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松 摄影报道
刘玉军是个爱好广泛的“80后”。
收藏书画,他在董子文化街开起了自己的美术馆;搞篆刻,他成了平津印社副秘书长;玩玉器,他已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员、德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爱看书,他现在是德州市藏书协会理事……
“这些都是我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好。大学毕业工作七八年后,我辞职开了玉器店和美术馆,又加入了很多协会,把这些爱好‘玩’成了自己的事业。这是最初我和家人都始料未及的。”3月22日,刘玉军对记者说。
据刘玉军回忆,自己和这些爱好结缘,都要追溯到小学时。“我喜欢书画是受我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他们并不是书法家,但在家没事时会练字,有时候也教教我。”“小时候,一个长辈送我一块玉带着玩,我觉得挺好看,有意思,就很喜欢。我老家是宁津的,有玉器古玩类的市场,我再逛市场时,就开始用零花钱自己买玉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些爱好在他心里慢慢发芽,并成长起来。
“买了喜欢的东西收藏起来后,我就开始‘研究’。玉器的质地、品种各有不同,这里面大有门道,书画里面的学问也很多。我开始买相关的书看。从上初中开始,我的零花钱就基本上都花在了这上面。”
爱好归爱好,刘玉军和他的家人最初都没想到这些也可以做成事业。他的家人觉得,学一门技术可能对就业更有好处,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从事的也是相关的工作,先在宁波工作了四五年,又回到德州,在一家汽车4S店工作。
“2011年,一个朋友有个店铺空着没用,就转手给了我,恰巧我妻子怀孕,不工作了,在家闲着。我就把自己从小到大收藏的玉器、书画什么的,搬到店铺里,让妻子盯着卖。”他说,“一开始并没想怎样,只是想让她当玩,可以叫上朋友一起在那里喝茶聊天,顺带着卖点东西,没想到经营得还不错。”
店里需要进货,进货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当时妻子不太懂,刘玉军还上着班,只能自己请了假去进货。思来想去,2012年,他干脆辞职,专心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年以后,他把店铺扩成两家——一家经营玉器,一家经营书画。
谈起未来的打算,刘玉军给自己描绘了恢弘的图景:“我现在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化宣传者。民国以前,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挂字画的,但现在年轻人挂画的就少多了。我希望大家能把这重新拾起来。我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每个月我都会请画家来做展览,吸引大家来看——贾广健、王石染、王琪璋……都是全国知名的画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书画能重新走进千家万户。”
(已载3月25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