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儿园户外骑行区域的创设与实践

(2020-01-16 08:18:13)
标签:

班主任

儿童

幼师

育儿

教育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于幼儿来说,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发展身体的各种动作能力。骑自行车是幼儿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在骑车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动作的发展,还能增加与伙伴之间的交流。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就幼儿园骑行区的创设与实践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  户外骑行区  创设与实践

我园原先有一些车类器械,但是由于园舍场地有限,没有设置专门的骑行区。随着我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将幼儿园的操场及空地规划成了多个运动区域,将其中一段较为平整的直角水泥路规划为骑行区。在骑行区域里,我们投放了以前的单人小车,又新添了双人车、滑板车、扭扭车、轮胎车等,幼儿对这些车辆都很感兴趣,但是空旷的场地使得幼儿只能在路上骑来骑去,平淡无味。大部分小朋友都会骑车,但是怎么骑车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呢?《指南》强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骑行区域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合理规划骑行区路线

在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活动场地作全面规划:开设哪些活动区域,哪个区域设在哪个位置,需要多大的空间和场地等等。在骑行区,幼儿可以利用滑板车、小自行车等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动作协调性,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组合多种材料,创造新的玩法。

在规划活动场地时,我们既要考虑各区域活动的要求,又要考虑幼儿的安全。骑行区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与其他区域分隔一段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我们在寻找中发现幼儿园食堂旁有一条长长的水泥路,与进园的水泥路形成直角路线,路旁还有停车棚,非常适合创设玩骑行区。骑行区的创设,路线必不可少,而线条箭头图示法能有效帮助幼儿明确路线方向。于是我们就采用线条箭头图示法将场地联动起来,食堂旁的空地作为玩车的主场地,设计一个环形的骑行区整体路线,并投放骑行区的辅助设施停车场(停车棚),增强游戏情境,同时用线条箭头能够让幼儿明确方向自主骑行,充分感受行驶速度的快感和刺激,持续保持游戏的流畅性和安全性。进园的水泥路作为次场地,以轮胎车和手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用于货物的运送,也可与边上的户外娃娃家联动,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

二、有效地投放材料

1.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骑行区,我们投放了滑板车、双人踩车、单人踩车、小自行车、小推车、轮胎车等,对幼儿动作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丰富的材料不但能保证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而且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此同时,为了丰富骑行区的情境,我们还投放了工具箱、警帽、岗位亭、红绿灯等便于幼儿创造故事的材料,由此衍生出的加油站、汽车维修站、警察局等区域深受幼儿的喜欢。

2.提供层次性的材料,满足不同的需求。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对于小班幼儿,我们提供了三轮车和轮胎车,主要锻炼幼儿的骑行和推拉技能。我们为中班的幼儿提供了双人踩车、滑板车、单人踩车等,能够在锻炼幼儿技能的同时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还能促进社会性发展。至于大班幼儿,他们可以利用骑行区的所有材料尝试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通过讨论商量获得游戏的规则,尽可能地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通过不同层次材料的供给,能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得到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对活动的兴趣不断增强。

3.不断变换和调整材料。

任何材料投放后若长期不变,幼儿的兴趣就会慢慢减退。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创造新的游戏,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甚至用新的材料替换原来的材料。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变换和调整材料。例如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与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后在骑行区还投入了抹布、水管、“罚单”等材料,满足他们对“洗车店”的服务需求。

三、建立常规,有序活动

由于活动场地的地理位置特殊,存在“直角盲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给区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及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主要采取“教师定点,幼儿跑动”的方式,同时建立必要的常规,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设立图示,熟悉玩法。

骑行区活动场地较大,不便老师观察和指导,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尽快熟悉自己骑行的运动区域,了解周围的环境,合理运用一些辅助材料,注意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的一些安全事项。我们每次开展活动时,在运动区的醒目处都会放上交通警示牌,这些警示牌都是孩子们一起参与讨论后定做的,不同的警示牌放在不同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商量出来的。有时我们会利用手机拍摄幼儿多种骑车的方法,或者骑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危险的动作,在班级里将图片给孩子们展示,一起来讨论图片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有时,是孩子们自己绘制的多种玩法的示意图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展出方式,能使幼儿在每次骑车的活动中时刻提示自己的正确姿势及活动时注意的安全事项。

2.运用“轮班入区”的方式进行活动

由于骑行区场地位置的特殊性,与其他户外活动区距离较远,且存在观察盲区,因此不适合与其他活动区在晨间户外锻炼时进行混玩。骑行区适合中大班幼儿进行游戏,于是我们采用“轮班入区”的方式通过活动计划表来安排班级活动。各班也可以制定骑行区的其他规则,在通用规则的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班幼儿游戏时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商量新的对策,制定新的规则,同时供其他班幼儿学习。

3.利用音乐引导幼儿建立常规

来骑行区玩的都是中、大班的孩子,,孩子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图示自由选择区域、自由结伴、自主分配角色,但由于他们自我控制与调整的能力还不够,需要老师重复的提醒。比起教师口头语言的提醒,我们认为利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骑行满10分钟左右,播放一段比较舒缓的音乐,提醒孩子们适当的休息、喝水、擦擦汗;在15分钟左右,幼儿会在音乐声中与同伴交换场地、器械等,使锻炼更加合理和有效;运动结束也会有相应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听到音乐会快速地将车子放回停车场、整理活动场地等。

四、骑行区指导策略

在幼儿运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观察,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做到这些就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指导策略。

1.及时调整

教师在保障幼儿活动安全的同时,要认真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

2.教师参与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提示,使幼儿对问题有更直接的认识和正向的反应。

3.鼓励策略

在活动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当观察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创新行为时,加以肯定与表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使得骑行运动更加的生动有趣,吸引幼儿。

在骑行区活动的初探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但还是存在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幼儿在游戏时的情境设置如何与主题相结合。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多引导、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尝试不同角色扮演;另一方面还要引发思考,怎样才能让骑行区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减,如何引导幼儿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不断地进行探索,让幼儿在骑行活动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5-6岁幼儿眼中的户外活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2] 陆克俭.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的思考[J].幼儿教育,2012年31期.

[3] 汤丽丽.以情入境,“骑”乐无穷——以骑行区为例浅谈小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索[J];好家长;2019年16期

[4] 毛彦非、朱敏、靳荫志.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组织探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年

[5] 张玉梅.浅谈幼儿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