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里,翻看和整理着父亲的老照片照片。那些泛黄的小小黑白照片,述说着父亲不平凡的青春岁月。
父亲是49年5月,瞒着祖母和家人,和同学一起离开学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为了当时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结束后,在南京炮兵学院当教官。
也许在朝鲜战场上是一名宣传干事的缘故吧,父亲拍了不少相片。通过这些发黄的黑白小照片,我看到了父亲的青春在闪光。
我用数码相机翻拍着这些发黄的陈旧老相片,回顾着父亲的青春岁月。

父亲学生时代唯一的一张照片,学生证上的照片

高中毕业前夕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左起8是父亲
入伍后在学习队时的父亲 中间一排左起第二为父亲
父亲5月参军,6月随三野特纵队政治部进驻上海,在学习队学习了两个月,7月底结业,被分配到炮十一团。
在上海学习的两个月期间,感受到上海人民和亲朋对人民解放军的热情欢迎。父亲见到了几位自己的上海同学,一起畅谈着理想。一有时间,还去看望过住在上海的二姐一家,对亲人述说着自己的抱负,安慰着祖母的挂念。
父亲虽然只参加过攻打舟山群岛,但已经兴奋着一颗年青的报国之心。

这是父亲在上海学习期间,和在上海开中药店自己的二姐一家合影。做为拥护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上海市民之一的二姑父,还塞给了父亲两块大洋。
随着上海工商界的改造,二姑父一家被迫下放到了二姑父的老家江阴种地。但由于二姑父自小就在上海中药店当学徒,所以不会种地,无法养活一家5口,就被父亲建议先住在丈母娘家,和我的祖母一起生活。在部队上的父亲每月寄钱回来,资助着二姑母一家。
所以不管以后,二姑父因为不会挣工分而受到亲戚们的冷落和轻视,但父亲始终还是对自己的二姐夫比较好。是时代弄人呀!
下面是三张在炮兵十一团时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