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鲁迅的文章从语文教材里删减一事引来许多人的讨论,有的举双手赞成,也有人坚决反对,我呢,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来看看这件事。
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话虽有点夸张,但足以表明莎士比亚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同样,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参加新文化运动,用文字与封建社会作斗争,他弃医从文的决心更激励了许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所以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凭着他在文坛的影响,其文章成为语文教材编者首选的篇目。从小学到初中再至高中,几乎每一本书上都有他的作品,从小说到散文再至杂文,都有其经典之作,然而文章的理解难度越来越大,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由于鲁迅的文章属于半文言半白话的作品,所以阅读起来很吃力,而且当时汉字发展还没到今天这个水平,因此有许多自在现在属于错字,如鲁迅有一篇作品《记念刘和珍君》里的“记念”在现在应为“纪念”。有些句子不合现代语法规范,因此常常会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这就会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痛,以致对它缺乏兴趣。于是,删减鲁迅的文章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的态度是反对。正因为鲁迅的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有距离,我们才要反复体会,慢慢吸收领悟其中的精髓。而且他的文章对反映旧社会的状况以及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都有极大的帮助,如小说《孔乙己》《祥林嫂》通过一个个悲剧人物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杂文《记念刘和珍君》等加以直接抨击。因此,读鲁迅的文章,既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又可培养民族感情。
我们要走近文学大师,品读经典之作。
附:鲁迅经典名言
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7.
在运动会上,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8.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9.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10.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11.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12.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