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州晚报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19
  • 关注人气: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月15日德州晚报副刊“秋之声”(全文)

(2015-09-15 15:08:03)
标签:

德州晚报

分类: 专刊特辑
9月15日德州晚报副刊“秋之声”(全文)
【编者按】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白露过后,中秋在望,月明星稀,天高云淡,疏朗大气的秋意越来越浓了。品品秋的气息,尝尝秋的味道,听听秋的声音,赏赏秋的色彩,在飒飒西风中,在萧萧秋雨里,感受当下金秋之美,感受身边生活之美吧!



等一场秋天的雨

刘东华

    秋天的雨不轻佻、不张扬,沉静里带着沁凉。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能让天地间洗去铅华,变得眉目清秀,心清气朗。等一场秋天的雨,不是为自己,我只做等雨的使者。

    我为乡下人等一场秋雨。这时候,他们在田间忙碌着,收割,采摘,耕耘,秋播,忙忙碌碌的样子,现在所有的农作物都已经收获了,高远的天空下,是他们疲惫的身影。等收获完最后的一颗庄稼,就可以歇息了,牵着他们的牲口,沿着小路,慢悠悠地走回村庄的方向。那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新米的清香,还有瓜果的甜腻,殷勤的农妇,都一起站在门外,等着他们。

    秋雨滴檐,家人围坐,难得的闲暇时光,青蔬,新酒,饮至微醺,伴着雨打屋瓦的叮当声,可以入眠了。等一场秋雨,乡下人等来一场不分晨昏的酣睡,让身体好好舒展,消解掉全身的疲惫,像秋天坦露的土地,很久的干渴和燥热被秋雨一点点阴透,重新充满了力量。

    秋雨里的乡间是静谧的,牛在栏下反刍,连家禽、飞鸟也缩在各自的巢里,缩着脑袋打瞌睡。

    我为城里人等一场秋雨。繁杂、喧闹、匆忙、焦虑,早就成了城市生活的节奏,周而复始。秋雨本来属于乡下,到了城里也变得怯生生的,淋在高楼密布的建筑物上,车顶上,长廊上,人们好像不屑于去觉察它。但秋雨是连绵的,会悄悄洗去城市的飞尘,淋湿宽宽窄窄的马路,让那些生硬的马路变得油亮、生动,像会跳动的脉搏。秋雨还能浇开街道上的伞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浪漫了生活。

    秋雨里,适合约着三两好友去品茶,听琴,让城里知道,除了追名逐利,生活里还有草木的芬芳,还有丝竹之声,不妨找一个雨天停下来,清净一下灵魂。

    可以临窗读书,临帖,与那些智慧的人用心灵对话,是不是感觉奔波的生活之外,这些身体里最有灵性的器官被关闭得太久了呢,给情绪找一个出口,即便在暗夜的街头走一走,放慢了步伐,让细雨沾衣。

    我也为相爱的情侣们等一场秋雨。一把伞,两个人,小小空间里,两个人正好挤在一起,像受惊的归鸟。能看到他们挤在一起,举着伞向秋雨的深处走,雨水各打湿了他们的半边身体,那不是秋雨寒凉,是爱的给予。



嚼    

曹春雷

    春天的时候,人们常会抱怨:“吃啥呢,有啥可吃呢?”站在菜园里,四目张望,没啥可选择的。除了刚熬过冬的菠菜正蓬蓬勃勃,别的菜才刚播下种子,或者刚发出嫩芽。虽然在菜园边上,这花那花铆足了劲儿赛鲜艳,可它们终究只能看,不能吃啊。

    秋天就不同了,先不说菜园的菜应有尽有,像是开在地上的绿色超市,就是自家院子里,菜也是伸手即来。墙上攀爬的丝瓜,做丝瓜汤;墙角卧着的南瓜,做南瓜粥;院外爬树的扁梅豆,干煸。有客人来了,如果要吃家常菜,只需在院里院外走走,几道菜就有了。

    如果再挎着个篮子,去野外转转,更有收获。庄稼地边上,山豆角的秧子爬满地堰,豆角结得到处都是,不挪地儿就能摘满一篮子。地里的花生是要拔上几颗的,地瓜也要扒出几个来,刚刚上浆的玉米棒子当然也少不了,还有那嫩嫩的黄豆。

