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新,我的世界怎么了?
老师:
呵呵,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很您写信了。今日写起来,竟有些生涩。
老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的家庭氛围是越来越好了。而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能感受到身边的小幸福了。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还是要归功于您的吧。谢谢您!
(一)
年后,来武汉的这段时间里,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想着我身边的人,想着我身边的事情,想着家里的爸爸妈妈,想着那些已逝去的过往。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知道,在父母身边的我,是幸福的。他们爱我那么深那么深,害怕我跌倒,不忍心我受伤害,那种爱是从心里缓缓流淌出来的。而今,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像他们那样,无条件,全身心,不求回报地爱我。
记得那天,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隐隐约约间听到,父母亲之间的谈话。谈话的大致内容是,对我,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像别人的父母亲那样,可以给予我更多的,更好的物质条件。那时的我,听着,听着,早已泪流满面。
吃年夜饭的晚上,堂妹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和她,两个人换换,她住我家,我住她家。妈妈听了这话后,不加思索地说道,当我们的孩子要可怜一些啊,我们没什么好给你的。当时的我,听了这话,心里冷不丁的一酸。很多时候,我想告诉他们,当你们的孩子,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怜,相反,我觉得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给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爱,而这些就已足够。你们给予我的爱,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无论外界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心里有你们,只要想想你们,内心就无比温暖,无比幸福,就不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只是个孤零零的存在了。爸爸妈妈,你们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了,很多时候,你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而对自己,总是有很多很多的不舍得。我知道,在你们眼里,无论我再怎么长大,在你们面前,我始终都是个孩子。爸爸妈妈,在我不在家的时间里,你们一定好好好照顾自己,注意身体。
离家前,从妈妈、爸爸的眼中,话语中,我再次看到了,也听到了很多很多的不舍得。离家前夜,妈妈一边帮我整理衣服,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十一,五一的时候,没有地方去,就回家来啊。妈妈,不是我不想回家,只是我怕,我怕自己不能适应新环境,每次从家里回到武汉的时候,我都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处于低沉状态的。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我的错,不是借口,以后有时间我会常回去的。在我离开家里的时候,妈妈依然像往年一样,把我的书包里塞上了满满一书包的零食,卤菜,香肠。上车之前,妈妈,爸爸一同将我送到了火车站。临行前,爸爸妈妈一句句的叮咛,一句句的嘱咐,让我记忆犹新。这至亲的情,至浓的爱,我想今生是无以为报了。
想着,想着,只觉哽咽,母女一场,父女一场,因缘也只在五十年内吧。其间并无可以书之于史,勒之于铭的大事,只是细细琐琐的俗事,俗务。但是,俗事也是可以入诗入画的,俗务也是可以萦人心胸,久而芬芳的。
(二)
今年过年回家。在大年三十的前夜,我第一次主动提出,在三十的早上,和爸爸一起,上山去看看爷爷。说完这句话,我看到,爸爸的眼中,满是惊讶与欢喜。那座山对我而言,真的是久违了。我不知道,这几年,我没有去看爷爷,爷爷在心里会怪我吗,会怨我吗?在他的坟前,我在心里和他说了很多很多的话。我想告诉他,关于自己的一切,我想告诉他,我不在乎过去了,我想告诉他,自己和家人都很好。我想在那天早上,搀扶着他,接他回家过年。从内心深处,我也想谢谢爷爷。
说实话,这次回家,我也在家中发现了很多很多的小惊喜。我惊喜的是爸爸妈妈,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开始关注于心理学了。我知道,他们更多的是爱屋及乌,因为他们爱我,所以也想了解我所喜欢的。嘻嘻!
我知道,除了爸爸妈妈以外,和其他亲人在一起的时候。在很多地方,我也还是做的不够好的。或许,是很久未见的缘故吧,见到他们的时候,突然间,有种距离感与疏离感。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也会伤到他们。说话总是欠考虑,欠斟酌。
呵呵,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和您分享的
亚新回应:
知道我看完你的文字后,是什么感受吗?我想:就带着这样的感恩这样的爱,挥手告别红尘,是没多少遗憾的吧!你文字里面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感激,像和尚手在敲木鱼,一下一下在敲击我的心!有一段话转载过来与你与大家分享:回想你坠入爱河的时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把那种感觉跟某个人联系在一起、还是跟某个特定的场景联系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种爱是源自另一个人还是来自你自己?你是怎么得知这一点的?你是否曾在某个时刻单独感受到爱的存在?那种感觉与爱某一个人的感觉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
选择某种能够激起你内心波澜的事物,或某个让你深受触动的人。可以是一段乐曲、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本好书、大自然中的一处怡人风景。开始将你的爱从特定的对象转移到万事万物。比如说,如果你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协奏曲,你可以将对那首曲子的爱扩展到贝多芬的所有乐曲,再扩展到所有音乐,进一步延伸至所有的声音、所有发出声响的事物,最终用内心的慈爱包容世间万物。要让这种感觉变得真实,你可能需要经过多次练习。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就可以培养出对一切生命的温情博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职责之上,留意这种爱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开始的时候,这种爱似乎是很脆弱的,不过,经过反复练习后,它就会自然地流露。
反思你对生命的怜悯之心。回想曾经直面他人痛苦的时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觉得很不舒服?你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亲眼看到别人身陷痛苦之中,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情?通过反思,你是否能够让自己更有技巧地去回应?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要如何做到不退缩、不抗拒?当你困扰于自己的问题时,你还能够聆听他人的诉说吗?你能够做些什么来增强自己的仁爱之心?
参加慈善志愿活动。或许你可以到收容所里当志愿者,或是主动与绝症患者交朋友,你也可以去安抚一个陷入伤心境地或面临情感困扰的人。仁慈需要你付出时间和承诺。选定活动之后,花些时间去感知这些人及他们的痛苦。试着带着相同的感受进入他们的世界,理解当时的状况对他们的直接影响。留心可能出现的两种反应:试图为他们的困境找到解决方案、逃离你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如果你没有全力解决他人的问题时,付出爱的感觉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种爱的感觉是仅仅针对某个人的吗?你是否可以将它看作是对所有痛苦之人的真诚回应?
反思你对亲密的看法。亲密关系会让你害怕吗?如果的确如此,你是在为什么而担忧呢?你是否害怕失控或者越出自己的界限?反思亲密关系给你的生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对亲密的渴望或逃避,与爱的能力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独自到户外去散步。抛开一切给你造成压力的人或事。在你静静踱步的时候,抛开所有的责任,完全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去。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它们能够触动你的心灵吗?或者你的思绪还游走在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你的思想跟你想要静静踱步的意图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你不妨也针对生命中的其他面向进行同样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