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之旅(三)
(2010-08-30 11:53:04)
标签:
杂谈 |
心灵成长之旅(三)
亚新老师:
你好。
不知道怎么写这一次的分享,开了N次头,却怎么也写不下去。好像陷入了一种混乱。不知道从何说起,有许多的东西聚集在心里,理不顺也想不明。所以,老师,这次可能要让你看见表述杂乱无章的我了。我先给你说说这一个多礼拜来的一些事情和想法。
第一件,关于我和我的父亲。上次课,大家都问我冲击以后什么感觉,和父亲现在是什么状况。老师,真的很谢谢你让我有机会在外人面前如此真实的表达我和我父亲之间的矛盾。太多年了,“家丑”不可外扬,作为女儿和父亲之间频繁的争吵、谩骂,实属不孝却也无奈。在我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是我真心希望的,每次和父亲吵过,心里就如同被刀划了一下,次数多了,就感觉再也不能去碰触这道伤痕。于是习惯了把和父亲的矛盾当做家常便饭,吵完了,走出家门,依然可以谈笑风生,只是内心里面会有着深深的恐惧,怕受伤,特别是最亲近的人给的伤。可能因为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那个自我保护的小我特别的强大,我把那个脆弱但是真实的我保护起来了,从不轻易把她外露在朋友面前,偶尔外露了一旦受伤就会立刻龟缩回去,躲避好久好久。我的性格就此形成。这样说不是要把责任归咎到我父亲身上,事实上,在没有来这个团队之前,我已经觉得是因为与父亲多年的矛盾,才造就了如今的我。只是每每看见别人与父亲亲密融洽的相处时,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害怕会突然泛滥起来。参加冲击,是我第一次这么真实完整的在外人面前表达我对父亲的态度,没有伪装,也没有自我保护。终于说出来了,心里就好像平静下来,以前总觉得没有人懂得我内心经历的东西所以无论怎么努力总与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而现在却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懂得了我曾经遭受过的和我内心挣扎的状态。并且在冲击之后,我终于看到了过去我忽略掉的:我的好强、倔强以及顽固不化。上次课间,ZJL大哥与我分享了他与他母亲之间关系的改善。我想,与父亲之间可能也谈不上原谅,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屏蔽存在的问题,而现在我跟父亲可能都有着想要走近对方的愿望。我还没有想到要给父亲讲述我内心这么多年来的想法,似乎也觉得没有必要了,说的再多只会加重他的负疚感,过去已经过去,无法回头也无从弥补,觉得从现在开始未尝不是个好的想法。并且,这一个多礼拜来,我把原来那个带着刺的我放下了,真心的去和父亲相处,看到了两个相似的不懂得如何表达爱的人如何在不同的爱的表达过程中互相伤害,也终于看清原来过去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在父亲那里未必能被接受,如同他爱我的方式让我痛苦这么多年。现在的我,也许还达不到亲密关系的程度,但是,我好像已经找到了另外一条与父亲相处的道路,希望我可以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二件,迷茫重现。这个礼拜发生了三件小事,产生了很多情绪,重点是我仍然找不到“心的指引”,目前陷入一片混乱状态。先说第一个,上次课QT冲出来,我充当了她的同学,并获得了“天女散刀”的评价,估计我牙尖嘴利的形象现在深入人心了。冲出来帮QT,我是心甘情愿的,我碰见过很多被自己的自卑打败的人,很多人习惯把自己的缺点拿去跟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却总是忽略掉自己身上闪着光的东西。我也自卑,只是我总觉得这世上人这么多,如果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会有谁看得到平凡无奇的我呢?所以,自卑心泛滥的时候我都会想着法的鼓励自己。我也鼓励过其他人,而QT的经历曾经在我身边的朋友身上发生过,当时那个“强悍”的同学就是我自己。所以看见QT那样胆怯和自我否定,我一方面怒其不争,一方面也觉得心疼,所以才会冲出来。可是,当QT抱着ZJF和ZY哭着说觉得抱着自己时,我却感觉到有种落寞:我自己在哪里呢?究竟我所展现给大家的是不是真的我呢?帮了QT也许让我在这个团队里也陷入了一种标签,如同我的快言快语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带来的压力。心是真诚的未必能够得到理解,出发点是好的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口比心快的人,说话太快太厉害对我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负担。有时候话一出口自己就后悔了,也因此常常被当了炮灰,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还被人误解及怨恨。真是觉得自己傻气啊,不想这样的,想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要让自己远离强悍、厉害的评价。老师,你应该看的见我那颗坦率真诚温柔的心吧?可是为什么我如此的表里不一呢?后来在群里和大家聊天,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觉得帮到了QT感觉到小有成就感呢,还是因为觉得大家现在都十分的接纳我让我自满了,我在群里表现的异常活跃。活跃之后就是空虚感,分不清这个与大家交谈甚欢的我是不是真实的我?我好像又在强化我在别人心中积极的形象?这是我吗?ZW帮我分析后觉得我现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我平时和人相处的方式方法,他告诉我应该接受这样的我,不要总以为现在表现出来的我只是伪装,而觉得那些被压在心里的我才是真的我。老师,现在展现给大家的我就是在我的生活中一步步把我带到不快乐的路上的人,因为坚强独立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就没有了软弱消极的空间,而我就是这样用积极乐观作茧自缚的人。突然想起那天YZ大哭的事情,长这么大,我还没有那么爽快的哭过,心里觉得有点酸酸的哦。我很努力的想要把自己内心那些脆弱、悲观的我放出来晒晒太阳,可是,为什么课程过半,我却感觉她们依然被压抑着呢?
