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庄子》12、天地无为为之谓为天法身可以与天合一

(2020-02-26 19:52:23)
标签:

屠新建

分类: 人文和思索
转 解《庄子》12、天地
【题解】
无为为之之谓天,人能无为,法身可以与天合一,与自然合一,而无不为。王德之人,行素朴之道而以动心机为耻,立足本性而通于神。德行广大,他的心念一发,必有物应之。



【原文】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观而万物者应备。故通于天下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解】
天和地虽然很大,变化却是均衡的;事物虽然多,用德一就都可以治理好了;人虽然众多,炁像国君一样起着决定作用。国君是德一的本元紫微星下凡,所以说:古代君主统治天下,用无为法治理,用的是天德的能量。
用道看管言行,天下的国君就是对的;用道看管分工,君臣的道义就分明了;用道看管才干,官吏都可以治理好;用道广泛地观察,万物都会齐备。所以,通于天下者,德也;运行在万物中者,道也;国君治理天下者,事也;能有艺术的,技也。有技艺地做事,做事事兼有道义,义中兼有德,德中兼有道,道中兼有自然。所以说,古时候养育天下的,无所追求而天下富足,无为而万物自化,宁寂而人心安。《记》这本书上说:“通晓大道可以通晓一切,无心自然而得,连鬼神都羡慕。”
【原文】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万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脩远。”
【解】
夫子说:“道,承载万物,广阔而盛大!君子一定要拿出真心来。无为自然做了叫天;无为自然说了叫德,对人对物都要慈悲叫仁,能容纳诸多的不同叫大,不设立边界区分万物,叫宽。将不同的万物一视同仁,叫富。具有天德就是最大的纲纪,见了本性德一,就是道立,守道就会万物齐备。不因为成败而挫伤志气,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君子明白了这十个方面,做事就隐藏了道心,这种心光为哺育万物而奉献出去。像这样,就能藏黄金于大山,沉珍珠于深渊,不贪图财物,也不追求富贵;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一世之利作为私心,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地位显赫。显赫就会彰明,然而万物最终同归,死与生不存在区别。”
夫子还说:“道,好像藏得很深,清澈幽深。没有金石制成钟磬,没有办法鸣响,所以钟磬器物即使存在鸣响的本能,却也不敲不响。万物谁能搞定!具有天下所归的大德之人,行素朴之道而以动心眼为耻,立足于本性而通于神。因此他的德行广大,他的心念一发,必有物应之。所以说,万物凭借道而产生,产生了以后德能量才会发出道光。道光存在万物中带来无尽的生机,有了德才能有道光,这不是王德者又是什么!广阔呀,忽然而出,忽然而动,而万物跟随他,这就叫王德之人。看上去幽暗深渺,听起来寂然无声。然而幽暗深渺之中却能见到光,无声中却能听到和气的来临。所以,幽深又幽深能及物,玄妙又玄妙能产精。所以道与万物相接,虚寂却能满足万物的需求,时时驰骋却能总给万物归宿,无论是大还是小,是长还是短,是高还是远。”
【原文】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齧缺,齧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尧问于许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为人也,聪明叡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南面之贼也。”
【解】
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登上昆仑山巅向南观望,不久返回而失落玄珠。派才智超群的知索寻找未能找到,派善于明察的离朱去寻找未能找到,派善于闻声辩言的喫诟去寻找也未能找到。于是让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而象罔找回了玄珠。黄帝说:“奇怪啊!象罔才能找到吗?”
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齧缺,齧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叫被衣。尧问许由说:“齧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借助于老师来请他做天子。”许由说:“恐怕天下也就危险了!齧缺这个人的为人,耳聪目明,智慧超群,行动机敏,他天赋过人,而又用后天的东西塞给一个天才。他明了该怎样禁止过失,不过他并不知晓过失产生的原因。让他受天命为天子吗?他将随顺人为而放弃自然,尚且还会身体是自然本性的,却要表现出北里本性的样子,况且还会尊崇才智而心火外驰,况且还会被情绪驱使,况且还会被外物所拘束,况且还会环顾四方,目不暇接地跟外物应接,况且还会应接万物而又处处合宜,况且还会参与万物的变化而从不曾有什么定准。那样的人怎么能够合天道呢?虽然这样,有了同族,就会有先祖;可以成为百姓的统领,却不能成为统领的统领。治理天下,是天下大乱的先导,这就是为臣的大祸,为君的伤害。”
【原文】
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B>鷇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曰:“请问。”封人曰:“退已!”
【解】
尧在华巡视。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啊,圣人!请让我为圣人祝愿吧。”“祝愿圣人长寿。”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富有。”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多男儿。”尧说:“用不着。”守护封疆的人说:“寿延、富有和多男儿,这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是为什么呢?”尧说:“多个男孩子就多了一层忧惧,多财物就多出了麻烦,寿命长就会多受些困辱。这三个方面都无助于培养无为的观念和德行,所以我谢绝你对我的祝愿。”
守护封疆的人说:“起初我把你看作圣人呢,如今竟然是个君子。苍天让万民降生人间,必定会授给他一定的差事。男孩子多而授给他们的差事也就一定很多,有什么可忧惧的!富有了就把财物分给众人,有什么麻烦的!圣人总是象鹌鹑一样随遇而安、居无常处,象待哺雏鸟一样觅食无心,就像鸟儿在空中飞行不留下一点踪迹;天下太平,就跟万物一同昌盛;天下纷乱,就修身养性隐居山林;寿延千年而厌恶活在世上,便离开人世而升天成仙;驾驭那朵朵白云,去到天与地交接的地方;寿延、富有、多男孩子所导致的多辱、多事、多惧都不会降临于我,身体也不会遭殃;那么还会有什么屈辱呢!”守护封疆的人离开了尧,尧却跟在他的后面,说:“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守护封疆的人说:“你还是回去吧!”
【原文】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閒,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解】
唐尧统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作诸侯。尧把帝位让给了舜,舜又把帝位让给了禹,伯成子高便辞去诸侯的职位而去从事耕作。夏禹前去拜见他,伯成子高正在地里耕作。夏禹快步上前居于下方,恭敬地站着问伯成子高道:“当年尧统治天下,先生立为诸侯。尧把帝位让给了舜,舜又把帝位让给了我,可是先生却辞去了诸侯的职位而来从事耕作。我冒昧地请问,这是为什么呢?”伯成子高说:“当年帝尧统治天下,不须奖励而百姓自然勤勉,不须惩罚而人民自然敬畏。如今你施行赏罚的办法而百姓还是不仁不爱,德行从此衰败,刑罚从此建立,后世之乱也就从此开始了。先生你怎么不走开呢?不要耽误我的事情!”于是低下头去用力耕地而不再理睬。
太初只能为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