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及英译文

(2010-07-08 00:49:01)
标签:

亲爱的祖国

蛛网

挣脱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窝

分类: 诗词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英译文
Motherland,my dear Motherland
--ShuTing
I am a water wagon by the river
which keeps intoning for you without languor.
I am a miner's lamp
enlightening you to explore in the tunnel of history.
I am like the barren rice seed and the disrepair roadbed.
I am a boat in the muddy beach,
and you are the tracker drawing ahead.
My motherland.

Sometimes I'm sad and poor.
But I'm still hopeful
because of m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ncestor.
I am the freshest flower in your heart.
My motherland.

I am a new idea
just discovered from the web in the legend.
I'm a lotus seed under your snow.
I'm your fossette with tear.
I'm a new scratch line.
I'm a sun rising in your sky.
My motherland.

I am one 1.3 billionth
and one part of your 9.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
I grew up suckled by you
and got dream and thought.
I will devote myself to your mightiness and prosperity.
My motherland.

 

 在QQ上介绍了舒婷的几首诗后,很多网友都表示想知道她的近况。现从新浪网找到了一些资料,转载于下:

 

                         在鼓浪屿寻找舒婷

 

我很想把你连海抱走

轻轻放在我的窗前

四季散发着花的芬芳

夜夜灯山映红海面

       我很想把你连海抱走

时刻带在我的身边

绿荫中升起缕缕琴声

曲桥上细诉绵绵情言
  

——碧沛 《付与鼓浪屿的深情

 

以前,总以为鼓浪屿是一座很大的岛。张暴默有一首歌误导了人。那歌是这样唱的: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涛。。。。。。。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这首歌名字其实普通直白的只看歌名内容便一览无余――唤作“鼓浪屿之波”,歌名简单,张暴默的唱腔却浑厚得让人无法不流连在这声音里。

 

再大些,知道鼓浪屿盛产钢琴,出音乐高手,似乎那个岛屿还不同汽车,整个岛都很自然的样子。我的想象里那座岛必然有些遗世孤立的,远远的蹲在某处角落,仿佛再现代的快捷都无法立刻而至的。这岛便有些尊贵矜持起来。

 

再后来,一本杂志里有篇文章“住在岛上的舒婷”,这才知道,心仪多年的诗人也是此岛的岛民。住在岛上的舒婷,还有当年那个著名的北岛,曾是拨动我心弦最多的两个咏诗者。

 

我以为他们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心尖里流泻的智慧灵光。赵丽华之类的是写诗,想出一个字就写一个字,挤出来的东西码在一起,和乱草一般,匆忙的丢弃在公路上。车行一辆再一辆,都看到那突兀乱蓬的草堆,击节吆喝划拳的时候,这类无序乱蓬倒最适合行酒令,于是坊间,梨花体便盛行热闹开了,热闹只是热闹,却走不进心里去。

 

走进心里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沉默年代,什么都不贵,只有时间难得。肯花时间来记住,这得有多大的渊源?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efdb00100d3jy.html) - 在鼓浪屿寻找舒婷_紫鸢花_新浪博客

 

舒婷是值得记住的,北岛也是。虽然舒婷、北岛并未想让我来记住。所以舒婷住在岛上,北岛住在海外,都很遥远。

 

在厦门下了飞机,机场的大厅便是钢琴的叮咚,一个女子――大约还年轻,现在的人糊上化妆品后不太好分辨年龄,距离远则更看不出。厦门的雅,才进得城便已经体会。

 

鼓浪屿离厦门很近,轮渡过去不过几分钟,上岛不用买票,出岛买票也不贵,八元。下船,坐上环岛的电瓶车,就开始询问掌车小姐:舒婷住哪里?

 

掌车小姐笑:好多人问,舒婷在哪里。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也想知道。

 

其实掌车小姐是知道的,后来将要离岛,她把我们送到码头时说:我其实希望舒婷可以静静的不受打扰的生活。

 

听了她这句话我笑了,倘若我是舒婷,不也一样想这样傍着海天一色的美景安静的过日子?

 

那时是冬天,鼓浪屿却看不出冬的模样,凤凰木此刻不是花期,枝叶已经落尽,整个岛屿,只有凤凰木光秃着躯干。紫荆花是尽有的,和厦门一样,到处紫荆花开。和煦的阳光,微柔的清风,只有自然音而无机器的嘈杂,更无汽车摩托嚣张的呼啸而去。这里静悄悄的,如果人声稀远,便连风走过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小巷时高时低,窄窄的巷子,老旧的屋子,这里是适合发呆散漫无所事事游荡的好去处,很难在此燃起熊熊斗志。

 

这不就是最自然的样子吗?

 

自然不就是散漫无所为的样子吗?

