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自身能力 保持身心平衡
(2011-12-09 13:03:10)
标签:
和睦家健康快递自身能力平衡杂谈 |
分类: 健康快递 |
激发自身能力 保持身心平衡
作者:Christina Liao
本文根据对细田摄子医生采访内容整理而成。细田摄子医生拥有医学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生。
翻译:王子章
当下,世界人口都在向大城市流动,大城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大把的商机和紧张刺激的生活节奏,也有很多田园生活不曾出现的“城市病”。对比乡村公共卫生和城市公共卫生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都市人相比生活在乡下的人患有的常见病更多。
导致“都市病”的一个首要因素是压力。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并认可身体和心灵有着强烈的关联,二者合为一个有机体。这个领域被认为是神经内分泌学或精神神经内分泌学,又称“身心”,意思是心理、情绪和精神平衡(或失衡)对身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背景
1930 年,被誉为“压力之父”的心理学家汉斯·塞尔耶(Hans
Selye)曾在小白鼠身上做了一项实验,探究压力和激素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精神紧张的小白鼠易患上胃溃疡、甲状腺疾患、肾上腺疾患和心脏病。这类疾病是不是很耳熟?全科医生细田摄子表示,都市人同样受到类似的因压力诱发的疾病困扰。
赛尓耶医生提出了“适应综合征”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人类面对压力时的生理反应。第一个阶段叫做警戒反应,又称反抗或抵制反应;第二个阶段为抗阻反应,人体内启动保护机制以应对紧张和压力;第三个阶段是衰竭反应,如果持续的紧张状态无法消除,个体的能量将会被耗尽,甚至面临死亡。
数十年后的今天,以压力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已发展得更加复杂和精良,然而结论却无异于赛尓耶医生的发现。细田摄子医生总结为,长期和持续暴露在压力之下将损害人体的免疫力和生殖能力,引发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病风险)和机体炎症反应。
然而并不是所有压力都是有害的。细田摄子医生表示,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能够将压力控制在抗阻反应阶段。他们能够度过警戒反应阶段,并将压力转变为促使自己成就大事的动力。尽管如此,始终保持压力生活状态仍可对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正念
很多研究正念医疗的专家,包括迪恩·奥尼斯(Dean Ornish)、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和安德鲁·韦尔(Andrew
Weil),将多种学科融合成一种整体的医学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又叫做正念疗法,帮助人们专注于当下、加强身心连结。
在细田摄子医生的身心平衡课堂上,参与者运用正念冥想、自生训练、运动、营养和引导想象等多种技巧。研究发现,大脑并不会区别对待真实体验和虚构出的情景。比方说,当您设想自己躺在沙滩上,听海浪翻滚、轻抚细沙、呼吸着海风时,大脑活跃的区域和您真的在海滩上时活跃的区域完全相同。这一技巧足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意念,并切实体会到正念对身体和生命带来的翻天复变。
实例
细田摄子医生在美国行医期间曾在一段时期内专注于对抗疗法(西医),但她有时觉得自己做再多的努力也无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切实的好转。她曾遇到一位20岁的糖尿病患者,当时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细田摄子医生能够预见到她未来几年的身体状况:持续的胰岛素注射、病情跟踪、药物、手术甚至是透析。她深切地感到如果患者意识不到要从整体上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病情将永远得不到改善。
她还曾遇到一位晚期艾滋病和癌症患者,伴有严重的膝盖疼痛症状。他长期依赖吗啡,走路时需要借助手杖。在细田摄子医生的帮助下,这位患者进行了一次呼吸练习,他对医生说这是他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摆脱疼痛的困扰。这一反馈让细田摄子医生终生难忘,而他并不是唯一一位在正念的帮助下减轻病痛的患者。
以上例子并不表示冥想或呼吸训练是治疗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但事实上很多疾病的根源是患者本人缺少自愈能力。如果医生能够帮助患者唤醒意念控制力,患者将会发觉到生活中的很多境遇都能够得到控制。在细田摄子医生教授身心平衡的过程中,她发现当中的很多技巧已经证实能够帮助对抗抑郁、焦虑和高血压症状。此外,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程能够让组员们意识到身边有和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做伴。
应用
很多参加了身心平衡课程的学员不仅学会了如何管理压力,他们还表示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这并不是偶然,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够从精神、情绪和身体三方面自我照料得很好,那么他/她对待周围人的态度和亲和力也会大大改善。
研究表明,压力控制的两种最健康的方式是:1. 让生活更加有目的和有意义,提高适应能力;2.
乐于助人。目的是帮助自己寻找一个适应力强的区域,即使被挑战也不会被轻易击垮。
有时,社会环境让人们变得争强好胜,却忽略了自身健康。周遭环境造就了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心态。如果受疾病困扰的人能够从医生那里学会如何从精神、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自我治疗,健康问题将得到很大改善。一个更加理想的正念技巧则是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但在自我要求过分严格的时候主动停下来,聆听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发出了抗议的信号。同时,让人际交往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学会自我照顾、自我治愈,这些都能够帮助您达到身心平衡。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身心平衡的信息或参加细田摄子医生主持的身心平衡课堂,欢迎发送邮件至setsuko.hosoda@ufh.com.cn。
作者:Christina Liao
本文根据对细田摄子医生采访内容整理而成。细田摄子医生拥有医学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生。
翻译:王子章
背景
正念
实例
应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身心平衡的信息或参加细田摄子医生主持的身心平衡课堂,欢迎发送邮件至setsuko.hosoda@ufh.com.cn。
前一篇:我的孩子发育正常吗?
后一篇:乔布斯的关键词——胰腺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