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松
他是70后小说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要去那座城市》等,是德州市十几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之一;
他是美术策展人,创建的电子艺术平台,每个月都能售出千余件艺术品,有的艺术品甚至已走出国门。
他不但经营艺术品收藏,还不断创作美术评论,引导收藏者正确认识藏品的价值。
他说:“我写小说,收藏艺术品,都是因为我热爱生活。”
他,就是徐永。
○用小说排遣内心世界
谈起自己与小说的缘分,徐永笑着说:“其实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曾经是很差的,写作文尤其让我头疼。我高一时有一次老师让写作文,我抄了一篇,竟然被老师当范文在班里念了。当时我就觉得很羞愧,从此才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写作。”
刚开始喜欢写作的时候,徐永也并没有马上就选择小说这种体裁,而是更加青睐诗歌。用他的话说,就是“青春期每个人都喜欢过诗歌,都写过诗”。徐永写了诗,有了第一次发表,就受了鼓励,有了兴趣,慢慢地写起来。后来,他觉得小说这种形式更适合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就转而写小说。但是,写了一段时间就放下了,很多年没有再写过,直到2007年,才重新拾起笔来。
“我写小说,是因为我内心有些东西需要排遣。”徐永说,“我写小说就是要把这些说出来,只不过要说得有趣些。小说背面一定要有东西,有你想反映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否则就无趣了。”
○以书画提升生活品味
“其实高中时代我不仅开起了对文学的热爱,书法也获过全国的奖,可惜后来扔下了。”2014年,徐永又开始了艺术品收藏、鉴赏与交易之路。
“这一年,我在董子文化街开了一家画廊,还在网上创建了一个电子艺术平台。我的网店是开放式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在上面交流,在上面买卖书画作品。”他说。“在网上销售,什么档次的作品都有。我们就主动引导大家去品鉴作品,让大家品味越来越高。”
徐永写了很多艺术评论,不但在自己的电子艺术平台上,还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发表。“比如,我曾专门写文章论述文人字画和专业书画家字画价格不同的原因。鲁迅巴掌大的一幅字,去年的时候就拍卖了几百万;茅盾的手札也拍出过上千万;近期巴金很小的一幅字,也拍出上百万的高价。他们的字写得并不比专业书法家好,但综合实力却要强得多。”
徐永说,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他写小说,且喜欢艺术品。“我很喜欢市井中的小人物,包括老家的缝纫机等老物件,和用了几十年的瓶瓶罐罐我都会留着。因为那里面有我的青春时光。这些都是值得留恋的东西。”
(已载3月11日《德州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