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老师=======谨以此片篇为镜

(2010-06-23 19:49: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雅心心语

有两种人容易被操控,一种人是未成年的小孩,另一种人是想依附他人的人,这两种人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引导者,一位心灵导师,当有这样的学生来到身边时,特别特别慎重的是,不能强迫他,强迫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增加他的依附感,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你可以允许他暂时地依附于你,但是整个的治疗一定是要让他独自地站起来的。某些经验不够的老师因为急于求成,会非常鲁莽地强迫自己的学生,甚至有的人会认为不听话就是犯了天条,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就需要休息一下,反省反省自己。


 

练禅说,一个人如果有太多的不情愿,不情愿当中还非要做点什么的话,这种矛盾的心理,就会形成矛盾的气血和矛盾的身体。


 

心理学里面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疗法叫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意思是,明白了然后按照那个明白去做;还有一种疗法叫行为疗法:直接去做,然后在做中明白。有的人更适合认知疗法,有的人更适合行为疗法。如果一位老师,他的学生明明更适合认知疗法,却偏要用行为疗法的话,就等于低估了学生的智商,亦如一个鲁莽的母亲,从来不懂得和小孩子讲道理,一味地命令他去做这做那。作为一个引导者,需要强大的智慧,更需要恒久的耐心,凡事就怕甘心情愿,当一位学生在观察一位老师数年后,建立了深厚无比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的潜台词就是“老师让我做的一切一定是为我好的。”虽然这个学生属于先明白后做的那一位,但是他太相信他的老师了,因为这份深厚的信任,令他可以听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然后按照老师的教诲去做。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他坚信在做中就一定能够明白。因为他知道,他的老师就是为了令他明白才让他那么做的,结果他肯定是明白了。


 

信任对于学生和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份非常了不起的礼物。这份信任会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神秘流,也就是说,无论老师怎么说怎么做,学生都认为是对的,是好的。无论老师让自己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也认为是对的,是好的。这种深厚信任关系的形成,连百万分之一都没有,可遇而不可求。而一般的信任关系,相比之下会浅薄很多很多,经不起风吹,经不起吵动,更经不起风伤雪打。这种情况下的师生关系,需要纪律,更需要彼此的一份尊重。作为老师耐心地去引导学生,作为学生,就按着老师的引导去做。一旦坎坷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抗拒去做的时候,老师是没有资格勉强学生一定要去做的。即使是勉强,只能令你们的关系僵化恶化。这一类的老师忘了一点,你是帮助学生去担当自己的,而不是去强迫学生担当的。学生想担当是她的造化,但是不想担当也没什么毛病。有涵养的老师在一旁耐心等待就是了,不愿意等也没关系,一定有更适合你的学生让你教化。当一个人想担当自己的时候,想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想清楚了,只有这样做才更适合自己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去做呢? 


 

优秀的老师,会帮助学生自发地去做事情。这个时候学生还会因为明白而感恩老师。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一面。每个人的成长,说到底是自己的事情。引导的力量在于方向正确,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因为认可其方向正确,而甘心情愿的大踏步的往前走。即使是遇到刮风下雨下冰雹,即使是遇到高山火海,因为那份甘心情愿的力量,他会克服一切一切的困难,而继续往前走,不停留。例如唐僧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种磨难,只能是意志越磨越坚,这份勇敢无畏与担当,源于内心的力量,这份内心的力量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乃至不可阻挡。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勉强学生去做,那份勉强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只要学生不认同不接受,就一丝可能都没有转化成内心的力量了。即使老师所教导学生的,是一件天底下最好的,万人求都求不到的事情,可学生不认为他好,就没有用。好与不好,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判断,聪明的老师智慧的老师,可以绕着弯的让学生接受这份好,即使是绕了八个弯,学生还是不接受,那就再找机会,接受学生不接受的这种状态,这是老师的明智与包容。


 

一位深俱洞察力的老师,会吸引学生去做一些事情,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老师,在跟随中明白,在跟随中感恩,在感恩中与老师建立了深厚无比的信任。因为信任,他把自己交出去了。这是一个充满了个性和自我的时代,老师勉强不了学生,换而言之,谁也勉强不了谁,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强大的不可侵犯的防护体系,只有一种力量可以穿越它,那就是无条件的爱。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深俱洞察力,内心充满了无条件的爱的老师,你一定能穿越很多人的防护体系。如果你不是的话,修炼自己吧,不要责怪学生,不要嘲讽学生,更不要恶意的攻击学生。


 

老师和学生是一种缘分,有深有浅,有暂时有长久。老师能教多少教多少,学生能学多少学多少。如果学生把老师拥有的一切全部都学到了手,甚至在日后超越了老师,那一定是那种深厚无比的缘分。一切都不要强求,随缘吧……

 
 
亚新补充:是和我所有的学员朋友一起共勉!!----转载我喜欢的一位老师的文章!亚新。
 
禄禄公子的回复:老师的转载的文章非常棒,很赞同老师更多的是一种中立的引导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尊重一切的可能性,随机而动!不会使很多人对老师产生过多的自我想象的期待,最重要的是老师自己也会保持一份自我觉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