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2012-12-01 10:42:58)
标签:

生活感悟

分享

杂谈

分类: 随笔
 

            http://a120.loxa.edu.tw/image/material/line/line_house02.gif

 

        中国的住宅大楼是越来越高,城市已经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而日本的住宅区一般是不允许建大楼,就是准许,在高度上和距离上都是有具体规定的。一切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

 

        即便是我们这栋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的Z字形综合大楼,在建造时也是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的。说高度超过了,8层以上必须拆除。当地居民组织把开发建造这栋大楼的房地产公司告上了法庭。在官司还在纠纷时,居民们已经份份搬了进来。于是官司就成了当地居民和大楼居民之间的官司了。

 

      挺令人不安的。在签约买下正在建设中的大楼时,当地居民组织的几位无事可做的老人们就在大楼附近搭了一个小棚子,里面轮流由当地居民代表坐镇向前来参观大楼地址要买楼房的人喊话。

 

      道路周围都竖起了反对建设住宅的旗子。喇叭里不停地喊道:你们不要买楼,不要上当受骗。这个大楼是违规建筑,待你们签好约,付了手续费后,他们可不会管大楼能不能盖成。到时你们昂贵的手续费就白搭进去了。

 

      听起来挺人担心的。但这栋大楼建在绿地的高地上,四周风景如画,最主要它有一个几百平方米大的庭院。对外不开放,居民的孩子在这个大庭院玩耍很安全。特别是幼儿们在玩耍时,妈妈不在身边陪同、在家里做家务也是可以的。所以很受有小孩子家庭的期待和欢迎。加上房地产公司的人信誓旦旦地说:这栋大楼是有建筑许可证的。所以我们都毫不犹疑的签了购买的合约,交了不便宜的手续费。

      

      大楼建成后,我们如约搬了进来。前两年还在一直打着官司,但由于市政府对我们大楼的支持,最后我们胜利了。当地居民只好偃鼓息旗地撤了。

      

       日本的旧住宅区都面临着居民老化、孩子减少的问题。就连附近的小学都无法保生源。更是无法搞活当地的经济。我们这栋大楼有5百80户、几千之口,可以为当地带来税收,搞活经济,活跃学校和当地社会,市政府能不支持吗?

 

       当地居民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失去了一大块他们可以自由往来的绿地,又担心原本狭窄的道路会多了几百辆的小汽车而造成交通阻塞。

 

      但大楼建成六年来,交通因此阻塞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日本人都是坐地铁上班,在高峰时间用私家车不多。周一至周五的一整天,大楼有免费大巴送居民去地铁站的。私家车主要是主妇们去超市买菜和送孩子去课外兴趣班时时用。

        http://a120.loxa.edu.tw/image/material/line/line_house02.gif

 

      日式小楼依然是受欢迎的。但可以用作新的小楼也就是别墅一样的建筑用地是有限的。所以以旧翻新,要不就是离车站很远的地方才可以成为新的小楼建筑地。有的人还是喜欢购买独门独户的小楼的。

      但我在决定在日本买房时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买楼房,一种有各种公用设施的综合性大楼,居民之间可以交流。坐在家里就可以远观风景、开阔视野。在热闹的环境里,也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日式小楼也有它的魅力:可以有自己的地皮、免费停车场、可以不用交管理费。虽然价格会高于大楼,但每月除去管理费和停车场费,购买小楼也就和购买大楼差不多的价钱了。

 

        小楼大楼各有所长,视自己的需要。

      我们这栋综合性大楼,不仅受到有幼小孩子家庭的欢迎,也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嫌我们家吵、和我们吵架的我们四楼的人家就是。卖了自己的小楼搬来是为了养老。

      因为上了年龄,一是怕孤独,二是体力不支无法再很好地打理小院的花草。到了行动不便的8、90岁的时候,家里的水电等出了问题还得自己操心。私家车不能开了,去买东西就不方便了等等问题都会出现。

       不如搬进管理好的综合性大楼,交点管理费一切有管理处操心;出门坐免费的大巴去地铁站多方便呀!身体如果出了意外,管理处可以帮着喊救护车、可以联系上门医疗服务等。

        http://a120.loxa.edu.tw/image/material/line/line_house02.gif

       对于我来说,日本大楼的魅力更在于它的走廊设计。一个开放的走廊,不仅可以方便邻里间的交流,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也就是开阔了心胸。

 

       就是普通的日式公寓,走廊也是开放的。这头人间可以望到另一头的人家。即便是不来往,见了面总要招呼一声的。开口就会对身心有好处。

      来日十九年,住惯了开放式的走廊,就不习惯国内那种两户门对门、一个电梯的封闭式设计了。感到很沉闷。坐上电梯,进了家门后才能畅快地呼吸。

 

       我们这栋Z字形大楼,横长远远长于高度,所以也利于防震。近六百户的人家按11层来算,一层就是50多户。五十多扇门都是由一个走廊相通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走廊上骑小自行车了呢!虽然担心吵了有些年长的居民,受到管理处的限制,但孩子们依然可以在走廊上玩耍。便于孩子们相识、相约去大庭院玩,便于小小孩的交流、欢跳和捉迷藏呢!

        

      在这长长的走廊上,我可以欣赏一年四季的风光。前天午后我在走廊上欣赏了深秋美景。拍了图片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长长的走廊,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需要十多分钟,下雨天完全可以在走廊上散步呀!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送货上门的人一层层找人家也很方便,不必象国内那样上下电梯忙了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横着身子在走廊上看深秋美景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一般大楼的走廊是直的,但我们这栋Z字形大楼的走廊有还几个拐角呢

大楼开放式走廊的魅力               在走廊的Z的横处看深秋美景。这里也有一部电梯。

                   
        喜欢开放式走廊。大家在等坐电梯时是要见面、是要打招呼的。特别是在人情谈薄的现代社会,开放式走廊可以起到沟通的桥梁作用。

      这种开放式走廊,希望可以引起国内设计人员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思考和关注;可以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博客专用淡雅边框七【草儿原创】


        
深秋立楼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