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敏
周末回家,刚进门,父亲就迎着我说:你先帮我去银行取出上月的工资吧。取回钱,父亲塞给我3000块,说:“你刚搬家,用钱的地方多……”
自从前年父亲的工资折换成了银行卡,他就不会取钱了,每回一定要等我回来。我带他去了好几回银行自助取款机,给他演示取钱程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还是一转身就忘,我终于不耐烦:“算了,以后还是我替你取吧,太笨了!”
第二天一早,父亲要求我带他去县城新开业的商场。进了商场,父亲站在不停运转的电梯旁,怎么也不敢迈腿上。我扶着他:“没事,大胆迈腿,我扶着您呢!”犹豫半天,父亲还是不敢迈腿,最后,我只好扶着他去爬楼梯。
记忆里,父亲似乎是无所不能的,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变得越来越笨。
前阵子,念大学的侄女回家,带了个IPAD,父亲就喜欢上了,因为可以看他喜欢的京剧,还有太极拳教程,还可以和我们微信聊天,于是,父亲也买了一个。那以后,他便废寝忘食地研究这个小平板,而且对我开启“骚扰”模式。
经常是我正忙着,父亲打电话来问:“你给我下载的京剧我找不到了呢?”要不然就是:“微信怎么视频,我又忘了……”
而且,为了和我们微信聊天,父亲开始学拼音。从商店里买来儿童学拼音的图片,挂到墙上,每天对着图片学。然后,我回家经常一进门就听见一个电子女音:“小朋友,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和我读,a、o、e……”
这样折腾了大半月,父亲急得一嘴泡,还是没学会拼音。我取笑他说:“怎么笨得跟孩子似的啊!”
父亲有点尴尬,叹息着“老啦”,转身进了卧室。
那天晚上住在家里,一大早,我听见父亲和母亲在客厅吵吵什么。起床一看,俩人围着前几天哥哥给买回来的豆浆机发愁。父亲戴着老花镜,一边看说明书,一边絮叨:怎么又忘了怎么用呢?
母亲说:“那就不要弄了,做点别的吧。”
父亲急切地说:“那怎么行,闺女喜欢喝豆浆……”
看着父亲着急的样子,心有点疼,眼酸得不行。记起小时候,我不会系鞋带,不会骑车,不会做数学题,可是,父亲从来没有嫌我笨,他总是耐心地帮我做好这一切。
现在,我长大了,好像什么都会了,而他却慢慢地老了,被挤到了生活的边缘,像一个跟不上时代节拍的“笨小孩”。可是不管他变得多笨,依然会对儿女笨拙地献出他所有的爱,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在父亲的呵护下,我从一个“笨小孩”变成了成熟中年人,而父亲,从一个成熟睿智的中年人,变成了“笨小孩”。这样的轮回,生生不息,这样的笨拙的爱,滋养着我们的一生。
(已载5月16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