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欣:艺海无涯任纵横

(2016-08-04 21:26:35)
标签:

陶瓷

美术

德州晚报

分类: 文化新闻
刘欣:艺海无涯任纵横
    □记者 王晓松 摄影 王泽红
    刘欣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刻瓷研究会会员。从小喜爱美术的他,几十年来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先后在刻瓷、陶瓷印章等艺术形式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和他稍一接触,你就会觉得,这些光环对他来说,显然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今年已经47岁的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他仍在灵活地打通文化、技术、艺术载体的束缚,在艺术的海洋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艺术家应在人文角度看世界”
    灵感出自《庄子》的“子非鱼”系列作品、融合了岩画元素的“三羊开泰”陶瓷印章、陋室铭系列陶瓷印章……刘欣的作品总是能将各种文化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击节赞叹。
    “这组陶瓷印章叫‘巨擘评聊斋’,共七枚印,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印章顶端分别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七个字,因为《聊斋志异》表达的是人间冷暖、世事沧桑等丰富的内涵;印章侧面是立体的‘聊斋志异’艺术字,印文的内容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老舍等名家巨擘评价《聊斋志异》的名言……”8月2日,在自己的工作室,刘欣为记者介绍着自己的作品,“这是岳飞《满江红》系列陶瓷印章,印章设计多取封泥的古意,线条、文字风格尽可能做得刚劲有力、古朴苍凉,贴近作品本身的艺术意境;而《心经》系列,线条就比较静穆秀美。”
    刘欣说,自己在构思很多作品的时候,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站在人文的角度上来看待世界,而不是仅仅关注技法。”他说,工艺和艺术是不同的,艺术至少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思考。“‘文以载道’,艺术亦然。”

    “要把各种技术都运用到极致”
    当然,只有对艺术本身的追求是不够的。陶瓷工艺大师更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为艺术服务。
    刘欣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黑白的山水“画”,剪影似的感觉让人觉得端庄大气,充满立体感。
    “这不是画,是我做的‘冰雪山水’系列釉上彩作品。我充分利用了釉上彩工艺的技术特点,又把版画的感觉融入了作品中。”刘欣说,“研究各种不同技法的过程中,我会发现很多属于技法本身的美感,我就一直在尝试利用它。用技术来表现艺术,把技术用到极致。”
    刘欣的工作室中,放着一组“不成功”的作品。“去年我在景德镇参加活动时注意到一种叫‘犀皮漆器’的工艺,我就想着如何把它改进为我所用。回来以后我做了大量的摸索和试验。这些都是实验过程中做失败了的东西。”刘欣说,失败是太正常的事,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的就会成功。“现在,我已把这种工艺成功融汇到陶艺创作中,并命名为‘斑斓彩’,正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我现在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从刚开始的绘画,到后来的刻瓷、釉上彩、陶瓷印章,刘欣在艺术载体方面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下过脚步。“把一项技术研究到最透,利用到极致后,若再重复做,就没有新意了,就不再是艺术创作,而是变成工匠了。我每到此时都会放弃它,另辟蹊径。”刘欣说,“我现在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减法。我现在几乎不画画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也都已经放弃了。我的时间,全都用于创作属于自己的新的作品。放弃什么,并不代表你对它理解的层次降低,你的理解反而更深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能走多远,和你最后的力量积聚是有关的。”
    “做刻瓷时,我发现它用的是油画原料,易掉色、怕水洗。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尝试结合釉上彩技术制作作品。后来我觉得刻瓷和釉上彩在表现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就又转向陶瓷印章——青花瓷、青铜器的感觉、年画、刻字等等各种元素……陶瓷印章在方寸之间可以融会太多的东西。”刘欣说,“以前我制作作品都是用瓷泥,现在我开始尝试陶泥。这两种材质的特性是不同的,陶泥可以制作体量更大的作品。”
    刘欣告诉记者,他常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活动和展会,接触别人新的材料、新的想法、新的技艺,经过思考,“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东西一定不要撞车,看到别人做的东西要领会,但一定不要重复。可以欣赏别人的东西,但不能模仿它。模仿的话,永远都是在别人的阴影下。”他说。
(已载8月5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