    挎回家去,山豆角配上半肥的肉片,满满地放进大铁锅,用不温不火的火,慢慢地炖,让香气缭绕在院子里。这香,连小花猫都会被吸引来,守在灶房门口,眼巴巴地喵呜。地瓜放在柴火的灰烬里,等山豆角炖烂了,地瓜也焐熟了,扒开皮,扑鼻地香呢。花生、黄豆,还有玉米,都一股脑儿放在铁锅里煮,熟了,端在酒桌上,也是一道绝好的下酒菜。

    在秋天,螃蟹是不能不吃的。有美食家说:“秋季,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记得小时在乡村,这个季节,我和邻居二哥几乎每晚都要去河边捉蟹的。拿着手电筒,从河的下游到上游,只这么走一遭,提着的小水桶里,螃蟹就爬得满满的了。螃蟹吃法很多,一般是清蒸,保留了蟹的原汁原味。还可做葱姜炒蟹、香辣蟹、年糕炒蟹、鸡蛋炖蟹。不论哪种吃法,都让我垂涎欲滴,做菜时一直缠在母亲身后,直到她将蟹端上桌。

    秋天的山林里,果树们会毫不吝啬地奉献出一树美味来。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柿子树上,熟透的柿子,吃起来有种很特别的甜。站在板栗树下,用木棒敲打树枝,一些已经咧开嘴的板栗便掉落下来,拾回家后煮着吃。核桃隐在叶间,摘起来费劲,吃起来也比较费事,必须一点点刮去外面的那层绿皮,再用石头或锤子砸开核。那时,奶奶总是不辞辛苦地,一个个将核桃砸开,剥出里面的仁,攒成一堆,等我放学回家吃。

    秋天的这个夜晚,我吃着母亲从乡下邮寄来的花生,慢慢咀嚼着家乡秋的果实,咀嚼着记忆里的那些曾经的秋日时光,于是,这静静的夜,因了这份咀嚼,而分外悠远绵长起来。



故园秋菊赋

侯铭

    风飒飒兮树摇,雨霏霏兮叶荡。节至重阳以把酒,时逢佳日以思乡。赏花于秋圃,元稹生情;登顶于翠峦,王维东望。而今群葩尽零,孤芳独艳,皓月悬澄宇以耀辉,征鸿振远翅以高翔。观感于此,谁人能无喜忧之怀矣?

    夫别乡邑以淹留,为茂功以长迈。业遥遥以无期,情眷眷其何浓!久居他乡,此地已为我地;仰观高树,斯情尽在乡情。

    是以念畴昔于菊院,思囊日之兰庭。石阶尚在,试想野花曾生。秀苑应存,可为衰草蓬茸?迎精魄以感怀,垂哀首以情涌。

    小园佳地,芳英四季长开;梧苑竹庭,菊蕊三秋永兴。若夫闲步花塍,幽葩初开以浥露;适寻香径,寒菊愈敷以迎风。奇艳婆娑以伴月,微香馥郁以动容。细叶不随冷坠,圆花唯有香凝。篱边素色芬芬,阶畔琼花亭亭。一丛尽蕴红霞,三径多含琼英。寄幽情于香苑,垂湿露于画亭。秋容方劲,仙人之氅秀;晚色更奇,素女之妆浓。是以垂手相鞠,真意生若陶令;举杯倾饮,高节恰似屈平。非为处士之家,我爱高人之义;实是晚香之品,谁述君子之性?三花怎比其秀,五美孰平其名?是故把酒渊明兴起,开樽子美情生。素心绮宴坐花,清觞高韵临风。

    遥思过往,情何盛哉!意何浓也!而其素月临空,皎辉澄怀,又逢秋叶之落,佳英之生。处景以思物,顿聚无尽感慨!故作斯赋以抒焉!



