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路

(2016-07-07 09:40:47)
标签: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市井
    疏泽民
    出门在外,难免迷路。迷路不要紧,只要不是荒无人烟,多问问人,路往往就在嘴下。
    清明过后,我到乡下帮外出打工的姨侄开一张证明。下了中巴车,站在田间小道上,却不知道去村部该怎么走。正犯难时,迎面走来一位牵着耕牛、背着犁铧的老伯,便向他打听。老伯放下犁铧,将耕牛拴在犁架上,说了声“跟我来”,就领着我向前走。拐过几道弯,又拐过一片树林,在阡陌纵横的田埂路上穿行了约一公里,老伯指着前方池塘边的一排房子说,那就是村部。耽误了犁田时间,光着脚板为我引路,我有些不好意思,握住老伯的手一个劲地道谢。老伯嘿嘿一笑:真是的,谢啥呢?说完便留给我匆匆离去的背影。
    上个月,我去邻县办事。出了汽车站,找不到去某宾馆的路,便问一位戴着太阳帽、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女孩。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嗓音甜甜的:路不远,你不要打的,我带你去吧。说着,便带着我往前走,左弯右拐地走了十几分钟,女孩伸手朝前一指:呶,前面就是。说完便掉头一溜烟地跑远了。
    有了热心人的带路或指点,少走了弯路,也节省了不少时间,这对我来说,仿佛受到珍贵的礼遇,内心充满了感激。
    然而,这样的礼遇并不会时时降临。
    前不久,我去某政务中心大院办事。大院里部门多,办公楼也多,我不知道我要找的档案局在哪幢楼哪一层。正犹豫间,我看见方砖铺成的甬道上,迎面走来了一位在电视上常常露脸的大人物,夹着个公文包,昂首挺胸地迈着方步。我一时忘了他姓啥名谁,但还是迎上去,诚恳地开口:“老人家,打扰您一下,请问档案局在哪幢楼办公?”我满以为这位大人物会停下脚步详细指点,但是,他没有,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目不斜视地看着远方的天空,不紧不慢地从我身边踱过去。难道他是聋哑人?不会,电视新闻里他在大会小会上慷慨陈词,怎么可能一下子变聋变哑呢?既然没聋没哑,可又为什么对一介布衣的问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被问的对方,自己也“迷路”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已载7月6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