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州晚报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80
  • 关注人气: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里牢牢捂着那坨火——诗人谯英伦《温柔的钉子》读后

(2017-02-19 10:47:11)
标签:

诗人

读书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悦读
心里牢牢捂着那坨火——诗人谯英伦《温柔的钉子》读后
    张玉华
    诗人英伦继《哭过之后》《疯狂的目光》《夜行马车》之后,又伴着2017年的春风推出了第四部集子——诗集《温柔的钉子》,是作者近三年来的诗歌精选,虽非首首珠玑,但却字字真诚,尽显作者铅华洗尽沉静如海的文人情怀。诗人马启代说过,文学是自己照亮自己的事业,写作是自己点燃自己的劳动。英伦这个用诗呼吸的人,用一颗不眠的诗心,再一次印证了这句话。
    “但如果给他一点风,一点炭/一点欲望,一点挑逗,再用铁钩/挠挠它的脚底,它就会腾地一跃而起/烧,狠劲地烧,拼命地烧/把大铁壶的底烧穿,把整个世界烧毁/都是有可能的。(《假寐》)”在这首诗里,诗人说出了自己心里牢牢捂着的那坨“火”。诗人在卷末曾言:“20年前,我曾离开;20年后,我亦归来。但离开和归来都是缘于对她(诗歌)的挚爱。”诗歌就像那团“假寐”的火,一直在诗人心底热着,一旦条件满足就会熊熊燃烧起来,生命不息,燃烧不止。
    一个真诚的诗人,观念虽然可以告诉他许多生活的意义,为他搭起演绎生活的堂皇的理性的庙宇,但他的心灵却无法摆脱对于生活的最本真、最强烈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沉重的生活本身无疑是他的沉重诗作最初的基石。他的诗的确是沉重的,每一句每一行,都好像是坚砾的石子铺就,又似乎被泪水浸泡过,更像一枚枚钉子,深深镶嵌进生命的骨缝里,用疼作为活着的证词。
    我认为,这本诗集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英伦“复出”后对诗歌现代性的理解与把握,这在这本诗集中俯拾皆是,蔚为大观。“还是一些黑先落下来,接着是/翅膀让黑压得再驮不住的一两声鸟鸣。(《今夜》)”;“有时他连一个幼蝉也没有捉到/梦里只好用一束手电,下酒。(《捉蝉的人》)”
    多年来,英伦的诗心一直没有泯灭,他试图用真诚的摇把摇动内心这台诗的老机器,再次爆发出思考和呐喊的轰鸣。英伦,一个与诗相伴终生的人,一个把诗刻在自己骨头上的人,一个写诗、读诗哭出声来的诗人,一个把诗歌的火苗捂在心房的诗人。“今后,我就这样默默地写下去,直到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直到把生命耗尽。”英伦斯言,令我们对其人其诗充满了期待。
(已载2月19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