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由和规则--互动提问,案例分析环节
(2012-09-10 04:30:32)
标签:
爱和自由规则提问案例分析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悟 |
笑妈:爱与自由的教育,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高情商教育呢?
小艾妈:我觉得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真正的爱和自由原则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心里充满爱,知道感恩,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情商高的表现。情商教育还跟教育环境息息相关,高情商的父母容易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最直接的榜样。
笑妈:家长如何排压?道理懂得不少,操作起来控制不住,怎么办?比如家长工作生活压力大时,自然会大吼自然喜欢直白,不去想方法引导。
小艾妈:这个真的要看各人了。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孩子,不希望孩子受你坏情绪的影响,那么你就会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当你感觉到自己要发火了,赶紧离开现场,请其他家人暂时照看一下孩子,等自己平静下来再跟孩子谈话。大家都明白盛怒之下教育孩子不仅毫无效果,还会给孩子竖立坏榜样,事后父母也会后悔自己脾气失控。
还可以从网上打印一两篇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文章,内容可以是父母对孩子发火,最后不但没教育好孩子,还破坏了亲子关系,或是父母逼得太紧,最终毁了孩子之类的,这样的文章网上很多。发火之前提醒自己赶快读一下这些文章,相信你会很快就熄火的。
再有就是作息要有规律,大人孩子每天的日程安排都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人太累了情绪容易变坏,大人孩子都这样。所以要避免过于劳累的情况出现,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不能太频繁或持续太长时间,孩子在外面玩耍不要太久,否则,大人累孩子也累,都容易上火(带孩子外出是件特别累人的事)。我们带小艾出门一般都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孩子回家休息放松后还想玩的话也可以在家附近玩耍,累了就赶紧回家,听听故事,画会儿画,玩会儿游戏,洗个澡,放松一下。
笑妈:父母两人教育有分歧?如何沟通一致?
小艾妈:家长在育儿问题上分歧大而想要达到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改变自己都很难,要教育好一个小孩子都不容易,何况去改变一个成年人?尝试沟通之后,如果没有效果,那就不要再做无用功了。否则,夫妻关系都会受到影响,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除非另一方自己觉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存在改变他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孩子爸爸(妈妈)的育儿意见跟你相左又不愿意做出改变,那么我建议你宁可自己累一点,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尽量自己多带带孩子,让孩子多受到你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孩子爸爸(妈妈)的不是。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就那么几年,等孩子大了,你就算想对他施加影响都不会有机会了。为了孩子,牺牲几年时间是值得的,回报会是一辈子。少一点逛街时间,少一点跟朋友聊天的时间,少一点看闲书的时间,少一点化精致妆容的时间,少一点看电视的时间,把这些时间都用来陪孩子吧!你的宝贝值得你全心全意的付出!
加强跟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爱你,佩服你,他自然很愿意听你的教导,这样也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来自其他人的不良影响。孩子,天生爱自己的父母,也天生佩服强者,为了孩子,变得更好,多多学习些本领,孩子会跟你越靠越近的。一个敬重父母的孩子当然就会很自然地听从父母的劝导。
最后我还想提醒一句:父母虽然是主导者,是规则的制定者,但是在跟孩子交流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孩子再小我们都应该给与他应有的尊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我们在工作单位往往都会听从老板的安排,但是如果老板颐指气使,我们便会心生反感,道理是一样的。
同时要注意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指责孩子,命令孩子,要给孩子留点面子。
植竣妈妈: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恰恰是我们教育缺失的。再有就是作息要有规律,大人孩子每天的日程安排都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人太累了情绪容易变坏,大人孩子都这样。这一点,小艾妈反复强调,用心良苦啊!我反复说,我那第二个学生的家长,就是让他儿子晚上十二点睡觉,我昨天就生气了。
小艾妈妈:是的。我觉得这一点很容易被大家忽视。
慧妈: 小艾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听完他的意见,然后再选择是否执行?尊重孩子的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他的意见,而非家长整天问孩子:你有没有意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或者被嘲笑。
小艾妈妈:我认为父母平日当然应该多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孩子的道理能够说服你,你完全可以改变主意,但是孩子应该明确一点:决定权在父母。
家长如果整天问孩子:你有没有意见?就会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错误信息:仿佛孩子才是最终拿主意的那个人,这点危害很大。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或者被嘲笑”--是的,这样的话,孩子知道你才是主导者,但又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不容易会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彦妈: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点我小孩就是会考虑到同学朋友之间的,为什么他不考虑我的呢?推理及人---单亲家庭的孩子又怎样处理?