秋气(外一首)
张贵彬
断雁叫一声西风
我就多一根夭折的黑发
它穿越春的羞怯,夏的狂躁
在一块安详的秋光上历数霜风

让疯长的枝蔓停下
让芽孢最初的梦继续飞升
让余生所有的专注、自觉和热爱
都留给一枚朝着终点冲刺的青果

还要像草一样埋首于白露
像秋虫一样沉醉于鸣吟
像谷物一样盈实,谦卑
像秋潮一样听命于节令的召唤

如此,就能降伏住潦水泛滥的江河
让它在多事之秋的流向上不再分叉
让它卸下所有的浊、戾气和尖锐
在沉淀的清澈上点出秋水的蓝

有风,就随了风的手势
有月,就一袭清辉
一汪浅水,足够一群叫“芦”的舞者
从尘世的低处,养出好看的腰身

除了你们,谁还能在泥塘、洼地、沟壕
在平原粗犷的荒上,用青葱
摇曳出浩繁的姿影

能够走到一起多好,拥而不乱
光阴慈悲,每块自立且交集的方寸
足可临水,照影,意气今生

让沉静安于内心的盈虚
让纤秀之身,日日遮蔽沉渣泛起的浊
哪怕挫伤,也要啜饮得坦荡,风雅

多么柔韧的精神担当
才能铺卷出这样一曲盛大的生命之舞
彼此独立,融入,又同气而歌

从酥雨春短,到霜风皓首
多少动荡、悲喜流水样穿肠而过
送走最后一抹水绿,山寒水瘦

就一直站立,以群雕的姿态
朝着一场大雪的倾覆日日风干
直至承欢的子孙,芦芽满地



秋味袅袅

钟春香

    阶前一径绿草,窗外几只蝴蝶,袅袅的秋味,随午后的风潜进房间。小女孩的眼睛瞬间明亮,鼻翼翕动,似乎闻到了一种味,但那是一种什么味?像瓜果的味,菊花的味,抑或粮食和酒的味,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就要爆炸了!——她再不能坐着不动了,她要走出去,走到天井里去,走到村街上,闻流荡成风的秋味。

    上了村街才知道风中的味道,既不是香,也不是臭,而是香臭杂糅。那么多拉粪的车和拉玉米的车,挤在村街上走不动。车主人吆喝着赶牛或者赶驴:“驾……驾……”但有时牛车和驴车硬是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小女孩挓挲着小手,身后跟着她家的母鸡,贴着道边就擦着拉玉米的车走。鸡闻出车上的玉米棒子的甜香和虫子的肉香,小眼睛贼亮,咕噜一转,翅膀猛地一忽闪,就上了玉米车,找粮食和虫子吃——玉米车主一愣,发起火来,冲小女孩儿断喝:“都是你这个小坏孩儿的鸡,让我少了粮食……”

    小女孩儿笑了,笑得不知所措,好像是赔礼,又好像不是。她支吾着说:“鸡和我一样喜欢闻味,它一定是闻到了嫩玉米的味!”但车主却不再理她,朝远处走去。她有些漠然,嘟着小嘴,走到不远处就遇到了我。她和我唠叨个没完,告诉我,她喜欢吃嫩玉米,但不喜欢掰;喜欢穿棉衣,但不喜欢摘棉花;喜欢吃苹果,但不喜欢上树摘。我说你真懒真馋。她笑了,笑得无心无肺,阳光覆着她的唇,秋风吹着她的衫,她看上去太过清闲,与忙秋格格不入,但不知怎么,我就是喜欢她。

    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我再也不能心如枯槁,而与她一起做着美梦。请不要怪罪我们,因为没有蝴蝶可以翱翔天空,没有鱼儿可以离开水域;请嘲笑我们吧,因为我们只有鼻子和舌头,只能鼻翼翕动,舌头一舔,尝尝似甜似苦似酸似辣的秋味儿,就感觉没有白活。

    多年以后,当那个小女孩离我而去,长成现在的我。我有些讨厌自己,又有些可怜自己,千般滋味都尝尽,突然就想起在那个凉意微透的清秋,我与那个小女孩在井底似的天井里,在羊肠逶迤的村街上,在秋天的绿纱帐中,携手闻秋味袅袅,觉时光翩跹。



