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曦
97岁的奶奶,一个世纪老人,走了。
奶奶的一生非常不容易:17岁嫁给爷爷,生了父亲之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对村里不断地扫荡了。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使爷爷染上了重病,在父亲只有4岁的时候,爷爷撒手人寰,奶奶从此开始了孤儿寡母的艰难日子。她是个极坚强的人,没有经济来源,就没日没夜地织布,拿到附近集市上去卖。奶奶硬是靠织布,供应父亲上完高中、中专。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奶奶坐在炕上纺线,一团团的棉花,瞬间在纺车上变成了一轴轴的棉线。
奶奶是个极勤快的人。奶奶是小脚,可从不耽误做所有的农活儿、家务活儿,家里没有劳力,奶奶就自己种地,割麦子。印象中,奶奶从来都是忙忙碌碌,早上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晚上是最后一个睡的。小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母亲在邻村教书,工作都很忙,我们兄妹几个的生活起居,全部是奶奶负责。那时,村里没有电,奶奶都是听着鸡叫,摸着黑,早起为我们做好饭,然后再一个个地喊起来吃饭上学。我记得,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没有迟到过,早上也从没有空着肚子去上学。
奶奶对我们的要求极严格。她一直要求我们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吃饭的时候不许讲话,长辈不动筷子晚辈就不许动筷子。小时候不听话,奶奶对我们最大的惩罚,就是不让吃饭。奶奶是个极爱脸面的人,时常告诫我们,家里再困难,出门也要穿得干净利索,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们兄妹几个的性格因素里面,奶奶的影响很大。奶奶又是非常爱我们的,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她所有的爱都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兄妹四个、伯父家的四个孩子还有我的侄女、侄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在照看小侄子的时候,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里,都有她的心血。
奶奶没上过学,不识字,但思想并不守旧,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到家里来家访,父母都不在家,奶奶就把我的学习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说得头头是道。后来班主任得知奶奶并不识字时,惊叹不已,说奶奶不简单。后来家里买了电视机,奶奶就经常看电视,受父亲的影响,看新闻,也喜欢看球赛,乒乓球、足球、排球都看,看不明白时,就让父亲讲给她听,很难想象,一个小脚老太太,盯着屏幕看球赛。奶奶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家里的大事小事,我们都喜欢跟她商量,让她拿主意。
奶奶是个极爱干净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好衣服,却从来都是洗得干干净净,叠得平平整整。奶奶最珍爱的一件衣服,是她结婚时穿的一条裙子,缎面的,上面手工绣着非常漂亮的牡丹花。奶奶用一个牛皮纸包着,压到箱子底下,不让我们动,每到夏天六月六时,就拿到院子里晒。奶奶告诉过我们多次,她去世的时候一定给她穿上。我想,这条裙子应该承载着奶奶所有的青春岁月。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她身上的勤劳、善良、坚强以及满满的正能量,却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代人。
(已载4月22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