 

鼓浪屿是用来怀旧的,用来冥想的,用来,你在那些安静的,花也,树也开的繁茂的巷弄和院落里,用来对抗今日的噪杂的。

 

舒婷在《真水无香》中吟哦:我们得到的,转瞬就要失去;我们失去的,正悄悄从另一条途径向我们接近,只是我们不自觉罢了。

 

舒婷就在岛上,我曾站在她走过的小巷子,慢慢的独步,我曾凝视着她曾注视过的凤凰木也做深沉状,这不就足够了?找不见,看不到,可能是最好的一种结果。它可以让想象继续,让美丽延续,让我寻找舒婷的期望一直的保持着温度。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efdb00100d3jy.html) - 在鼓浪屿寻找舒婷_紫鸢花_新浪博客
 

                                   鼓浪屿上的舒婷

                              余杰

 

通往心灵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诗;

一个富有正义感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总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

一切希望和绝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诗,又不仅仅是诗。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厦门的鼓浪屿。到鼓浪屿之前,我就读过许多关于鼓浪屿的文字,这些文字描述出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纯洁世界;到了鼓浪屿之后,这个世界便定格在我的心中,成为一幅不断浮现的鲜活画面。鼓浪屿让我神往,不仅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还因为鼓浪屿上居住着一位我所喜爱的诗人──舒婷。

驱车来到海边,鼓浪屿就在咫尺之遥。从此岸望去,绿树婆娑之间,掩映着一幢幢红瓦白砖、错落有致的西式小洋楼。在轻柔的海浪中,视线仿佛在晃动,而鼓浪屿似乎也在晃动。如果是晚上,站在这里眺望鼓浪屿的灯火,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乘渡船抵达鼓浪屿,只需数分钟的时间。细细的沙滩上,纤尘不染。光滑的石板路,延伸向一户户人家。如果说上海外滩豪华建筑的富丽堂皇得让人感到压抑,那么鼓浪屿上的洋房却使人恍惚产生回家的感觉。小岛上没有任何一种机动车辆,甚至没有一辆自行车,因此听不到一点机械的噪音。岛上的居民和游客全部依靠步行,安步当车。每走一步,眼睛里都会摄入一幅清清爽爽的画面。海涛声从身后传来,浑厚而悠长。空气里有淡淡的海风的腥味,而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花草的香味。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都是只有鼓浪屿才有的景色、声音和味道。与喧嚣的对岸相比,这里是一方净土。

      按照舒婷给的门牌号,我们在曲径通幽处找到了一座小洋楼,这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小花园。虽然是在冬天,但这里的亚热带气候使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舒婷已经在楼梯口迎接我们了。她穿着绿色的毛衣,蓝色的碎花长裙,谦和地微笑着。待我们一一坐下,舒婷的丈夫便热情地为我们端茶水、拿水果。她也忙碌着,完全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模样。她的丈夫,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比舒婷还显得腼腆,含笑倾听着我们的谈话,大多数时间都保持沉默,偶尔才插两句话。

舒婷向我们谈起她刚刚上大学的儿子,他的儿子只比我小几岁,因此她也细心地询问我在大学中的生活情况。这是一个母亲最寻常也最伟大的心思。这个时刻的舒婷是最美丽的。我记得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通往心灵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诗;一个富有正义感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总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一切希望和绝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诗,又不仅仅是诗。”与其说生活是诗,不如说诗就是生活。有意地把生活“提炼”成诗歌,那样的诗歌就成了二流的诗歌,那样的生活也就成了矫揉造作的生活。

舒婷当年是厦门灯泡厂的锡工,因为住在鼓浪屿,上班要比别人多花半个多小时等渡轮。所以曾经“怨恨”过鼓浪屿。美丽的景致与严酷的现实常常发生尖锐的对立,这时候诗便产生了。舒婷向我们回忆当年朦胧诗潮中的往事,从容中却有一种高贵和尊严,这种特质是其他人学也学不来的。我不喜欢“新生代”女作家的张狂和飞扬,我却被舒婷的安静与温柔深深地打动了。舒婷递给我一粒新鲜的小西红柿,宛如樱桃般大小,晶莹剔透又像是玉石。她说这是鼓浪屿上产的,吸收了鼓浪屿的灵气,很好吃的。我试着尝了一颗,果然又甜又酸,汁水丰满,与那些在温室中种的味道绝不相同。舒婷看我很喜欢吃,像母亲看到孩子一般,高兴地笑了,又抓了几粒,送到我的手中。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苍老的照片,是几名身着军装的青年,英姿飒爽的模样。舒婷告诉我们,这是她的祖父,当年南洋水师的将军,留学欧洲学习海军,回国来希望通过军事来挽救国家命运,可是理想被现实撞击得粉碎。窗外可以望到茫茫大海,叱咤风云的前辈已经随风而逝,却留下了这幢漂亮的楼房。风吹动着阳台栏杆旁边的树叶,点点滴滴的阳光闪烁着,像顽童在跳舞。在这幢住过四代人的老房子里,舒婷讲述着往事与随想,她的讲述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在自由地流淌1980年,《福建文学》举办第11期舒婷作品讨论会。在研讨会上,舒婷曾经因为自己的诗歌被思想僵化的评论家们“歪曲”而当众失声痛哭。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文坛流传甚广。用眼泪捍卫诗歌的尊严和自由,这是舒婷自己的方式。这不代表懦弱,相反,这是另一种勇气。舒婷在散文《生活、书籍与诗》的结尾处写道:“一只金色的甲虫在窗玻璃上嗡嗡地呼救,我打开窗门,目送它冉冉飞往沸削弱腾的桂花树。愿所有对自由的向往,都有人关注。”其实,包括舒婷在内的所有平凡的生命,都与那只甲虫一样,有着对自由无限的向往和渴求。我们也正是为这一向往和渴求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也是值得的代价。

曾经有一位读者写信给舒婷说:“正是鼓浪屿花朝月夕,才熏陶出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我相信他所说的不只是鼓浪屿的景色。住在鼓浪屿上的舒婷,与鼓浪屿一样,让我每次想起都感到一种透彻的温暖。

 

              (2000年12月5日《中国青年报》)

                            

http://b.qzone.qq.com/ac/b.gif
 
签名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