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窗好友常常跟我抱怨老公老是不在家。她老公是公务员,平时应酬很多,经常三更半夜才回来,而且那些应酬,经常是同事之间的聚会之类,比如今天这个同事生日,要去吃饭K歌,后天那个同事出国进修,大家吃饭送行,而且吃了一次又一次。好友为此一直很烦恼,跟老公的口角也时有发生。但最让她伤心的,是他们才几个月大的小女儿发烧的时候,让老公请一下假,两人一起带着去医院看病,可老公居然说,事情太多,领导不批。她愤怒至极,事后跟我说起此事时,破口大骂老公的单位,说他们没有人性。
最近学院集体吃年终大餐,和同事坐一起吃饭聊天,说到了那位同窗好友的事情,说为什么要应酬那么多呢,好像有些也没什么必要啊。同事中也有丈夫做公务员的,她摇头说,不是那么说的。在一个单位里,尤其是在一个部门里,多多少少是有小圈子的,同属一个圈子的人,就会经常相聚。如果你经常不参加那些聚会,慢慢地你就会被排除在外,之后工作上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跟你说,这样一来,你的信息来源、你的机会,都会大大减少。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同事之间,我听到抱怨丈夫总不在家、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一肩挑的,其职业首先是公务员,之后便是生意人。不在家的原因大都是应酬,各种各样的饭局。他们平时跟妻子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所谓的养家育儿,大概主要是给家庭提供金钱物质,至于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如何,听听妻子们的抱怨就知道了,而他们对孩子的养育与教导有多少,想都不敢想。
老公在家的这三年,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一起买菜,一起散步。甚至他出门办事,如果我没有课,十有八九我也是陪着去的。不少同事有这么个印象:我们喜欢天天对着,粘在一起。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当然这可能也跟我们结婚前长期异地有关哈。)
但话说回来,在多年前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老公不爱应酬,不喜喝酒,绝不抽烟,他肯定不会考公务员。甚至于太讲究论资排辈的单位,比如高校、研究所和设计院等地方,他也不愿意进。他喜欢的,就是用技术实力说话的企业。可能有人说,搞企业不也要应酬么?当然,多少是需要的。但如果自己做的是技术,应酬方面,比较不会“身不由己”,顶多是常常变身工作狂人,赶项目的时候回家要晚一些罢了。而后者,相对于长年累月地去应酬,妻子的心里总容易接受一些吧?
在英文里,“raise a
family”,直译是养家,但其含义跟中文的“养家”不大一样。前者更多地指付出时间和精力与家人在一起,从生活起居到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照顾他们,但后者往往指的是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大部分的女人,都希望跟丈夫有充足的相处时间,希望丈夫花时间、心思和精力跟孩子相互了解,并能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这本是做丈夫、做父亲的基本责任,可现在却成了许多女人的奢望。大环境如此,个人的力量过于微小。想要在嫁人之后要求对方去对抗大环境,困难重重,大都不见得会成功。不如在嫁人之前,想想清楚,结婚后的生活状态可能是怎样的,而你,又是否接受那样的生活状态呢?
毕竟,嫁给一个人,便是嫁给了他的职业啊!
——————————
2013年3月12日。都市晨报。http://epaper.cnxz.com.cn/dscb/html/2013-03/12/content_124247.htm

小琳的老公是公务员,平时应酬很多,同事之间又常聚会,因此,老公在家的时间少。为此,小琳埋怨颇多。
一次小琳和一个做公务员的朋友谈起此事,朋友说,在一个单位里,尤其是在一个部门里,多多少少是有小圈子的。圈子里的人经常相聚,如果你不经常参加那些聚会,慢慢地你就会被排除在外,之后工作上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跟你说,这样你的信息来源、机会都会大大减少,更不用提在选举的时候大家会同心合力把你推上去了。
在英文里,“raise a
family”,直译是养家,但其含义跟中文的“养家”不大一样。前者更多地指付出时间和精力与家人在一起,从生活起居到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照顾他们,所以在国外,保姆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只付钱但不关心孩子成长的男主人说:“我是帮你养孩子的那个人。”而后者往往指的是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至于与家人的交流、对孩子教育等,听听妻子们的抱怨就知道了。大部分女人都希望和丈夫有充足的相处时间,希望丈夫花时间、心思和精力在孩子身上,能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
但大环境如此,个人的力量又过于微小,想要在嫁人之后要求对方去对抗大环境,不如在嫁人之前想清楚,结婚后的生活状态可能会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否能接受那样的生活状态?毕竟,嫁给一个人也就等于嫁给了一种职业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