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感触很深的一个词——陪伴!用脑与用心的陪伴,两种方式,结果一定会有不同。课上说到对于小麻雀的意外死亡,外公外婆与爸爸对小女孩的陪伴完全不同。面对小女孩的伤心、难过,亲人都是想安慰她那颗幼小的心的,“不就是只麻雀么,这有什么好哭的!”这种从脑中直接提取的经验阅历性判断对小小的那个她有多大帮助呢?“快别哭了,喏,给你工具,埋了它吧!”嗯!别哭,不许哭!似乎思维告诉我们,不哭了就不会难过了?是这样么?好,不哭了!那难过呢,它哪去了?
是呀!它明显还在啊!看看,爸爸是怎么做的,抱抱~安慰她!然后带到房间里问问她,想哭么?嗯!那就哭吧!哭累了,拿着工具陪她一起去安葬了小麻雀!最后,小女孩自己会跟小麻雀告别!这才真正的是用心在陪伴啊!
用心感受了陪伴的真个过程。很感动~也很羡慕,小女孩的爸爸处理得多么好啊!
换作以前,我一定就会有想法了,我爸爸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妈妈的陪伴怎么就不能真正用到心呢?所以,从前的我对他们有太多的不满与抱怨。呵呵,现在问这些问题,自己会笑自己!
你一定会问,“怎么呢?”以前看《生命的重建》的重建,我会收到启发——现在的父母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他们如果知道有更好的教育与陪伴我们的方法,他们一定会去做。是啊,父母当然会把最好的给我们。但是他们不知道啊!
嗯!抱怨与不满的东西没有了。开始接受,开始理解!
不过现在呢!我又有了新的力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的意义是来帮助我们的父母的。帮助?是啊!那么,对于父母,你又做过些什么?
心态完全不同!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从单方面的“求”到现在能够主动地“给”,家庭关系也明显有了改善!很开心!
所以,听到亚新老师说到陪伴这个词,以及以上这件事的时候,我突然感悟到——是啊!那么,我们对父母的陪伴又做得怎样呢?
现在呢?对于妈妈的唠叨,抱怨,还有负面的情绪,我会用心去听,整个过程我没有逃避也没有起冲突,我真的去听,一直在旁边陪着她。心好疼!突然,那一瞬间,我觉得妈妈好辛苦好辛苦,不是以前感到的那种表面辛苦,这次的感觉是完全来自内心!是真的心很苦。哎!那个时候要是上了课的话,我想我一定会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会对她说:“妈妈,我爱你!”
或许这就是用脑与用心的不同!
用心的感觉——真好!
亚新回应:呵呵!!谢谢你这么用心在聆听,在体验,在反省!那么我要问:你回家抱妈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