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2017-03-09 21:07:31)
标签:

画家

日本

德州晚报

分类: 文化新闻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松 摄影报道
    “东渡扶桑,思乡处,泪流如泻。情未尽,仰天长叹,蹉跎岁月……游于艺,未敢歇,无早晚,补前缺。为采风踏遍,道州江岳。壮志冲霄追玉帝,挺胸又赴龙王阙。又回首,华夏换新颜,全民悦。”
    这首满含深情的《满江红?思乡》,是武城籍旅日画家乔丙俊25年前写下的。那时,他为了追寻上世纪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足迹,赴日留学还未满一年。
    “这次我是2月初回国的,山东省召开两会,邀请我回来走走看看。”2月20日,在德城区自己下榻的酒店里,乔丙俊兴奋地和记者谈着回乡见闻,“每次回来,家乡变化都很大,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他的画台上,放着一幅尚未完成的董仲舒像。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乔丙俊作品
    从普通农民到画坛新秀
    1957年10月,乔丙俊出生在武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虽家境贫寒却立志勤勉,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乔丙俊从小酷爱画画。由于条件艰苦,那时学画连一本像样的教材都没有,但即便在文革时期,他也没有放下画笔,纸上、墙上、地上都有他信手拈来的画作。回忆起这些,乔丙俊说:“那个时候的胡写乱画,真还为以后积累了些绘画功底。 ”
    为求师学艺,他奔波于天南地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只身闯关东,投奔远在东北的舅舅,靠肖像画维持生计,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著名画家陆俨少,被推荐到浙江美院学习。接着,他又考入江苏省国画院研究科,研究绘画技艺与理论,其后专门研究傅抱石先生的绘画艺术。得到了陆俨少、唐云、沙孟海、姚耕云等名家的教诲,在傅抱石次子傅二石教授亲授下,乔丙俊的国画理论和绘画技艺不断提升,受到关山月、廖静文、黄胄、费新我等名家的赞赏。
    乔丙俊此时的作品很明显地呈现了明代代表画派吴门派的风格。吴门画派在明代中晚期是中国的代表画派,一直流传至今,作品恬淡文雅,有文学气质及哲学思想内涵,更注重人品修养与熟习诗词文学及书法锻炼。在乔丙俊笔下,明媚的江南水乡风光和具有吴门画派的侍女画都充分体现了他的传统功力,他的山水画更与旧山水画拉开距离,令人耳目一新,而艺术手法运用又完全体现了民族绘画的特点。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乔丙俊作品
    画意诗情让他声名鹊起
    随着乔丙俊对傅抱石研究的深入,他愈发感觉有必要去日本挖掘更多的信息。因为在1933年时,傅抱石赴日求学,31岁时就在日本举办了个展。在日本求学的经历,对傅抱石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1991年,乔丙俊由傅抱石纪念馆和徐悲鸿纪念馆共同推荐赴日留学。
    旅日期间,乔丙俊致力于日本美术史研究,同时求教于东山魁夷、加山又造、种谷扇舟等日本多位著名书画家,并时常奔波于日本各大名胜写生作画。同时,他系统地研究了东方美术史,古文、诗词与日本的和诗、俳句、短歌,后来他还出版了一本诗词选。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曾撰文说“读他的诗,能看到诗中的画,让人回味良久”。
1996年1月,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日韩艺术文化交流会和日本山梨县共同举办 “中日韩文化交流暨中日韩水墨画展”,他的画作,以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力,清新刚健的明快风格和构图的严密、笔法细腻且含蕴奔放的高古技法,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喜爱。这次画展的350余幅参展作品中,一共售出了17幅,全部是乔丙俊的作品,这在日本国际性的书画展卖活动中尚属首次,日本几家电视台还为此专门做了报道。乔丙俊声名鹊起,其作品被日本国会收藏,乔丙俊还被当时的众议院议长伊藤宗一郎邀至国会座谈,并同赴日本胜地松岛写生,一时传为佳话。
2003年,在日本山口县国际艺术村的邀请下,乔丙俊去那里创作了大型书画作品,并进行了讲学、作品展等艺术活动,成为第一个走进艺术村的中国艺术家。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乔丙俊作品
    架起中日民间沟通桥梁
    在创作之余,乔丙俊时时牵挂着祖国,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经常奔波于中日两国之间,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
    乔丙俊在日本参与创建了孔子世界联合会等组织,经常自发组织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活动,纪念孔子国际书画展、国际儒商文化论坛等已经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动。“2006年,我还邀请过一批德州书画家赴日交流。”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中日民间的互相了解。在日本,有些情况不允许兼职,为了更好地致力于文化交流活动,乔丙俊甚至辞掉了大学专职教授的职位。
    1993年10月乔丙俊在日本参加社会活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毫不讳言地陈述日军侵华罪状,受到日本右翼分子恐吓,但他毫不畏惧,义正词严。晚上,他在下榻宾馆又接到用标准普通话打来的恐吓电话,要他不要再参加纪念中国受害者的活动,不要再讲日本侵华历史,否则人身安全将没有保证。乔丙俊没有被吓倒,他当即在电话中回应:“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若是日本人,既然汉语这么好,就应该做些中日友好的工作;若你是日本遗孤,你是个没有良心的白眼狼,日本父母抛弃了你,中国人把你养大,你回到日本不思回报中国父母,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会遭报应的;若你是中国人,你纯属民族的败类,地地道道的汉奸,总有一天中国人民会审判你的。”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乔丙俊作品
    “两会报告让我倍感振奋”
    谈到今年2月这次回国,乔丙俊兴致很高:“这次省里开两会,报告中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这让我倍感振奋的一件事。”另外,他说,以前山东省开两会时,也曾邀请他们回国,到省里部分地市走走看看,今年,他特意问过有关部门“啥时候也到我家乡德州来看看”,结果,今年以他为代表的部分华侨就被安排到了德州来。“上次回德州已经是两年前了。每次回来,家乡的变化都很大,让我十分兴奋。”
    谈到最近的艺术创作,乔丙俊说:“我现在在艺术上的任务,是要思考如何从傅抱石中‘跳出来’,更好地塑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他说,自己在国外、在全国其他地方已经办过很多次画展了,很期待能在家乡办画展。
    这次采访后第二天,记者就看到乔丙俊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自己在陵城区颜真卿公园“东方朔画赞碑”处的留影。
未来,他还将奔波于日本和家乡之间,一边致力于书画艺术的精进,一边致力于中日民间交流。
旅日画家乔丙俊:一片深情向故乡
乔丙俊作品
    【人物简历】
    乔丙俊,1957年10月生于武城。
    现为山东省政协海外工作顾问,青岛市侨联、临沂市侨联、日照市侨联海外顾问,济南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日本孔子世界联合会秘书长,樱美林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德州学院客座教授,傅抱石纪念馆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邀画家。

(已载3月10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