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稿名单】
史好泉、雪梦、石兵、王立彬、王梅彦
【词曲欣赏】
【诗海扬帆】
月夜
雪梦
夜色薄凉。我站在月光中
望影子,依着发白的墙
今夜,我舍弃书,舍弃笔
舍弃一切的思。想。
专注望月儿一点点升高
高过高耸的树木,高过突兀的山峰
高过夜色深深的孤独
月亮愈走愈高,高至迷离
月色愈来愈白,白至生幻
夜色愈来愈浓,浓到草叶缀满露珠
我,伫立黑白交替的间隙
披一身洁白的潮湿,一遍遍数着天边
仅有的那几颗星星
枉装一腔秋水呀!我
在中秋的月夜,在私设的世界
心,竟凝固成了——
一潭坚冰
月饼
王梅彦
白天疲惫了
把浓郁的水墨涂满了天际
夜安静的像个少女
诉说着人间喜乐
中秋夜
银色的月亮
柔和感染了时空
数不清的亮晶晶
像极了爷爷的眼睛
儿时的庭院
小桌上端放着月饼
趴在爷爷膝盖上的我
托着两腮
皱眉 思索着
月亮和星星被什么拴起
挂在了夜空
片刻
小女孩的大眼睛亮了
也许长大后踩着小梯子
就能摘的到
爷爷被逗得
胡子一翘一翘
拿起月饼递给了孙女
小女孩笑了
咬在嘴里咀嚼
爷爷爱抚着孙女的头
傻丫头 慢慢吃
等你长高了
就能把她们全部摘下来了
小女孩兴奋地搂住了爷爷的脖子
咯咯的笑了
惊醒了月亮和星星
这就是童年的我
还有最疼爱我的爷爷
年年中秋 年年月圆
那年中秋 月饼格外香甜
【心灵底片】
月上中秋清风暖
石兵
又是一年中秋夜,清风送暖话团圆。在这个渐渐冷去的季节里,中秋夜又把温情燃烧起来,我想,这一刻的温暖并非来自季节转换,而是源自内心深处,自元宵节以来蓄积了二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与祝福,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倾诉,也或许根本无需任何言语,因为高悬天际的明月与桌上醇香扑鼻的美酒早已将一切都融入了不言之中。
即便在如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每逢中秋,那些流浪于外的中国人还是会放下手中的一切,急先恐后地踏上回家的路程。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憧憬。
这憧憬是一种高古的情怀,千古未变,无论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惟美意境,还是“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哲学思辩,都充满着对于中秋夜团圆美满的深深眷恋,试想一下,窗外明月高悬,室内亲人相聚,美酒飘香,亲情醇厚,大半年的忙碌与辛劳在瞬间都化作了丝丝甘甜,在此刻打开弦窗,让一缕清风穿堂入室,是否会有一股难言的温暖自内心深处生发而出呢?
去年中秋,忙于琐事,我本想不回家乡过中秋,可当电话接通,我竟然不知该如何开口与母亲讲起此事,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犹豫,母亲淡淡地对我说,如果工作忙就不要回来了,机会多得是。最终,我还是放下工作赶回了家中,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当我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父母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意,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在那一刻,我深深庆幸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相对于一家人团圆所带来的精神富足,那些物质上的获取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我想,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更类似于一种灵魂洗涤或是精神图腾,因为,那夜的银色月光与微微清风,会让一颗颗在俗世中蒙尘的心重新归于澄明,会让逐渐寡淡的情感再次占据生命的重要位置,而经历了中秋夜的温暖,我们也将会获取一份源自亲情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继续奋力前行,因为我们知道,在自己身后,永远会有一缕缕类似于中秋月光的温暖目光凝望着关注着,为我们送来源源不绝的关怀与祝福。
【生活札记】
六个鸡蛋
王立彬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俺家有一老,算得上是宝中宝了,她刚过了94岁生日,依然眼不花,耳不聋,说话底气足,办事一点都不糊涂,啥事都记得清楚、想得周全,天天乐乐呵呵地与我女儿比年轻,自诩是“新时代的90后”,她是我的姥姥。
姥姥一直生活在乡下我的两个舅舅家,即使偶尔的到我家或姨妈小住几天,也很快就喊着回家,城市再美的风景、再好的生活好像也没有自己的小村庄好。小长假这天,母亲提前联系了大舅,让姥姥来我们家里住几天。一早,我高高兴兴地备好车,带好礼物,去接姥姥。当我正要给大舅告别时,姥姥却不依不饶地亮着大嗓门喊:“给我煮的鸡蛋呢?”
我问舅舅:“姥姥还没吃饭?”“吃过了,喝了两碗粥呢!”舅舅解释。
或许姥姥没有吃饱,我思量着。不一会,舅妈拿着用毛巾包着煮熟的六个鸡蛋赶过来,放在姥姥的包袱里,姥姥这才安心地让我与大舅告别。
到家里,姥姥看到母亲和女儿十分高兴,在床上还没坐稳,就急急忙忙的拿出刚煮熟的六个鸡蛋对女儿说:“睿睿,老姥姥没给你买礼物,这几个鸡蛋刚煮好,快吃吧,这可是绿色食品,是城里人到村里抢着买的环保蛋!”
不知道女儿是见到姥姥高兴的,还是被姥姥的幽默逗乐了,拿着姥姥给她的环保蛋乐得前仰后合。
看着这对“90后”高兴的样子,和姥姥给我家带来的这份厚重的礼物,我心里豁然开朗起来,恍然感觉到姥姥身上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哲理,让我很受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