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认真的“大骆驼”——怀念恩师骆宝珊(文/魏忠升)

(2015-04-16 19:22:07)
标签:

德州晚报

相声

曲艺

分类: 副刊怀念
       花开花落,雁去雁来,弹指间恩师骆宝珊仙逝已经十几个春秋。回忆先生对我谆谆教诲、言传身教的日子,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恩师骆宝珊,1919年生于北京,1992年逝于德州,享年73岁。恩师9岁与其兄骆洪年先生一同坐科学习京剧,专工丑角,后因对曲艺的特殊兴趣,转拜相声前辈马三立之兄马桂元先生为师,学习相声。出师后曾与孙少林、赵宝贵、孙宝才、师世元(师胜杰之父)等多位相声前辈搭档演出,以捧哏见长。1949年,恩师落户德州,在德州京剧团、德州曲艺队演出为生。凭借早年的京剧功底与相声表演经验,他演的丑角一炮走红,在德州几乎家喻户晓,因长得又高又瘦,加之姓骆,所以人送外号“大骆驼”。至今提起“骆宝珊”知道的人不多,而一提起“大骆驼”,知道的却大有人在。

       由于我家与恩师家一墙之隔,恩师一家又热情好客,加上恩师平日爱说笑话,喜欢小孩,所以,小时候我们都愿意到他家去玩。1979年我参加工作,而这一年恩师也正好退休在家。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开始了正规系统的相声学习。

       当时正好有一个业余演出队,经常到农村演出,恩师就带我跟随他们骑自行车到方圆几十里地的农村演出,而且给人家说好,不要演出费。就这样,恩师不辞辛苦,带我一演将近半年的时间。恩师有心绞痛的毛病,随身带有硝酸甘油药片。有时骑车走到半路,突然感到难受,只好停下来,吃上两片药,休息一会儿,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劝恩师“往回骑吧,不要去演了”,可是恩师坚决不同意,他说“救场如救火,咱要不去怕影响整个演出”。这种情况,我都不记得发生过多少次了。

       有一次在农村演出,我和恩师表演“报菜名”,我自己感觉演得不错,词也说得滚瓜烂熟,有点飘飘然。恩师看出了我有点骄傲,表演不卖力气,而是“数滑句”。在回家的路上,他耐心地对我说,想要说得好,得到观众的认可,不论什么场合、观众多少,都要认真对待。从此,不论是什么演出,我都全力以赴,不敢偷懒。

       多年来,恩师已养成了习惯,只要我上中班,恩师就在门口等我,尤其是夏天,我爷俩一聊就是半宿,有时不知不觉就已到东方发白,也就是在这期间,恩师教了我大量的传统相声。记得有一天我下班时,已经是晚上1点多了,当我骑车路过恩师家门口时,看到他老人家还站在门口等我。

       我虽然对相声衷心热爱,却没能以此为业,但是能坚持业余至今,也不枉恩师一片教诲之情。我将尽力把相声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我想,这也应该是恩师的愿望吧!

       悠悠恩师情,绵绵人生路,愿德州曲艺再现辉煌,愿恩师长眠以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