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到自己

(2012-06-26 16:35:14)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级1.2.3.4.5班心音缭绕
老师:
      各家商场门前的圣诞树陆续装饰起来,又是一年年底了,回望即将过去的一年,心里充满了暖意和感恩。还记得去年初冬的那个夜里,在电波中与你的声音蓦然邂逅,电石火光一般的震撼,尘封已久的心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似重逢又惊讶,似熟悉又陌生,我一直找啊找啊,茫然懵懂中跌跌撞撞地走了很多年很多年,内心的那个神灵终于让我与那个送钥匙的人相遇了!
       第二次中级班的课程也已经结束了两周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之后,我似乎是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将这一年与之前的四十年不再截然分开,能将自己过去的生命历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观望和反思,对自己,对亲人,不再是一味的批判和否定,将心和脑不再做一个截然的分野和切割,生命是一条流淌的河,没有一条老路,也无所谓一条新路,没有一个旧我,也无所谓一个新我,我就是我,一直就是这个我,那些柔软,那些慈悲,那些爱,一直都在那里,从来没有与我分开过,我一直在属于我的命运里走着,那些风景一直都在,那些人,那些缘分,一直都在,从来没有停止过纠缠,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心,我内心的那个神灵,苏醒了,激活了,我看到了之前一直被尘埃雾霭蒙罩的那道灵光。
       之前我反思,我一直活在一个人的房间里,从来没有走进过人群,我试着走进了人群,结果,我发现,不管是在一个人的房间里,还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终归是走在独属于我一个人的路上,我最近常常会想起曾经当做枕边书的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在作者离开这个人间,结束他作为史铁生这一个音符这一段旅程一年之后,我似乎稍稍又懂了他一些。懂!是多么奢侈的一个字啊!
      之前我自责,老公我一直用自以为最好的方式在爱孩子,还没有与她走近就在准备与她分离,但是,当我客观地回望孩子的成长过程,我发现,我们真的尽力了,做到了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我们并不是只有脑没有心的父母,相反,我们一直都非常非常用心地在呵护孩子和陪伴孩子,虽然有很多不自知的盲点和误区,但这世上原本没有完美这回事,发生的就是最好的,我对她的过度保护使她提前离开学校,影响了总复习,影响了中考,但是我坚定地站在她这边,没有任何的怀疑和迟疑,使老师对她的伤害降到了最低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的确,我的某些放纵和鼓励使得孩子过于耽溺于社团娱乐而疏于学习用功,但这其实不过是一个阶段性和技术性的问题而已,从她的一生来看,一个稍稍有些放纵乃至狂野的高中期或许是难免和必须的吧?
     之前我自怜,我爱上了一个父亲的翻版,我复制了父母的婚姻,当我从当下的某种情绪和判断里跳出来,审视从相识相恋共同生活的全过程,我看到了我们关系的变化起伏和辗转,把责任推给对方甚至推到原生家庭和父母,是多么轻巧却毫无意义啊!全然没有看到那是一个和我共同承担所有的幸福快乐痛苦纠结的跟我一样一样的生命!
     老师,我现在闭上眼睛,就会看到那个坐在门槛上表面若无其事内心却紧张恐惧的小女孩,我数次带她离开,但下次还是看到她孤独地坐在门槛上,我知道,那是我宿命的一部分,如果她愿意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归依,我会一直陪着她,陪着她……我走到哪里,会把她带到哪里,再也不会松手。
                                                                                                                                   YQ
亚新回应:
  喜欢用“生活情境”这个词,喜欢“生命'这个词,无数次在节目中说这两个词语,其实就是想说:生命在生活情境中的表现,根本不是生命本身!但它是我们生命自己对待自己的具体方式和内容!
 
   生命的本质一直在那里:无论你是咿呀学语还是两鬓斑白,无论你是高山一样的男人还是水一样的女人,容貌会变,可是你的生命本质一直没变。
 
   我们在团队里面,其实一直都是在努力穿越生活情景中的迷雾,靠近生命自己!希望每次的领悟都是一阵阵清明的风,吹散掉那些覆盖在生命上的生活情景的灰尘!
 
  我们努力的就是一点点显现真正的生命本质,然后无论是怎样的生活情境中的事情,我们都和那个本质的自己呆在一起,而不是和生活情境的”幻象“呆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外求”是多么美丽的肥皂泡,知道期待是多么甜蜜的陷阱.......人和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只是烟尘,它迷惑了我们很多年,我们掉进去很多年,我们现在就是从那口并不存在的“井”中爬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