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的心灵成长培训课程,让我的心灵感悟更深。也许这次课程我是收获最大,成长过程中感悟最深的一个人。
XH()趟在地上又锤又打的时候,我感受到她的无助,也感觉到自己的无助,那种崩溃的状态,那种想放弃生命却又对孩子的不舍,那种很矛盾的感情交织。我没办法靠近她,也没任何语言可以安慰她。所以我选择了一个人缩在角落自己品尝这种感受,感受没人爱,没人能真正的分担,找不到方法,找不到出路,想活还不能好好的活,想死还丢不下。。。。开始我以为感受到的是小孩的感受,觉得男方与女方两方都不爱我,让我向男方靠拢,我舍不得丢下女方,觉得她很苦,很难。但若让我靠近她,我却又靠近不了,也似乎不想就那样靠近。我什么也做不了,只想自己拥抱着自己,感受那份痛。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才知道那是内在的XH(夏浩),内在的我自己。
最近的几年,工作很忙,成长也很快,总是在被动的改变,在突破,外在的我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在别人眼中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可是我自己却觉得快乐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的事情提不起我的兴趣,燃烧激情对于我是一种过去式,平淡却活得无奈。想要走得更好,却觉得被拖住了,对于很多人,很多事,我更象一个旁观者。想要更好,却迈不出那个脚,内心的斗争,煎熬与自责,让我好累!每天什么事不做,也觉得好累,累得想逃,想放弃一切,可有些东西却无从放弃,我知道放弃的成本太高,而且“他”还会继续出现。于是艰难,痛苦的坚持着,品尝着,体会着那种煎熬。直到今天,外在与内在自我的合解,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从未有的轻松。以前能感受到她,却无法安抚她,所以两个“我”对抗着,僵持着直到现在。
能有这样的感悟可能与前一天跟另一伴闹腾分不开。因为知道了如何往心里走,如何一分二,一分三的看问题。回想前一天事情已记不清原由,只记得当时的情绪,并让它完全的展现,让事情任由发展,就是想通过对方,透过事情,想更多更深层的了解自己。事情告一段落,我开始静下来将自己分成两个,开始与自己对话,期间没有指责,只为了弄清楚自己,我问自己:“我是那样对对方的,会不会也那样对自己”?从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对自己不够好,看到自己为了避免内在的自己要求的更多,怕自己给不了最好的,而选择给自己相对好的。为了让自己不被束缚,而惧怕接受别人的好意,怕别人索要的是我给不了的,而增加自己的负担。后来我告诉自己,只要我做得更好,给别人的高过别人想要的,不就可以了吗?于是,我不再惧怕别人的好,惧怕自己对自己的好。
14号的培训与成长,谢谢有同学,老师敞开心扉的陪伴。有心的日子,真的好幸福!
YFX
亚新回应:
根据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人都是“避苦趋乐的,但是人生痛苦又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冲突似乎无法避免。
想起佛教中的四圣谛说和十二因缘说。所谓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苦是世俗生活中的主要特征,集是导致苦的根源,灭是解脱的状态,道是解脱的方法。十二因缘说把生命历程分为十二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明”,意思就是烦恼,是苦的一种,和苦并成为“烦苦”。
记得看这些书的时候,知道说的都是生活情境中的我们,我也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单面的,在这些苦的背后,一定有不苦的存在,这样,才是真正的完整。
我一直没有想着自己去深山老林一个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我选择愿意在红尘中,在亲密关系里面去成长自己,所以,苦,不必去避开,接受后,剩下的会是什么?这剩下的是苦的另一面吧:安宁,自在,喜悦.....体验,并且拥有它们,感觉自己的生命是真正的完整。
接受,不抵抗,就是放下,放下了,你就有了。你也差不多解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