小艾妈妈:这个我觉得你平时应该多加引导,比如说拿孩子父亲做例子,引导孩子多体贴父亲,他自然也会推理及人,多考虑妈妈了。
夕妈:这几天女儿跟我总闹情绪,我跟她谈,问她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我有什么意见,人家说没有,但对我的态度很不好,我有些郁闷。
小艾妈妈:在我们家,小艾是不允许对长辈无礼的,什么情况下都不行。我们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尊敬父母和长辈的道理。对父母有意见完全可以开诚布公地提出来,但是不允许给父母摆脸色。
同样的,我们自己也不会对孩子发脾气,或责骂他,一般是就事论事。小艾如果做错了事,我们会严肃地指出(这个时候用不着发脾气,但也用不着和颜悦色,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要是不悔改,我们会暂时不跟他说话,让他有时间去反省,去好好想清楚,但是不打不骂不随意给脸色。
孩子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他也会尊重他人。
你不妨找个时间跟孩子好好谈谈,问她是不是不喜欢父母对她态度不好?所以,同样的,父母也不会喜欢孩子对自己无礼。然后跟孩子约好,以后心里有想法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但是态度要好,而不是随意发脾气,父母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违反了就要接受批评,虚心改正。父母如果能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孩子会爱上这样的相处模式,也会回报你以尊重的。
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以多留意讲一些性格特别好的名人的故事,给孩子树立一个效仿的好榜样,孩子有向善的天性,会明白自己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的。
植竣妈妈:这个我也很感触,我们很多家长是在孩子面前耍权威不尊重孩子,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必须孝顺乖巧。
小艾妈妈:对,孩子会迫于权威敢怒不敢言,但心里会说:凭什么呀!
乐妈:如果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孩子还在因为某件事闹脾气,小艾妈妈是如何处理的呢?比如说今天够时间出门了,孩子想带一根棒子回学校,这不能带啊,有攻击性,但时间紧迫,确实克制不住自己要发脾气。
小艾妈妈:如果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孩子还在因为某件事闹脾气的话,我会先确定孩子是不是在无理取闹,如果是的话,而且不是由于大人不讲理造成的话,我会直接带孩子离开,不管他是否在哭闹,不要因为周围有人在看,怕在他人面前丢面子而对孩子妥协,孩子吃准了这一点,以后还会闹得更厉害。
我觉得在他人面前情绪失控,打骂孩子才是件丢面子的事;带哭闹的孩子离开,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妥协则是理智冷静的做法。
小艾的学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孩子带玩具上学。我如果是你的话,会防患于未然,早早地跟孩子谈好上学的规矩,这样才不会事到临头才束手无策。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对孩子说清楚。如果他真的很想带一样东西的话,自己得早点准备好,否则就不会被允许。
别发脾气,如果实在没时间又不能干某件事,直接拒绝,闹也随他去。等孩子回家后坐下来把情况分析一下,跟孩子谈好规则后你再执行规则会更顺利,因为有言在先,孩子一般也不会闹得太厉害,因为他明白自己理亏。
夕妈:昨天,女儿自己在拼玩具,我想休息一会,结果她在旁边不住的自己发脾气,因为自己拼不起来,我说“如果你想玩就仔细、沉住气玩,如果不想玩就休息”,可她还是在那不住的发脾气。
慧妈:夕妈的问题,其实还涉及到孩子日后的抗挫折能力。
小艾妈妈:她发脾气没关系,你要控制自己别跟着上火,简单地对孩子说:发脾气也解决不了问题,妈妈来帮你一起解决这个困难。在玩的过程中再跟孩子轻松地聊聊天,这样几次下来,她就学会了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了。
小艾小时候搭积木,积木一倒塌他就会自言自语地说:“不着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父母面对挫折,以及孩子发脾气时沉着冷静,掌控局面的态度。
孩子还小,很多道理不是很明白,单纯的说教效果不会太好,正在发脾气中的孩子也听不进去,不妨亲自演示,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怎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跟孩子玩在一起,随意聊天,面带微笑,孩子会受到你情绪的感染,慢慢跟着平静下来的。
苗妈:太好了,发脾气这个地方受益很多。其实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发脾气没有用,还是实在地坐下来解决问题吧!