第二个小事,周三晚上与要好的几个同事一起吃饭,同事A君是一个善良热情的男生,最大的缺点可能在于有点自负,喜好卖弄自己(当然,这个评价是我给他贴的标签,是我的感觉),可能是在单位得到的肯定较少,所以才会那么努力的想要表明自己厉害吧。再来说那天发生的事情。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聊天,都是能说的人,场面比较热烈,谈了些什么其实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唯一有印象的是A君谈到过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些典故,因为A君是愤青,观点比较激进,在听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说什么事情的落脚点总是在他自己身上,有点点烦,不爱听。后来当我们的话题转移到剩男剩女问题时,他作为已婚人士也是大谈特谈,说及男生找比自己年纪大的女生做老婆好不好时,我表明了我的观点,我觉得男生最好还是不要找比自己年纪大的女生好,因为那样男生容易陷入恋母情结长不大。未及我说完,A君立马反驳,说他觉得这没什么,并抓住我说的“恋母情结”一词,将谈论的话题转到了心理学层面,并迅速的将其所知的心理学方面关于“恋母情结”的一些理论摆出来。我感觉到有点火大,就向他指出,我们讨论就讨论,没有必要卖弄他的心理学知识,我觉得他这种说话方式会把他和大家的距离拉很远,我们是朋友,不是他的学生。可能我的态度让他也开始自我保护吧,他非但没有调整说话的方式方法,还变本加厉的继续心理学方面专业话题。我的情绪就彻底出来了,我说话的风格老师你是知道的,我跟A君就开始了辩论,怎么说的我就忘记了,但是结果是A君的声音终于小了下去,最后以买单为名提前离开。A君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要面子的人,我的行为可能让他感觉很受伤,这是我当时的感觉。所以虽然我争赢了,也觉得很不开心,并且和谐的吃饭气氛也被搞没了。我再一次懊恼自己没有忍性,管不住自己的嘴……之后,我开始认真的想,为什么在坐另外几个同事都可以听A君夸夸其谈,而我却按捺不住呢?与A君争论的我是一种自我保护吗?是不是因为我内心里面有点羡慕A君可以那样将所知的知识用很专业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才会看不得他卖弄他的学识?可是我分析不下去了,我又想我为什么会与他争论起来,明明知道他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又为什么在学习了这么久以后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加入到争论里去?我们的学习究竟有没有意义呢?到底这个过程中什么才是我心的声音呢?
第三个小事,这周因为停课的原因,我们在周日组织了一次活动。周三晚上在群里聊天,看见ZJ说他最近身体不好,需要支持,我就给ZJ说如果组织活动需要我们其他人做些什么可以说,他就对我说让我负责通知大家活动内容。当时感觉ZJ安排我做事情的方式让我有点点不高兴,像一个上级对下级的语气,不过想到自己承诺在先,又想起ZJ说话的风格好像一贯如此,所以我还是欣然接受。周四接到HS的电话,谈及我在博客中回复的关于我们这个团队建设的建议,一方面他肯定了我的提议,同时也谈到他和WK的一些看法,最后落脚点在让我完善一下这些建议并以书面方式呈现出来,准备这周活动时拿给大家讨论。正如我在博客回复中说到的,我觉得太多的人都在等靠要了,我们这个团队三十个人,想把心真的团结起来就不容易,即使团结起来想要一起往前走就更难。我写那篇回复时是想着我要首先打破那种观望态度。而HS对我提出来,他说我们不能因为大家都在观望就什么都不做。他这样跟我说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里并不认同。在我看来,首先我还没有到达HS的那种境界,我的能量只能够让我自己积极投入到这个团队中来,还不足以用更积极的方式去影响大家。另外,三十个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如果对方心中压根没有想到我们所想的,我们的积极其实是无用功。我真心想做的就是提出我的建议,大家是否接受就按各自的心,我不想自己变成这个提议的发起人。所以当HS对我提出要求的时候我第一想法是拒绝,但是因为HS的出发点是为这个团队,并且是这么认真的跟我谈起这些,所以我还是接受了他的要求,写出了一个简要章程。在这里我有个疑问,老师,你一直说心念一动就要说,似乎第一时间的感想才是心的声音。可是如果我按照第一时间的想法说出来,我自己会觉得不合适,后来接受ZJ和HS的要求去做,按照老师课堂上的话就是接受其实也代表了心的声音,那这种接受难道不是小我在作祟吗?我怎么知道我理解的更合适的做法是我心的接受还是小我在合理化?还有按照心的声音去做与任性是一个意思吗?