秋天是首歌

邓荣河

    秋天是首歌,元曲一般散漫,宋词一样婉约。绵绵的秋雨,说来就来了。淅淅,沥沥,斜斜的秋风里,飘着些合辙押韵的长短句;点点,滴滴,茫茫的天地间,荡着些不紧不慢的情绪。小小的花伞,无力撑圆天净沙的秋思;娇俏的水花,载不动柳永的叹息。秋雨如烟,缥缈着徐再思的惆怅;秋雨似雾,迷蒙着清平乐的村居。

    秋天是首歌,一首热闹非凡的欢歌。不远处的田间,遍野的地瓜秧相互缠绕着,热热闹闹地交流着。当然,话题只有一个:该以怎样的方式,让每一寸土地都忘却饥饿。性急的早已耐不住寂寞,肥沃的黄土被撕裂开一道道纹沟。然而一切还急不得,地瓜的收获要等到下了秋霜以后,地瓜们只能在地下继续叽里咕噜地等待着。齐整的玉米,简直就是最靓丽的仪仗,挺拔着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执着。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没见识过郭小川笔下南方的甘蔗林,但我对北方的青纱帐再熟识不过——那是一种斗志昂扬的绿,那是一种藏龙卧虎的密。一说话就脸红的红高粱,这次终于大方了一次潇洒了一回——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把鲜艳的红旗插遍了原野。

    秋天是首歌,一曲无可奈何的离歌。“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对于秋的到来,第一个高兴不起来的就是秋蝉,其次就是蚱蜢。秋的到来,意味着秋蝉的歌唱生涯将一天天走向结束,谢幕的同时,也将为聒噪的一生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田间的蚱蜢更是发慌,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四下里猛冲猛撞。对于已经过惯了北方生活的大雁小燕们,这只脚还未拔出金灿灿的喜悦,那只脚就不得不面对背井离乡的告别……

    秋天是首歌,既有美声的元素贯穿其中,又不乏民间小调的艺术风格;既可以齐唱合唱,也可以独自引吭高歌。总之一句话,秋天是一首谁都能唱得来的流行歌……



风雨萧萧秋已至

曹梦昕

    一场蒙蒙的、连绵的秋雨,打落了不少枝头绽放的粉色木槿花,有的就只剩下了根根竖立带绿叶的枝条,不见有半朵花的留存。灿烂了整个夏季,不管是否有人欣赏,它们在属于自己的时节,已经尽情展示过自己的美丽,经历过夏的炽热,接受过阳光雨露的恩泽,秋风吹起、秋雨飘落,它们也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零落成泥,期待明年的再次盛开。

    杨柳依旧依依,在这个初秋的时节,挂满绿叶的垂柳枝条,在风中摇曳轻摆;宽大的杨树叶片,依然苍翠地站立枝头,它们在静候与枝分离的那一刻。

    秋天来了,虽仍是满目的苍翠,那随风左右摇摆的枝叶,在高空的映衬下,却显示出了些许无奈与悲凉,因为枝与叶的分离已进入倒计时。

    宽大的杨树叶片,被秋风吹翻了身,背面挂的那一层霜色,使原本绿色的树冠变成了银白,也昭示着它暮年的来临,在秋风不停的撕扯里,在秋雨不断的敲打下,即将叶落归根。

    比白杨树个头矮一大截的洋槐,小小的叶片,已经呈现出金黄色,与成熟、收获的季节相辅相成,只不过庄稼得到了果实,而它们走完了叶子一生的历程,飘落、腐朽罢了。

    秋雨依然连绵。肃杀、无情的秋风,撕扯着自然中的万物,在它的不断吹打、挑衅中,叶片与树枝即将告别。叶片不再登高,充分接受阳光雨露的恩泽,播洒生机和绿意,而要结束与枝条同呼吸、共命运的日月,逐渐在秋风、冷雨的不断推拉中走向分离。是彼此的互不挽留?还是相守的缘分已尽?都不是!而是外界巨大的压力,使它们无法再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只得一方零落成泥,另一方赤条条、枯瘦光秃地巴望,而独自走向严寒,相助无望、互帮无力,只好无奈地投入属于各自的命运之中,接受四季的再次循环往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