慧妈: 说到底就是父母要先懂得如何面对困难,例如孩子的哭闹如何处理,就是一种困难,孩子会从中学习到如何应对的。反过来,慧存在这样的情况,也就是我也未能很好的应对困难,未为孩子树立好良好的榜样了。
壮妈:孩子在我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表现就会差异很大.特别会在爷爷奶奶面前邀宠,请问小艾妈妈,这是孩子什么样的心理?爷爷奶奶的百依百顺和我们对他的规则限定,让他很会切换两种环境的不同适应态度。我们还不是住在一起,只是每星期周末回去一次和爷爷奶奶吃饭,但是非常明显,到爷爷奶奶家他极致享受着爷奶对他的百般依顺。
易妈:是的,这点我也有同感。因为我们家也是两代人一起带孩子,导致家里有两套关于爱和自由的选择。易在爷爷奶奶那里容易通过不同方式得到想要的东西和提条件,通常采用哭。在我这里肯定严格一点,会偶尔遭到软拒绝。小孩子都很会脸色行事。他很快懂得有些要求是要和爷爷奶奶提,时间长了,居然和爷爷最要好。有时候还不要妈妈。我试着和爷爷奶奶沟通过,不过基本无效。请问小艾妈咪,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在家里树立我的爱和自由的原则呢?
小艾妈妈:这是隔代教育的结果啊!老人一般更宠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心里明白着呢!
我们没法去改变老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好好修练,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跟孩子心贴心,孩子感觉到你的爱,真心回报你的爱,他跟谁亲都不会忘记你,孤立你的。我一向鼓励孩子以爱我的心去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自己还是应该尽量抽时间多陪孩子,让自己成为跟孩子最亲,最敬佩的那个人,那么,孩子偶尔在老人处受到点宠爱也不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了。事实上,孩子教育好了,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比如说,小艾在家里的老人面前就不会任性妄为,还是一样很有规矩。
壮妈,你们没有跟老人住在一起,仅仅是周末才回去一次,只要自己做个合格的父母,老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老人一星期才见小孙子一回,心里多疼爱他呀!会不由自主地去宠他也是值得我们理解的事情了。
苗妈:很感动,我们不能去指责老人,相反,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和爱让孩子感受到两种不同的爱的差异!
小艾妈妈:是的,我平时对小艾还是比较严的,家里其他人更宠着他,会给他买玩具,吃糖,带他到处玩,但是小艾还是最亲我,跟我最贴心,因为我平时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付出的心思也最多。
苗妈:也就是说,孩子能分清真爱是什么,我们用不着去排斥家人的“爱”,对吗?
植竣妈妈:是的,苗妈,孩子分得清真爱。
小艾妈妈:苗妈说得很对,真心地去爱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关怀他,他怎么会舍弃妈妈呢!爱妈妈是孩子的天性啊!
易妈:反省,我得问问自己是否以工作很累为借口,回家减少了陪孩子的时间,偶尔因为孩子要求太多而不耐烦,因此将孩子“推”向了老人。
慧妈:不是让孩子吃糖就是好的,孩子心里应该明白。
壮妈:也就是说孩子的这种亲子贴心并不会受他受到什么人的多少宠爱有关系.亲子关系足够好的话,隔代的宠爱也是爱,是吗?
小艾妈妈:是的,孩子对爷爷奶奶的爱跟对爸爸妈妈的爱是不一样的。小艾很爱家里的老人,可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对父母的爱,我一点都不担心跟他的亲子关系,他很明白,妈妈是世界上那个最关心他,最心疼他的人。
你跟家人在孩子面前争宠,其实反而教会了孩子有选择,有条件地去爱人,这太糟糕了!
