难过都交由她自己去体验和承担。她可以的!
今天说的是亲子关系,其实所有的关系都离不开信任。信任看似是对别人的信任,其实是对自己的信任。只有信任自己的人才能给予外界信任!今天本来说的是信任,最后其实是落脚到独立上面来了,信任本来就是建立在两个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的爱的连接!爱并信着!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