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血压,远离卒中的一、二、三......

(2015-03-05 09:26:52)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k0W5t2upVvVHhbViacSOibpibtx0sQnRFBSRfCLqyibUMRQoEQerBKYVSFKQwYia2R4OjXVA6lpIRKiccS94VYk1HTCA/0?wxfrom=5

作者:周鹏 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中心医生

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又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目前全世界有10亿高血压患者(包括我国的3亿高血压患者),预计到2025年,要攀升到15亿以上。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导致卒中、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每年导致近1000万人死亡,数千万人致残。由于不少患者并不知晓自己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比如,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知晓率30.6%,治疗率24.7%,控制率6.1%——这就是说,我国7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身上埋了高血压这样一颗“地雷”,其悲剧是:终有一天地雷的引信被触及后,部分患者可能永远醒不来,部分患者醒来可能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或者余生将被固定在轮椅上......

  在排除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夜间严重打鼾等继发原因后,仍然有90%-95%的高血压,具体病因不明,是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和环境之间,多因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此,目前世界上没有“去根”、“治本”的神丹妙药,但如果我们长期把血压平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至少可减少50%左右的卒中、40%左右的心力衰竭和30%左右的冠心病。

  注重以下一、二、三,可以把高血压危险减少到最低。

(一) “一个硬道理”:

  通过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长期把血压平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140/90mmHg以下),是高血压管理的第一硬道理。不少卒中事件发生于患者认为自己血压已经控制良好、擅自将药物减量或停药之后。一”也是指清晨起来“三个一分钟”后,第一个事是服药,保一天平安;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个事是服药,保晚上和清晨血压平稳。长期坚持,长治久安。

(二) “两个平衡”:

  心理上的平衡和生活上的平衡。前者是指以乐观豁达、淡然静泊的态度保持个人心态的平稳,“宠辱不惊,任前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是心理平衡的最佳脚注。生活上的平衡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靠烟、咖啡来提神熬夜工作透支自己,靠酒精在社交场上激情燃烧自己,高血压这颗地雷迟早是要爆的,再好的药物也无济于事。

(三) 起床时的“三个一分钟”:

  清晨醒来,先趟在床上,静静地想今天要做的事,第一个分钟;慢慢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想当天要做的事,第二个一分钟;衣服穿好后,在室内来回走动一分钟。人体也好比自动挡的车,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控制、调节。清晨起来后,躯体由睡觉时的迷走神经支配变为以交感神经支配为主。高血压患者神经、体液对心血管的调控机制已经比较僵硬,不少患者,急性事件就出在这个换挡过程中:电话铃响、小孩哭闹等,使患者突然从床上跃起,眼前一发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这种悲剧时有发生。高血压患者注意不花一分钱的三个一分钟,将大大减少以上悲剧。

  长期坚持注重以上简单的一、二、三,高血压朋友的健康生存状态将大大延长。

  祝各位身体健康!

http://mmbiz.qpic.cn/mmbiz/k0W5t2upVvWeJ2hSXqlVbXO8nc7zWWXLkMOPhDoj9lQDOmxlYkoH1xzTOyF6fDefxaAFEcCo3sCrRpY1UsYNpA/0?wxfrom=5

周鹏

心血管病专家

周鹏医生1991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由著名心脏学专家胡大一教授直接指导的专科培训,并开始在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担任主治医师。2005年至2011年,周医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赫西医学中心和威克弗雷斯特大学医学院心脏中心等地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工作。

周医生从事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已有20年,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周医生是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国际英文心血管专业期刊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继续教育委员会主席。周医生先后发表文章80余篇,参与专业书籍编写5册,主编科普书籍2册。自2007年以来,24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