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在我忙碌颠簸的人生途中,每每闲下心来,脑海中总会不时闪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身穿黑布长衫,脸上皱纹巴巴、头上白发飘飘,佝偻着身躯的老太太,颠着一双尖尖的小脚颤颤巍巍不停地忙碌着,忙碌着……
画面中的老太太,就是我的外婆。小时从母亲的口里得知,外婆是作为童养媳来到外公家的。但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外公。据说外公死的时候,外婆只有三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外婆已生了八个子女。
因父母关系不好,我五岁时就被寄养在外婆家。
尽管外婆非常疼爱我,但我仍经常哭闹着要妈妈,要爸爸。每当这时,外婆总是尽其所有地满足我。可贫穷的外婆家是找不出什么好吃、好玩的,当然也难哄住我这个爱哭爱闹的小外孙。已六十多岁的外婆只好抱着我迈着她那双颤颤的小脚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转圈,外婆的嘴里不停重复着“乖乖莫哭,乖乖莫哭”,眼睛里却不停滴下一颗颗泪来。看到外婆那晶亮晶亮的泪珠象一颗颗珠子一样往下掉,我很是好奇,觉得好玩,这时的我也忘记哭了。
幼小的我哪懂得外婆心里的苦啊。外婆的家在山里。因家里人多,已六十几岁的外婆尽管整天手脚不停地忙这忙那,但始终改变不了生活的窘境。
我该上学了,可外婆家连个象样的书包也没有。那天晚上,外婆翻厢倒柜终于找到了舅舅小时穿过的几件破衣服,为我缝了一个书包。第一天外婆送我去上学我就背着它。路上,我还不停地向小伙伴们地炫耀我那黑一块白一块的花书包哩。见我那个高兴劲,外婆叹了口气说: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啊!
永远忘不了那个早晨,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对同学们的文具盒羡慕了很久的我突然嚷着要外婆也给我买一个。我的话一出口,外婆的眼神便一下子黯淡了,愣在那里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见此情景,舅舅大声对我吼道:“你在这里要吃要穿还要上学,你妈一分钱也不给,你还想这想那……”生性倔强的我被舅舅的声音吓哭了,气得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连每天要带的中午饭也不要了。
放中午学,我独自站在教室门外,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我禁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哭了一阵,当我起抬头来的时候,蒙胧中突然看见了操场上一个佝偻的身影,正一颠一颠地往我的教室走来。
“啊,外婆!”我认出来了,一下子止住了哭泣。走近了,我才发现外婆的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里提着一个包袱。
“来,马儿(我的小名),快来吃吧,外婆刚给你热的,还煎了一个荷包蛋。吃了饭,外婆就把这个给你。”啊,外婆从包袱里还拿出一个崭新的文具盒来!
我欣喜若狂。为了早一点把玩我的新文具盒,我几大口就将那碗饭给扒完了。
外婆临走前悄声对我说:“回去千万莫告诉舅舅……”
真的,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外婆是如何瞒着舅舅用什么钱给我买的那个文具盒。
不久以后,我就离开了外婆家,去了县城的叔叔家。十多年来,我再也没见过外婆了。先是找工作,后来又成家买房。由于远离家乡,离外婆越来越远。要去见一次外婆光车船费就得七、八百元。好多次,都拟定要去看看外婆,可最终总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血汗钱。但无论如何,我想到今年春节时一定要去一趟外婆家。
哪知,没等到过春节就接到外婆去世的噩耗,痛悔之泪似决堤的河水霎时涌满我的脸庞。
是的,任何困难,任何理由也不能让我原谅自己。
如今,我只好时常一边抚摸着那支保存完好的文具盒,一边追忆着童年的那一幕幕……
(已载12月21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