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州晚报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19
  • 关注人气: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看戏(文/雷子芬)

(2016-03-02 10:12:38)
标签: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怀念
    三十多年前,在我们村里有个戏园子。因为我们村是乡政府驻地,所以级别略高于邻村。
    戏园子坐落在进村必经之路的路边,比村里那些房子都高,门朝西,而且还有一个铁栅栏的大门。
    乡里总会在阴历的十月,人们过完秋之后赶会。此时,戏园子总会请马戏团、河北梆子剧团、吕剧团、歌舞团等来,让劳苦了一年的父老乡亲们愉悦一下乏味的生活。
    那时候,我三十多岁的父母亲,正整日忙活着,断然没有时间带我去看戏。爷爷奶奶也忙,一家人谁都没机会带我去看戏。所以,小小的我,每到傍晚放学后,就搬个小板凳,抱着小黑狗坐在自家大门外,看本村的、邻村的小伙伴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去看戏。
    深秋初冬的傍晚,风中的我坐在小板凳上,瑟瑟发抖,可心里一点都不觉得冷。我以一种艳羡的神情顾盼着,期待我也能在家人的带领下去看戏。
    戏园子的园长是我村里的,是我同学的父亲。当时我特羡慕那个同学,对她极尽巴结逢迎。目的就是期盼有一天她能带我走进那个向往已久的戏园子。直到今天我也没有通过这条途径走进戏园子。
    我大爷家的哥哥们知道戏园子的南墙那里有一个洞,可以绕过正门进入戏园子听戏,于是,我把奶奶藏起来准备过年蒸黄面窝窝的枣,偷了两兜给哥哥,他们才答应带我去。天黑之前,我们就来到南墙下,只等里面锣鼓一响,我们就钻进去。可是,我们没等到锣鼓响,却等来了我同学的父亲,因为他已经知道有人从这个墙洞里爬进去听戏,所以早早就躲在一边“恭候”我们了。我们被“请”进了戏园子办公室,那可是我第一次走进戏园子里,虽然没有看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但终归是踏了进去。那次,我是作为一个逃票者被爷爷领回家去的。
    第二天傍晚,爷爷让奶奶早早地做好了晚饭,吃过饭之后,爷爷对我说:“芬,拿着你的大棉袄,我带你去看戏。”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爷爷又重复了一遍,我才迅速爬上炕,拿上母亲给我做的带毛领的大棉袄跟在爷爷后面,兴高采烈地走向通往戏园子的路。从我家到戏园子顶多五百米,可是我却希望那条路能够再拉长一些。实际上那条路已经盛载不下我满心的欢喜,还有对戏园子的探秘。
    爷爷走到买票的门口,卖票的说我个头小,由大人带着不用买票。我有些沮丧,期盼了这些时日,费了那么大劲儿想进的戏园子,在大人的陪伴下,我竟然不需要买票。
    我们去得尚早,爷爷带着我找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我紧挨在爷爷身边,看台上浓妆重彩的人生演绎。我听不懂。看着看着,我就双眼迷离,继而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爷爷说回家了,我却迈不动双脚。爷爷把我背回了家。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要求过去看戏。因为我知道,我乐得是进戏园子这件事,而不是听戏的内容。
(已载3月1日《德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