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台湾阿里山小火车事故多发原因杂谈 |
分类: 生活杂谈 |
台湾的阿里山本以为是座山,其实不然,阿里山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我们小时候光听听那首《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就对阿里山神往不已,总觉得阿里山这个地方是山好、水好、姑娘美,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人生不去一趟阿里山,枉来世间一遭。自从2008年以来台湾大开方便之门对陆客的旅游后,估计全大陆的人民都有想前往阿里山一游的想法。
也正是如此,阿里山随着陆客日益增多成了热闹景点,“成也箫何败也箫何”阿里山的名声也随着事故频发而成了一些客死于此的陆客人心中的葬身之地和亲历险境死里逃生的陆客人心中的邪乎之地。從1963年起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開始載運遊客以來,總共發生過10次事故,能通过网络搜索到的阿里山游客意外伤亡事件如下:
2001年12月
2002年05月
2003年01月
2007年4月15日
2008年04月
2008年05月小火车撞车,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在行经阿里山派出所前方下坡路段时,突然失控撞到一辆台车,再撞到另一辆路边的轿车;
2009年04月
2009年05月小火车调度不当脱轨
2010年12月12日
2011年4月27日
就2011年4月27日的事故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联合会理事长姚大光表示台湾旅游安全事故近来频发,造成陆客伤亡,应好好检讨公共安全问题,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不容疏忽,“应做到百分之百安全”。事实上,在经历每一次的事故后,台湾台局都有相关部门出来分析事故成因,检讨旅游安全问题,在严抓严控的安全问题上,旅游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这不得不令人感叹“开心之旅变成地狱之旅,生命竟然在好日子中就此中止”,能说世事无常之外,台湾的旅游设施实在是令人担忧,长此以往,谁还敢踏进阿里山这块神山?
笔者认为,阿里山的事故频发与当前过热的台湾游有关。自2008年以来大陆赴台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今年元月起每日赴台陆客已突破4000人,而台湾“观光局”还计划于下半年继续放宽人数限制,这将会导致有更多的陆客去台湾旅游。参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人一多,自然景区的正常修葺周期就会延长,参观地点的安全措施跟不上也在意料之中,这将不可避免日后还会再发生类似情况。
阿里山事故频发,暴露了台湾政府某些职能的“软肋”。我们知道,一个享负盛名的风景区与景区活动直接有关的安全范围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建筑物安全、设备安全、地质安全、生物安全等。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安全管理对策就是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景区的日常巡逻。对于4月27日的疑似一棵大楠木枝干断裂,扫到第7节车厢,造成4节车厢翻覆的事故,实在不能让人原谅,这说明景区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把安全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暴露出观光区的上级主管单位的监管漏洞。
而阿里山小火车频发的原因是因为阿里山小火车沿线经过的路线都是山路,危险性也比较高。如果是在半途中突然冒火,旅客可能面临跳车逃生却跳入断崖的危险状况。据台湾环保团体爆料说,宏都现有30多名铁路火车驾驶,只有9位领有驾驶执照。团体则痛批,林务局置民众安全于不顾,应暂停将经营权移交给民间。林务局回应说,的确只有9位领有驾驶执照,但“九位驾驶应该够”。在驾驶人员没有全部执证上岗的的情况下,也难保那天就会有无证驾驶小火车的司机会酿成更大的事故。
处于旅游热闹景点的不二之选,出现一些事故是难免的,对旅客而言,既没有必要为事故多发大惊小怪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对台湾政府而言,不要光会每次嘴巴上说说安全责任,必须是要拿出什么样的对策来防止事故的发生,不能因为这次善后事故处理好了,这个事故发生地的安全措施做到位就掉以轻心了,关键还要来次大范围、大面积、全局性的旅游安全大检查,才能对得起已经因安全问题而逝去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