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华
我爱瓷器,尤其是青花瓷。
青花瓷犹如瓷器中的青衣,淡雅如兰,纯洁如莲。她的美,静静地,含蓄的,如画在眼前,意在心中,宁静淡泊,意味悠远。我想它一定是蘸了海水的蓝,摘了云朵的白,采了水墨画卷里的韵致,凝了江南女子眸子里的灵性,燃烧了千年的寂寞而后浴火重生,才能温润如玉。
几年前,在江西景德镇,我和儿子有幸参观了景德镇官窑的瓷器,讲解员拿着一只工艺精细的瓷碗,对着阳光,给我们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那些花色各异的精美瓷器,看上去透着亮光儿,摸上去如蝉翼般细腻,让人爱不释手。临来时,孩子给他爱喝茶的爷爷买了一套青花瓷的茶具,虽说花钱不多,但他爷爷好生喜欢,到现在一直使用着。
我不止一次在故宫、国家博物馆的青花瓷展柜前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感叹祖先的智慧和烧制技艺,那些精美传神的画面,是一个个美好的祈愿和图腾。国家博物馆用那些出土青花瓷的碎片儿制做成了胸坠儿、戒指、耳环和小摆件儿,件件精美珍贵,即便是一枚枚碎片,带给人们的也依旧是青花那摄人心魄的别样的美。
朋友说,瓷器上的青花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里面藏着故事、寓意和匠心。看一件青花瓷,犹赏山水画,犹闻书卷香,看一眼便不忍离去,把玩许久也不舍得放下,仿佛跨越时空与先贤交流,如一盏淡茶袅袅,从古飘到今;如一杯薄酒香醇,跨越千年,让人陶醉其中。
夜色下,我披着月光看一件古青花瓷,真像看一个前世的旧梦。青花的韵味儿中,有那么一点孤傲,有那么一点空灵,如诉如语。月夜微凉,我拈一枝素肌玉骨的青花静静欣赏,似有女自远古飘来,白衣蓝纱,轻弹浅吟,古筝亦或古琴,“轻抬素指,慢拂弦,曲飘然,夜含烟”,是怎样的一种高山流水!
青花瓷上凝着书卷香的小篆,犹如藏在雪片里的蓝色小诗,穿过岁月,不染尘埃。捻起青花上散落的旧词,没有韵脚,只是一缕清音。藏在岁月里的朵朵青花,在丰腴或清瘦的日子,温暖了时光。隔着年月深长,似乎还能嗅见青花的香,于是,我的内心便生出浅喜,猜想着青花背后的故事,是一段怎样的绚烂亦或是素淡。
我与青花的相逢,是一件唯美的精神痴缠。我与青花对视,浅笑不语,似遇见一份千年的寻觅,叩问心中难解的谜题,没有功利和世俗,只是与她对视,便能滤去我心中的杂念,似有一曲清凉的佛韵入心,让我心静如水,心净如禅。
时光渐远,日子在青花里酿成了酒,醉了流年。
(已载12月12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