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胡同

(2016-12-12 20:22:23)
标签:

胡同

德州晚报

分类: 其他
    马建忠
    如果不是那一声“磨剪子锵菜刀”唤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还能想起老屋的胡同吗?
    我所熟悉的胡同不幽深,不古朴,也不雅致,它只是城市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前后端详,它像一条游曳于陆地上的河流,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瓦房隔离开;左右观望,它又像一根无形的引线串连起每一户的情结。
    小时候游走的生意人常常在每一条胡同中穿行,他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极具爆发力的穿过整条胡同,剃头的、买冰糖葫芦的、卖冰棍的……哪家有需要尽可以推开门寻着声音找到他们进行商品买卖。
    胡同是我们这些孩子的集结地,每天清晨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在胡同里喊上一声相伴上学,结束了一整天的课程的放学后我们又把胡同当作玩耍的乐园,女孩子们在胡同里尽情地跳皮筋、扔沙袋,男孩子们则在胡同里弹玻璃球、玩画片,我们天真无邪地嬉戏着、玩闹着,常常在玩趣正酣的时候,不知是谁的家长从门缝里探出头来喊上一句“回家吃饭了”,伙伴们随即恋恋不舍的留下寂寞的胡同各自回家。每逢夏日华灯初上,吃饱饭写完作业,较为淘气的孩子们又开始让胡同沸腾起来。
    胡同是大人们传递温情的场所,无论谁家做了可口的饭菜,总要招呼一声尝上几口,无论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不计报酬的伸出援助之手。我印象深刻的是胡同的最东端有一口压水井,每天家里的壮劳力都要排队去那儿挑水,很多时候是几家人联合起来操作加快老井的运转速度,也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情谊。冬天拉煤是另一项考验男人的体力活,并不宽阔的胡同只能单行通过一辆拉煤车,谁家要是拉煤都先告知其他人家一番,免得煤车堵路影响出行,在随后卸煤的过程中谁家有闲人都会出来搭一把手,那是的胡同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
    我最喜欢透过窗户观赏胡同里的绵绵细雨,滴滴雨丝斜落泥土之中,似乎将天各一方的辽远苍穹与厚重土地亲密地连在一起,不禁让我幻想混沌初开天地合一的场景。雨水跌落屋檐是胡同中又一种景致,滴答滴答的雨滴沿着瓦房屋顶的檐角倾泻而下,不多时便串起一条条晶莹的银链,我轻轻伸出手去捧拾那天降的露珠,不忍看它跌入地面迸裂开来,可那雄浑的雨,遒劲的雨,竟完全忽视我的阻隔毅然决然地穿过我的手指缝隙在胡同中迷趟开来,化作一条轻快的水流,延着胡同一侧的低洼处奔向不知名的地方。许多年后,我手撑花伞有幸欣赏了江南的雨巷,依旧冷漠、凄清、惆怅,我仿佛看到了戴望舒笔下那像梦一般凄婉迷茫的丁香,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她的芬芳,只留下那一抹惆怅。如果说北方的胡同满溢着粗犷,那么江南的雨巷则是淡雅的温婉。
    雪是胡同又一情醉的风景。暮秋已过,不定哪天一大早推开门去,便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雪花铺满了院地,只听得有情者喊上一声:“先别着急出去,别破坏了胡同里雪的新鲜”,然后用傻瓜相机记载下至美至纯的瞬间。扫雪是胡同里温馨的菜肴,每家每户都有人参与进来,你一笤帚,我一扫帚,不多时,洁白的雪与黝黑的泥土融于一体,堆积于胡同之外的空地处。
    如今的胡同,于我而言,是一场凄怆悲伤的别离。我所熟悉的老屋要拆迁了,而我所熟悉的胡同已然一片狼藉。望着城市里鳞次栉比的楼房,我不禁叩问自己:“许多年后,我们的孩子还会对胡同的温情留有记忆吗?”我在睡梦中一遍又一遍翻捡找寻着童年的沙包、玻璃球和画片,还有那一起玩耍的伙伴。然而,那些已成了遥远的记忆,清脆的吆喝不再,温情的相助不再,斜落的雨丝不再,漫天的飞雪不再,那尘封记忆的胡同啊,也将不再……
(已载12月13版《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