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留住夏末北飞的小候鸟

(2012-08-23 15:17:35)
标签:

农民工

留守儿童

上学

分类: 轻声一叹

虽然白天的太阳还是炙热,但夜晚的确已经凉快下来了。鹏城毕竟是海边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是要比雍城快一些。秋天,是我最爱的季节,因它常有湛蓝天空与习习凉风,暖而不燥,爽而不冷。只是,今年的秋季,竟让我心里生出丝丝挥之不去的悲凉来。无关风月,但切肤之痛,感同身受。

 

昨夜吃饭时,老公说公司里的某工程师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让他修改电路,他改了两次没改好,就说改不了了。我听着也感觉有点儿奇怪。这工程师平时工作十分努力,虽然话语不多,但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效率,都还是很不错的。最近几天好像他有点儿魂不守舍的,这下子没改好电路,前几日买零部件也是没买对头?我想,今天在网上看到广州车站许多暑假来跟父母相聚的留守儿童正在返乡呢,暑假开始时也听说这工程师的孩子来了,是不是现在孩子要回去了他心里难过无心工作?于是跟老公说:“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是不是他孩子要回去了?明天是七夕呢,要是他孩子还没回去,也好让他陪家人一下!”老公饭后便打了个电话。收线之后,老公惊叹:“老婆,你真是料事如神啊!你怎么知道的啊?他孩子明天回去,所以他说明天想不上班了,去送送孩子!”

 

我哑然失笑。这算得上哪门子的料事如神啊?自己是老师,当然对暑假即将收尾要为开学做准备的事情比较敏感,而且刚刚看过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再综合一下他的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岂不是很容易?只是,虽然一直知道留守儿童可怜,也很同情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可真的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遭遇此事,心里还是忍不住的为他们感到难过。

谁来留住夏末北飞的小候鸟
(网络图片)


想起以前课堂上讲过的内容,西方国家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之后,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逐渐演变成为核心家庭,即一个家里只有父母和孩子两代人。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从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起了多大的作用?可我们的社会为什么没有允许他们形成核心家庭,而是离奇地让他们和孩子天各一方?我们的社会真的在正常地发展吗?生活所迫,做父母的不得不离乡背井打工糊口,这是他们的选择没错,但客观地说,他们的确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 全中国外出务工的人口有多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也能上学?

 

《工人日报》报道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家长、社会、学校等综合发力;从根本上讲,必须从制度入手,打破城市对农民工子女进城的壁垒,打通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教育资源流通渠道,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市民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有学可上。”看看这个“综合”,有多少是留守儿童的家人是可以做得到的?他们能顾及自身就很不错了,孩子的问题,如果社会不重视并加以解决,他们除了痛苦无奈又能如何?

 

零到三岁,是人奠定心理基石的最重要时间,而十五岁之前,人将形成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偏在这些时间里,孩子被留守,成了夏天相聚夏末分离的候鸟。没了父母在身边,孩子潜意识总会有一种被抛弃感,性格容易变得越来越内向、孤僻、叛逆。如果这种状况再不改善,留守儿童就这样长大,以后我们的社会,会增加多少隐患?我们种出的苦果,必然由我们自己来品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