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那些比较特别的客人

(2010-12-09 18:14:20)
标签:

杂谈

      工作至今,接待过的客人已经数不清了!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美国的还有一些少数的皮肤黑黑的!但是,所有的客人当中,总有那么几个比较特别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客人!

 

     金泽山,一位延边的客人。记得那一年,我们球童部搞活动的时候。有人出了一个题目——评选球场上我们最喜欢的客人,我们选了他。因为他刚来我们球场打球的那段时间,对我们球童真的很好!人也很和蔼,从来都不为难我们。看到他都会很高兴!可是后来,随着他打球的熟练,以及跟他的几位球友学会了小赌,逐渐的脾气也变坏了!到后来,姐妹们都十分的讨厌他了!如果后来再让我们评选一次的话,那他一定是变化最大的客人!很多年过去了!他也不知道现在迁到了那里工作,已经很久再没来我们球场了。

     

     西村先生,是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我们球会开业的前几年,他和他的夫人还在我们球会餐厅教过日本料理。球会也给他们很优惠的打球价格。前十年的时候,他们也快有五六十岁了吧!那时候,西村先生组织了一批在中国的日本夫人会球队。每个星期二,星期四都来我们球场打球。呵呵!一个日本老头带领着一批太太们像妇女队长一样。有时候我们还会不小心看到他太太那不太高兴的眼神!哦,那时候,哪天赶上老太太高兴了还会发给我们十元钱的小费。(当时我们的日本会员都不给小费)现在也是好多年没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回国了。

 

     180,我们也记不清他到底叫什么名字了。他每次来我们都习惯了叫他 “吆八零”。因为他的车牌号是180.他是位台湾的客人,暂住在大连好像。一个快到80岁的老头,有一个漂亮的女司机,每次都是一个人来打球。走路也是晃晃悠悠的!是当时球场上最慢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客人,只要有人追上他了,他都让过去。走两个洞还得休息一会。他来打球最大的目的就是锻炼一下自己,也给自己感受一下球场上的新鲜空气。后来也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们就再也没看见过他了。

  

     八木先生,一位日本客人。每次来的时候都要要求给他配两个球童。一个服务,一个陪唠嗑儿。那时候,我们也都很期待能够遇到他。因为一个人的工作可以两个人来分担,而且回来以后还都能领到一份满意的小费。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他也是我们球场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个需要两个球童的客人。只可惜,他来过很多次,我一次也没有碰上过。

 

     谭主任,一个我们所有球童都畏惧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让我们头晕的客人。他的要求也实在是太“高”了。基本上看见他笑得时候很少。他打球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多说一句话。天上飞过的飞机,树上小鸟的叫声都成为影响的他因素。被他骂哭或换回来的球童也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个了!不管是长的年轻漂亮的小球童,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球童,就没有一个他看着顺眼的!哎!祈祷以后都不要再遇到他了。

 

     吴总,也算是我们这一带的“名人”啦!球童、巡场的看见他都头疼。打球那叫一个“快”啊!谁要是在他后组打球,就能叫他给急死。发球台试挥杆动作也得五次,熟悉他的客人都知道他的那套程序。在多次试挥研究以后发出去的球如果不太理想,人家会说:“哎!打的太着急了,没打好”!果岭上计算的那个仔细啊!看线要从四个方向去看(前、后、左、右全方位观察),距离要用步量。最后还得问一句:“我是推四码还是四码半好呢?”不过人家打球还有口号标语呢!每次比赛出发的时候,他都喊:“走,向快乐出发!”当然了这也只是他标语中的其中一句。

    

      王总,在我们球场上出手最大方的客人,一般我们私底下都叫他老王头。说话也很风趣幽默!就是有的时候听起来有些"俗"。刚来我们球场学打球的时候,每场下来带他的球童都是七、八百以上的小费。有时候巡场帮他捎带点东西,他都会顺手奖赏点小费。看见草坪部干活的工人,跟他唠两句嗑,有时候也会得到点奖赏。所以他的每次到来,也会让我们的一些球童及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只是后来他为自己选了专用球童,我们见了他也只有远远的看着的份了。也许他不是我们球场上最富有的客人,但他肯定是在我们这里出手最大方的!

  

      一伙中石油的几位客人,也是我们家最忠实的会员。每次看见他们的车过来,大家就在心里祈祷,最好不要带上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脾气不好,只是他们每次来都是一口气打完36洞,自己带很多吃的(从来不舍得给我们一点吃),中间不休息,我们也得一直跟着他们。一天一口饭也捞不着吃。而且他们走路还快,带上他们就是又累又饿。(我们公司规定球童下场服务不准吃东西,就为了这几个客人的关系,我们还专门研究过,带上他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带一点干粮偷偷吃点)他们是我们所有中国客人里,打球最多,给小费最少的一组客人。如果哪天带上他们偶尔只打18洞就不打了,我们都庆幸不已。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特殊客人。

      一位是,一个日本的独臂客人。四十多岁的样子,只来过我们球场几次,他只用一只右臂打球。刚看见他的时候,我们也吓了一跳!心想这样的客人他能打球吗?可是事实上,下场以后他让我们知道了他的实力。听他同组的朋友介绍说:这位客人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在车间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让机器给左臂打断了。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一段小胳膊肘。在悲伤至极已后,他开始学习用一只胳膊打球。右臂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左臂那一小段胳膊肘也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经过他多年的刻苦练习,他还在残疾人高尔夫比赛中取得过较好的成绩。我们带他那天他没有太认真的打,18洞还打了85杆的成绩。这位特殊的客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还有一位就是,今年秋季带过的一位曾经的职业球员。98年的时候,还跟梁文冲他们一起来过我们球场,参加全国职业高尔夫锦标赛。不过听说现在已经开始经商了,不知道为什么。他让我不能忘记的最大特点就是,全场18洞只用一只6号铁杆打完。那天陪他一起下场的是我们球场的赵总,他不是特意来娱乐打球的!那一天为他服务,让我第一次觉得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全场只用一只杆,而且还是一直在他自己手里拿着。不用选杆,不用看球线。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他报告一下码数,有时候人家注重跟领导谈话还根本不需要我讲话。也让我第一次觉得那么清闲。高手就是高手!关键是他只用这一支6号铁就能代替整套球杆使用。(包括果岭上当推杆使用)第一个洞他就用这一只杆打了个par,随后很多par偶尔+1,只是那天没有打鸟(也可能是那天没有认真打的关系吧!)我问他,你怎么能用这一支杆把所有的距离都控制的这么好呢?他说:“最主要是握把和杆面角度的控制”。第一次知道了高尔夫也可以这样打。

  

      工作中还有很多这样让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客人,如果大家愿意听,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慢慢得为你们介绍。因为他们都很特别,所以也很想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也许以后可能还会遇到很多让我们记住的客人,通过博客我愿意跟大家一起记住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假期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