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禁军教头
禁军教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24
  • 关注人气:10,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进西藏——风雨三日丙察察(线)之三

(2015-10-06 15:48:42)
标签:

斯巴鲁森林人越野

西藏自驾游

高原马帮

目惹村风光

齐马拉雪山垭口

分类: 国内游记

        http://s16/mw690/001VhjAggy6VRW1GjODcf&690       今天是穿越丙察察的第3天,为了确保能当天赶到120公里外的察隅县城,我们特意起了大早,客栈女主人祖措已经提前烧好了酥油茶——这是我此行所经滇川藏三省藏区喝到的最好的、最浓香的酥油茶!仅仅35元一壶,四个人都没有喝完。

      告别藏族姐弟重新踏上征途,清晨天公作美,朝霞满天,俯仰高山河谷的美景,心情愉悦,连日来因道路坎坷、塌方堵车造成的心里阴霾顿时一扫而光。可是没高兴一会儿,天公变脸,下起了阵雨,搞得道路泥泞湿滑,增大了行车难度与风险。当天所经路段有3座海拔4800——5200米的高山,车辆经过的垭口高度分别为4638米;4504米和4720米。由于海拔高,汽车发动机严重缺氧,导致动力大幅下降,加上坡陡弯急,路面湿滑,使推车成为家常便饭。当晚九时半到达察隅县城,途中耗时约13个小时,此时油箱里仅剩下一格油,大约6升左右。

      至此,我们用了整整3天时间,行程296公里,完成了丙察察线的穿越旅行,作为一名具有46年驾龄,开过多种车型,几乎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险峻高岭的资深司机(1970年2月获取驾驶证;曾任汽车33团越野指挥车驾驶员、司机训练队教练员、教员、队长和汽车连长),我必须坦白地承认:这是目前唯一让我感到心虚胆寒的驾驶经历。其危险、艰难的程度令我曾经走过的天山、太行山、秦岭、天目山、大别山和十万大山、湘西山区的道路相形见绌;常规的滇藏、青藏、川藏南(北)线与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绝对没有可比性;纵然是令许多人谈之色变的新藏线,更多的也是因为极高的海拔以及气候环境令人望而却步,而不是因为道路本身存在巨大的毁伤风险!结束本章节时,请允许我引用那些先我征服丙察察的勇士们的一句话作为总结——走过丙察察,天下无难路!!!http://s14/mw690/001VhjAggy6VRUZereZ2d&690

清晨,姐姐祖措正忙着挤牛奶http://s9/mw690/001VhjAggy6VRVcokdy38&690

等待挤奶的牦牛http://s15/mw690/001VhjAggy6VRVBUPa66e&690
藏族姐弟养的两匹枣红马,大清早就堵住门要吃要喝,女主人喂了两个苹果仍然不依不饶(产自藏区的苹果特别小,但非常好吃),气的祖措抄起木棍和石块一直把他们撵出2里路,可一眨眼的功夫,这对淘气可爱的活宝又回来了http://s15/mw690/001VhjAggy6VRVHA3p44e&690
立马高原群山小,此刻山口的气温约为摄氏2——3度http://s11/mw690/001VhjAggy6VRVMh6aKca&690
这是在接近海拔4500公尺的高山垭口拍摄的一张照片,顺着公路向后方看——这是一段红土堆成的急造公路,不仅坡陡而且覆土很厚,十分泥泞,爬这样的坡道,就连全时四驱的“小森”也无能为力,不得不让所有旅伴全部推车。一路上这样的推车场景竟然达7—8次之多!http://s4/mw690/001VhjAggy6VRVSd1yrf3&690
海拔4638米的齐马拉雪山垭口——由于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雪线上移,眼前这些海拔约5000公尺的山峰已不再是常年积雪http://s16/mw690/001VhjAggy6VRW1GjODcf&690
登高远望,云卷云舒,固然让人诗兴勃发,浮想联翩。可是我望着下山的公路心中却暗暗叫苦,这等的泥泞湿滑,稍有大意,后果不堪设想

http://s14/mw690/001VhjAggy6VRW8ELyRed&690
刚刚下过一场雨,下山的急造公路,路窄坑大辙深,极其湿滑危险http://s12/mw690/001VhjAggy6VRWfiX1x2b&690
经过流沙路段http://s8/mw690/001VhjAggy6VRWlAG0v77&690
历经艰险到达察(瓦龙)—察(隅)线上最大的藏族村落,也是驴友们通常补给、住宿的目惹村(海拔3750米)http://s6/mw690/001VhjAggy6VRWskD2Zf5&690
眼前美丽的高山草甸和相对平整的道路,让我舒缓了一下几天来始终绷紧的神经http://s9/mw690/001VhjAggy6VRWyB2kg68&690
藏寨美景http://s12/mw690/001VhjAggy6VRWH2ekr4b&690
路遇马帮http://s4/mw690/001VhjAggy6VRWLJ92bb3&690
高原草场http://s10/mw690/001VhjAggy6VZVoph8Jb9&690
刚下的一场大雨瞬时间让美丽的草海变成了深没车轮的泥沼

http://s14/mw690/001VhjAggy6VRWS8Yqxfd&690
再次进入一段原始森林中的泥泞道路http://s1/mw690/001VhjAggy6VRWXZFwAd0&690
高原风光http://s11/mw690/001VhjAggy6VRX3RXAuaa&690
远方看似很不错的道路和风景,心里着实高兴了一番,可惜下山后发现——察隅方向竟然与之南辕北辙。从此我们又走进一段极其糟糕、险峻的道路http://s15/mw690/001VhjAggy6VZY9liQ60e&690
无题

http://s7/mw690/001VhjAggy6VZVFBCV876&690
攀爬横垣在我们面前——当天的最后一座高山时,暮然回首,一个翡翠般的高山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她像一只天眼洞察着世间一切,将一切从她身边经过的芸芸众生摄入眼中

http://s14/mw690/001VhjAggy6VRXcbb2d7d&690
高海拔的陡峭山路,路况之差——照片根本无法反映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我后方一辆丰田越野车冲坡时方向失控,险些侧滑下山,众人帮忙推车才得以脱险http://s8/mw690/001VhjAggy6VRXxVXvh27&690
前方修路堵车http://s9/mw690/001VhjAggy6VRXEBwSY88&690
这张照片似乎可以看出——所经过的车辆面临的危险http://s13/mw690/001VhjAggy6VRXKrlqQ3c&690
同车旅伴与藏族母女合影http://s7/mw690/001VhjAggy6VRXQQTK606&690
小森用尽吃奶的力气(在海拔4000米以上,车辆由于缺氧造成动力下降)并在众人力推下方才爬上这段湿滑的陡坡http://s11/mw690/001VhjAggy6VRXWQZ9Uba&690
横断山、路难行(该地处于横断山和高黎贡山脉)http://s13/mw690/001VhjAggy6VRY29IXa1c&690
终于爬上最后一个海拔4720米的高山垭口http://s15/mw690/001VhjAggy6VRY9CbZsae&690
又遇前方修路http://s14/mw690/001VhjAggy6VZWecuOpad&690
黄昏时我们终于走出险境,眼前的小村庄距离察隅还有大约45公里http://s3/mw690/001VhjAggy6VRYqbLiyc2&690
山川神像,继续前行,天已经完全黑了http://s10/mw690/001VhjAggy6VRYubt33f9&690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察隅县城边的中石油加油站,昨夜路过这座加油站看见熟悉的中石油标牌时,我们有一种“终于得救”的感觉,当时,油箱里仅剩6升左右的汽油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