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感觉心慌是心脏病吗

(2010-12-03 09:46:57)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血管
心慌、胸闷、胸口不适是不是心脏病呢,和睦家知名心血管专家钱荣荣大夫将在这篇文章详细讲述
原文地址:感觉心慌是心脏病吗作者:钱荣荣

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主诉“心慌、心前区不适”的病人。年龄从十几岁到七八十岁,不分男性或女性。由于和睦家病人人群的特点,近十年来我的这些病人年龄多在30-50岁左右。她们通常会这样描述她们的症状:感觉心跳有力、心跳频率快而乱、心跳不齐漏一跳、觉得心脏会从嗓子位置跳出来。也有人会合并头晕,胸闷、胸口不适“往里抽”。这些症状可以突然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可以迅速终止或逐渐慢慢缓解。多数发生在晚饭后静坐时,也有发生于运动中或运动后。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往往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轻者可以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无需任何治疗,重者可以存在某种疾病需要治疗,最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发生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医学诊断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病人来医院首先需要做心电图。很多人都有反复去医院而每次心电图都正常的经历。为什莫呢?因为来医院就诊时往往并不是出现症状的时间,只有发作时立即做心电图才   最有诊断意义。如果普通的心电图正常,则需要加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or. 有的医院也做48 小时心电图,但十个电极黏贴在皮肤上连续48小时可能会产生皮肤过敏。为了弥补时限上的缺陷,特别是针对发作不太频繁的病人(一两周发作一次),远程心脏监护系统可为明确诊断提供有力、有效依据。

 

上周有两个女病人,40多岁,临床症状都不典型,她们并不觉得心慌、心动过速,只有心前区不舒服。因为她们都接近更年期的年龄,当时在做检查之前我并不觉得她们一定存在心律失常。其中一个病人Holtor捕捉到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达到每分钟240次左右。因为心跳太快,她反而已经感觉不到心慌,而出现了头晕、胸口紧。这种病人不积极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另一个病人在远程心脏监护系统中发现了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达每分170次。她的症状也只是心前区不舒服,并不感到心跳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危险性并不太大,但是仍需要进一步随诊。女性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尤其在更年期前后出现时,容易被忽视。

 

 还有一些感觉心慌的病人实际只是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是我们的正常心律,正常的心跳周期起源于窦房结(可理解为是我们天然的心跳起搏器)。传统观点认为正常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而现在观点认为是每分钟55-75次。影响窦性心率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发热、精神紧张、肥胖、吸烟、贫血、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性心率逐渐下降。出生时每分130-140次,老年人的心率可减少到每分50次。哺乳类动物心率与寿命有关,乌龟心率每分10次,其寿命长达300岁。老鼠心率每分100次,仅存活1-2年。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冠心病患者,随着静息心率(早上醒来后起床前的心率)的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明显增加。目前认为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饮酒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风险。新近研究显示静息心率每分大于75次,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患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风险相应增加。所以重视静息心率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