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萧宏石刻公园”建成免费开放

标签:
南朝石刻萧宏墓仙林学则路文物保护文化旅游 |
分类: 古今金陵城 |
http://s11/mw690/001ViwTegy6TbD2dwHo1a&690
http://s11/mw690/001ViwTegy6Tf77TYCK6a&690这是去年五一时拍的,公园还在建设中,池塘的水也比较少
http://s16/mw690/001ViwTegy6TbCWW6IL3f&690
http://s9/mw690/001ViwTegy6TbCYguDuc8&690
萧宏是南朝梁文帝萧顺之第六个儿子,梁武帝萧衍的弟弟,生前受封临川郡王,死后谥“靖惠”,因此后人将其称为“梁临川靖惠王”。萧宏石刻是南京南朝石刻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一对辟邪,其中东辟邪较为完整,西辟邪已碎成数块;石柱两根,东石柱曾断为三截,现已修复,留存有柱头莲花盖。西石柱保存完整,柱身有二十八道直棱纹,是现存南朝石柱中棱数最多的石柱;一对石碑,西石碑保存完好,侧面有极为精美的雕刻,东石碑则仅存龟趺。
http://s1/mw690/001ViwTegy6Tf7kZBMQ20&690
多年之前,萧宏墓石刻四周都是工地,石刻旁边则是大片的荒地,僻远凄清。如今这里新建的萧宏石刻公园处处繁花似锦,花木绿植掩映,一派盎然生机。成为周边市民早晚散步,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http://s8/mw690/001ViwTegy6TbCxpgCb47&690
http://s9/mw690/001ViwTegy6TbCBoQmA58&690
石刻四面均有透明玻璃钢围护,游人虽不能进入,却能隔着玻璃一览无遗地欣赏南朝石刻。不过由于玻璃的反光,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不便。
萧宏墓石刻为何会在水上呢?据栖霞区文化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早年,石刻周边是荒地和菜园,后来西面的应天学院搞基建、土方作业时,在附近堆土。导致萧宏墓石刻地势低洼,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积水。威武的辟邪曾长期“泡”在水中。近年来,文物部门对萧宏墓石刻进行环境整治,将石刻垂直提升2米,从水里“捞”出来。但周边的环境没有做太大改变,形成了这一有趣的“南朝水上石刻”的景观。
http://s11/mw690/001ViwTegy6TbCFxxF07a&690
南京市和栖霞区文物局、文化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着力将萧宏墓石刻打造成公园,邀请了东南大学的团队做景观设计,公园内处处体现南朝元素,如观景亭就有浓郁的六朝建筑风格。亭子顶端的装饰仿照了六朝文物中的典型器物——龙纹金铛。公园外墙上则有仿六朝风格的圆形莲花纹瓦当。公园内的步道,设计成船形和桥形,其中有一段横跨在水上,正好与萧宏墓的神道重合。
http://s12/mw690/001ViwTegy6TbCI5f0n6b&690
南京著名六朝考古专家、南师大王志高教授曾多次主持六朝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工程,他说,以建石刻公园的方式,来保护南朝石刻,这种做法值得“点赞”,“一方面有效缓解了风雨对石刻的侵蚀,另一方面,通过建景观公园免费开放,让所有市民游客都能共享南京特有的六朝文化遗产,这是目前最好的保护和展示方式。”
http://s15/mw690/001ViwTegy6Tf7rBrjgfe&690这个文物保护碑是1976年12月立的文革还没有结束,落款是南京市革命委员会
很多资料里记载,萧宏墓的石刻中还包括碎成数块的西辟邪,但记者昨天在探访中并没有看到这只残碎辟邪。栖霞区文物部门相关人士透露,这件西辟邪因为残碎严重,采取了原地掩埋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