接着要说聚会当天的事情。先说聚会后的感想吧,周日活动完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累,负面情绪很大,甚至一度觉得以后这种活动不要再参加了。周日的活动因为碰上全国默哀日,既定的活动场地暂停营业,我们临时改到一个桌游吧聚会。最初的活动安排是学员分享,WK准备带我们进行“脑力激荡”(我还不清楚是个什么内容)的,结果改到桌游吧以后整个一下午都在游戏中度过,而且游戏场面混乱嘈杂,因为团队人多力量大,大家各说各话,到后来连说话都得提高音调,好像不这样就无法让大家听到自己再说什么。这一个下午下来,我觉得比我上了一天课还累,最重要的是,我的心不仅没有得到成长,反而变得焦躁和疲惫。上课以来第一次,当我踏上回家的路时,觉得自己的心如此的空洞,我形容为“电量不足”。我知道ZJ其实已经很努力,但是我还是有点怪他,既然活动一开始有主题,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有进行?而每次到最后都要去进行总结和自我批评?我也知道这样埋怨其实没有道理,连我自己都没有勇气站出来说:“我们大家开始分享吧,别玩这个了。”因为觉得自己不够有威信,也不自信可以把大家的频道调整过来。当时想起ZJL大哥,心想如果他在就好了,他总是可以抓住问题的症结。(ZJL大哥不要骄傲啊)
可能我的情绪表现的很明显,在去吃饭的路上,ZJ、ZW、HS、CJS分别跟我聊了一下,我就想,为什么我情绪一下子变这么糟糕呢?因为我如此看重这个活动,中午十二点顶着大太阳出门,从江夏坐车到汉口,赴一个我觉得意义重大的约会。在车上我还想到一个分享的主题以及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我把这个团队想象的过于美好了,所以才会在那片混乱中感觉到巨大的伤害——如果只是为了放松娱乐,我没有必要大老远的从江夏赶来;如果这个团队只是聚在一起玩乐一把,那这些人对我而言都是可被替代的。这是原因之一。
活动准备前期,我其实就有点担心。四次课程下来,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是朋友大家可以彼此信任互相分享,也因为是朋友了,大家会忘记我们最初走到一起的原因,会少了最初的客观也会少了某种积极性。习惯是个太可怕的东西,很担心这个团队最后变成吃喝玩乐团,怕这难得的“心灵充电器”坏掉。所以当感觉到活动按照我的担心在发展时,心里很焦虑也很难过。这是原因之二。
ZW问我为什么感觉到失望?是不是因为我期待太高所以才会有落差。我承认我有期待。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期待在生活,不去期待不去希望是可以少受伤害,但是也生活得缺少滋味。因为想要带着希望的生活,所以才如此积极的加入这个团队。我不觉得有期待是错的,但是我也受他启发想到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个对人太苛刻的人?因为心有期待,所以在心里设定了一个“对的”情境,当事情的发展脱离我认为的“对”时,我才会表现的如此抵触和反感?闹不清楚自己的心,如果真的是因为我的要求太多了才让我和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有压力,我又该怎么做呢?不去期待吗?所以很烦。这是原因三。
写到这里,脑袋里突然想到“活在当下”这个词,这次活动我显然没有活在当下,不能既来之则安之,没有感受到单纯的玩的痛快,一步步被负面情绪攻陷。等到后来,我甚至都想我要安静一段时间,不要出现在群里也不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了。老师你说找到心的途径有两种,一个感受一个情绪。我努力的还原我所有最初的情绪,在叙述过程中却仍然不清楚我的心是什么,特别特别的沮丧。发现问题很容易,可是发现问题的本质真的好难。我把自己这么彻底的分析了一下,却仍然没有找到自己,一片混乱的情绪。
不过,周日还是有一件事情是值得高兴的,那也是那天唯一触动到我的,就是QT的变化。真的是巨大的变化啊,跟大家积极的玩在一起的QT,能够主动分享她追求别人的心情的QT,真的心念一动就表达的QT……真的太替她开心了,心里会有很大很大的羡慕,并且第一次相信心的能量真的很强大。所以想要寻找心的能量的愿望就更迫切了。吃完晚饭,HS带我去车站的路上,对我说不能因为我觉得失望就抹杀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得到快乐的事实。可是在我,我却觉得我并没有要阻碍别人的快乐,只是我无法因为别人的快乐就忽略掉我内心的不快乐,更不能因为别人感觉快乐就伪装成快乐的样子。
写了这么多,我其实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寻找什么答案,也不知道如何收尾,就这吧。辛苦老师了,才旅行回来就要看我这么啰嗦的分享。
亚新回复:
不管你是怎样的伶牙俐齿,怎样的强势表现,怎样的直击要害...........我看到的是沉默的你,温柔的你,真实的你,安静的你....喜欢你的直接,简单,喜欢你有话就说出来,不隐瞒,喜欢你的坦诚,你拥有的这一切会帮到你期团队,所以说你是个宝哦!
你看看自己:怎么就不能和对方辩论呢似乎你已经不喜欢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的你,似乎你还在照顾别人的情绪,你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你才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