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28日德州晚报副刊“原创”

(2015-12-27 20:52:32)
标签:

德州晚报

分类: 副刊原创
12月28日德州晚报副刊“原创”
【小小说】
    买苹果
    赵明宇
  妻子拿出20块钱,让我到市场买苹果。
  一进市场,有个小贩就跟我打招呼:“姐夫,买苹果啊?”我打量他一眼,不认识。我说“小伙子,你认错人了吧。”小贩哈哈笑:“姐夫,我咋会认错人呢,你不是叫赵明宇?会写文章?你媳妇是我姐,我是你媳妇的娘家人。你们结婚的时候,我还参加你们的婚宴了呢。”
  小贩抓起苹果装了一袋子说:“这是我送给你和我姐的。”我说:“你们做点生意也不容易,称一下,我给钱。”
  小贩不要,我坚持给,把20块钱推来搡去。最后,小贩说:“我不要您的钱,您也过意不去,那好,钱我收下。”
  我提着苹果,临走跟小贩说:“闲了去家里玩。”
  回到家跟妻子说:“今天遇到了一个小舅子。”妻子说,那是她们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在市场上卖水果。
  妻子又说:“苹果两块钱一斤,称一下,看看是否够数。”
  称一下,才八斤。我没好气地说:“这小贩真是坑人,还专找熟人,让你没话说。我得去找他算账,教训他一把。”
  妻子说:“算了吧,不就是二斤苹果?再说小贩也不容易。”我生气了:“你不要不好意思,他怎么好意思收咱的钱呢?咱不能吃哑巴亏!”
  我提上苹果,气冲冲下楼。
  找到小贩,我说:“这苹果我不要了,你姐买了。”小贩说:“留着吃吧,就当我送你的。”
  我心里说,“就当你送我的”?说得好听。
  看我坚持不要,小贩说:“姐夫,您实在不要就算了。”
  可是小贩却不找我钱。我的嘴巴蠕动一下说:“找我钱啊。”
  小贩说:“姐夫,我没收你的钱啊,您一转身,我就把钱给你塞口袋里了。”
  我一掏口袋,果然摸出来20块钱。

【风物素描】
    冬闲话白菜
    胡月强
    白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方人家冬日里不可或缺的当家菜、家常菜,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不少文人雅士的青睐。南朝齐时著名学士周颙不愿为官,躲到金陵钟山隐居起来,甘心吃素。有人问及,“菜食何味最胜?”他回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菘,就是大白菜。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兴》中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能与蜜藕味相媲美。北宋大家苏轼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竟认为白菜的味美不减于乳猪和熊掌之类……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有一幅《白菜辣椒》写意图,上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于是白菜又有了“蔬菜之王”的美誉。齐大师还画过一筐柿子和一棵白菜的画,题名《世世清白》,体现了大师高尚人品的内心独白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记得小时候,我得了重感冒,已两天没吃东西了,母亲抱着身体孱弱的我,实在想不出可口的东西吃,急得直掉眼泪。无奈之中,母亲给我蒸了半碗白菜,出锅时撒上蒜末,又点了两滴香油,霎时刺鼻的香味直逼我的肺腑,溢满了低矮的小土屋,我捧着碗吃下,立刻觉得浑身暖和了,病去了一半。这件事过去40多年,至今我记忆犹新。那时的农村,天寒地冻的时节,再穷苦的人家,也少不了白菜,有了它,清淡的日子才觉得踏实,这让我想了郑燮在《板桥家书》上说过的一个词:暖老温贫。
    说到白菜,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作用,那就是医疗价值。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菘性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中医认为白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微寒味甘,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等功能,是补充营养、净化血液、疏通肠胃、预防疾病、促进新陈代谢的佳蔬。民间素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萝卜保平安”之说。
    白菜的一生平凡、朴素、寡欲,清清白白,外糙内秀,自由自律,不为世俗所虞,不为权势所扰,固守着心灵的纯洁,执著笃情,无畏无惧,斗寒傲霜。她以一介微不足道的生命之躯,和严冬岁寒抗争,坚贞之气可同菊花,劲节之气不亚于梅花,为人间留下了源源不断的温暖和永不腻烦的馨香。

【诗海扬帆】
    月亮
    木鱼
走过去
在固定的时间回来
万物恒有的规律里
太阳,叶子,南飞的雁
星辰,四季,冬眠的蛇
都在返回的路上
***
故乡越来越远
童年越来越远
当觉察到这些
我的微弱是一粒星辰
我的忧伤大过月亮
    ~ ~ ~ ~ ~ 
    潮湿的日子
    高捷
    龙头里的水不紧不慢地流
    像时间不急不缓地走
    一只又一只干净的碗
    被从水池中拎出来
    按大小次序摞在一起
    我用一只湿漉漉的手
    把日子紧紧地攥住
    手心里捂得闷热
    一只小蘑菇从指缝间钻出来
    像一枚精巧的戒指

【小荷尖角】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邢雅妮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住着两个人。她们一个是小姑娘,一个是老奶奶。
    这地方十分清贫,老奶奶住在用木柴搭成的小屋里,在寒风中,这小屋显得弱不禁风。老奶奶时常抱怨:“唉!我为何如此命苦!希望儿女能想起年过花甲的老娘,把我接出这地方!”
    小女孩叫荷,她的确像荷花一样亭亭玉立,清雅美丽。但不幸的是,她父母早亡。她住在人家不用了的旧房子中。
    有一天,老奶奶外出散步,荷想送点儿鸡蛋给老奶奶,就来到老奶奶的屋中。只见屋中除了一把三条腿的竹椅,一个破旧的盆和木架外,空空如也。
    荷想:“老奶奶本来就年老体弱,又这么穷苦。我要帮帮她!‘见穷苦亲邻,须加愠恤’嘛!”
    开工了!瘦弱的荷把老奶奶需要洗的粗布衣服放在盆中,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摇一晃地来到河边。当她将小手浸泡在冰凉的河水中时,她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但是,当她看到一件件脏衣服渐渐变干净时,又是何等的喜悦!
    荷使劲搓洗,她要让老奶奶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她要将所有的衣服洗得无可挑剔!
    荷把洗好的衣服搭在了木架上。
    当老奶奶回来的时候,她黯然无神的眼睛中闪出晶莹的泪花,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干裂的嘴唇因激动而颤抖……
    她忍不住说:“我的好……好孙女……”
    是爱,让这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一老一小,成了亲人。
    (作者为四年级小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