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写出来的作业

(2012-05-02 14:55:45)
标签:

教育

1120日第一次课的感受

    亚新老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就对我们说上完初级班之后不会让我们过得更好,学过之后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跟其他人怎么那样的不一样那样的格格不入呢?我的理解是我们会对我们自己的想法、思维和感受有更清醒的认识,然后在情绪来的时候会很好的控制或者说是减少负面能量对我们的冲击。然后我们也会很容易感知到周围人的感觉。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开始上课之前,我们挨个的做了自我介绍。大家介绍自我的风格各异。亚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大家的名字。我们看着老师写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然后他引导我们全身放松,想象面前有黑板、黑板上逐个的出现我们成员的名字。放松的时候亚新老师提到不要被头脑的想法牵着走。奇怪的是我头脑里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那样静静的闭着眼睛,泪水却从眼眶里流出来了。确实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流泪。亚新老师说是因为与内在比较近,所以很快就进入状态。这样我能理解为:我感受到了内在的自我,所以感动得落泪了。

    课堂上亚新老师提到“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委屈求全”。这种不委屈求全是行为上还是语言上的?又或者是二者合一的?那我们在语言上面,是否可以把我们的感受情绪以及期望都说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做到不委屈求全吗?还是说这种不委屈求全也需要看人,同样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转念一想,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人际关系一词就包含了很多的关系。所以这不委屈求全就算是人际关系真正健康的一个先决条件。

亚新老师说对方不清楚会对亲密关系有妨害的事情要进行坦白。而真实是没有谎言的。这点上面估计很少有人能做到没有说谎吧。大家都会觉得有些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给亲密的关系造成麻烦。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于是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倘若感受一样的话,那谎言就不存在了吧。

    在对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有一句“没有害怕与恐惧的深度关系”。我们怎么样来界定这个关系的深度呢?

   D同学的冲击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亚新老师和其他两三个学员在角色扮演中说的话。不知为什么,在D同学那样强烈的要拥抱妈妈受阻时,那些话语在我听来非常的刺耳。我明白了我当时是想冲上前去对他们说:是啊,她的妈妈是个坨子,这并不代表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啊。外表不能说明什么呀。任何人都有缺陷。我也明白他们这样的表述只是想通过一些大众对D同学妈妈外在带有偏见的一种看法,其目的也是为了让D同学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她的妈妈是一个坨子,这就是她的妈妈。坨子只是一个外表,她是爱D同学的妈妈啊。爱一个人就该爱她本来的样子,接纳她的缺点和不足。

    我将这个冲击的分享跟我一个朋友M也分享了一下。她也很有感触。她说因为她的妈妈头脑不是很灵光的那种,家里收拾得不够整齐。如果是她的妈妈一个人吃饭,她就吃泡饭,但她在外面事情办得很好。我朋友M说以前她也会嫌她的妈妈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让她改。后来朋友M说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妈妈已经老了,她的妈妈已经这样活了大半辈子了,只要她开心就好了。她怎么样做都行。朋友M在内心接纳了她妈妈的缺点,爱她本来的样子。

    我在想,如果我尝试着去接纳每个人的不同,那我看到的世界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象。这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内在的修行是很有必要的。我期盼通过训练自己感受内在,可以让自己处在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其实在很多人的眼中要每时每刻都活在平稳和谐的呼吸中是一件蛮困难的事情。因为,无时无刻中,人的情绪都会有起伏,头脑中的各种想法,涌出的各种欲望也会让呼吸处在一种不一样的状态下。

    从这次冲击中,我认识到有些伤痛是必须要好好面对的,彻底消化,这样它才不会悄悄变烂,然后腐蚀到骨头。而关系的改变也是由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来影响的。这些生活的细节又是我们内心想让它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爱一个人在生活中是可以表现出来的。如果这个人不爱你,那他散发出来的气息都是带着距离感的。如果这个人爱你,真的,哪怕是隔着千山万水,同样你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转念一想,我这样说的爱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爱的冲动,只是一种激情。当然在平淡的生活中,爱的表现也有很多。

    心灵冲击的过程中,经常听亚新老师说的一句话是那只是你的需要,你从来都没有问过你妈妈的需要是什么。反思,我常常也是不顾其他人的需要,常常会把我负面的情绪一股脑的都倒出来,没有考虑那个人会不会听,愿不愿意听和感受。如何感知别人的需要呢?

    亚新老师还讲了一个关于小和尚修行的故事。这个小和尚看到跟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相仿的人都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会帮助他们做事情,会在跟已去世的跟妈妈年龄相仿的阿姨坟头喊着妈妈痛哭。后来他的妈妈真的不在了,小和尚说我已经送她了呀,我天天都跟她见面呢。我真的很感动。这是一颗怎样纯净的赤子之心呀。他真的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啊。

 

                                                                                                            RZ

亚新回应:

    其实真正的自己,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需要不断挖掘的过程,才能显现,如同我们的心,蒙上的灰尘太多,要不停擦拭才可以显露出来的!每天擦拭一下自己的心吧!刚出生的婴儿的眼睛,是那样的干净,没有任何的标签内容,一切都是新的,最本真的,可是两岁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多的内容,眼神已经不再干净了。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的心一如出生那样的纯净和敏感,所谓的赤子之心就是这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单的我
后一篇:慢慢走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