我再举个小例子:小艾三岁多的时候,我们带他回去探亲,这是他懂事后第一次见到外婆(7个月大的时候见过一面,肯定是毫无印象的)。小艾见了外婆那个亲呀!天天跟外婆呆在一起,睡觉也要求跟外婆睡,看电视时也要求外婆而不是妈妈坐在他身边。实话说,他们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祖孙情让我非常感动。
短暂的十天相聚很快就过去了,分别的前一天,小艾外婆跟小艾开玩笑地说:“宝宝,你这么喜欢外婆,干脆别回美国去了,就跟外婆一起住在中国吧!”
没想到这个小玩笑让外婆非常后悔,因为自从她这么说了之后,小艾不再紧跟着外婆了,时时刻刻都要跟着妈妈,小小的他怕爸爸妈妈真同意把他独自留在中国了。最后一天,外婆没能像以前那么亲近小外孙,在机场告别时,小艾也是给了外婆一个短短的拥抱后就赶快跑回了妈妈身边,外婆心里别提多懊悔了。
所以说,只要做个好妈妈就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爱其他家人而不要妈妈,这怎么可能呢?
苗妈:谢谢小艾妈,我家里有隔代的情况。本来以为自己处理得已经不错了,回去还要好好反思,让女儿要格外尊重奶奶,不能因为老人文化知识不高就看不起奶奶!谢谢,警醒了!
苗三岁时候,有一次我回家,她跟我说:“妈妈,奶奶在骂你!”我很镇定地跟她说:“真的啊,什么事情啊?”她说大概是衣服没收好,奶奶在说(唠叨)。我笑笑说,奶奶那是唠叨一下,妈妈确实没做好呢,奶奶怎么会骂妈妈呢,我们是好朋友啊!从那以后,苗就没有来告状过,或者说,很少。我那时的第一反应是,我不喜欢孩子搬话,告状。而且,我希望孩子大度点,不要为一些小事情生气烦恼。现在想来,那时我的做法是对的。
小艾妈妈:苗妈,你做得很对。我们要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当然首先要从身边的亲人做起。不管家人的老人有没有知识,都是我们的长辈,都值得我们去尊敬。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做法或价值观,但却不能看不起他们。尊重家中老人,即使是文化知识不高的老人,这无形中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如同学或朋友的爸爸妈妈出色而看不起自己的爸爸妈妈。
壮妈:其实我们心态放开的话,也是完全可以让孩子享受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宠爱,爱有很多种,感受也有很多种,是吗?
小艾妈妈:是的,爱是乘法,爱越博大就越多,孩子对你的爱不会因为分给了其他人而减少的,孩子需要各种各样的爱。
苗妈: 真好,谢谢小艾妈妈,这个话让我心里很亮“孩子需要各种各样的爱”。
彦妈:小艾妈妈,我有个问题:我有时候很累,很想休息,但彦一定要我跟他一起看书或者玩游戏之类的,我告诉他等妈妈休息好了再跟你玩,你现在自己玩或者找家里的**玩,但他不愿意,直接哭闹,我直接不理他,让他哭闹,这样做对吗?
小艾妈妈:我觉得你平时对孩子这方面的引导可能还不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继续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妈妈确实是累了,懂事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心疼妈妈,安静一小会儿。我觉得不妨这样,平时少给孩子看电视,不累的时候多陪陪孩子,然后实在累的时候打开电视,给孩子看些有益的节目,这样你好趁机休息一会儿。道理平时也要多跟孩子说,用打比方的方式,比如跟孩子说:如果你很累很困的时候,妈妈还不让你睡觉,非要你......,你会觉得怎么样?孩子爸爸休息的时候,也可以趁机告诉孩子,爸爸为了这个家庭,很辛苦地工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现在爸爸需要休息一会儿,我们安静地玩,不要吵到爸爸好不好?
多次这么做下来,孩子就慢慢学会体贴他人,理解他人,不会只以自己为中心了。
正妈: 孩子爸爸对孩子说话我常常觉得不合适怎么办?比如,今天我开车时,听他问孩子哪样东西好看,孩子回答后,他就说:应该是这个好看啊,你的审美眼光真差。我一听,就烦了:哪能这样批评孩子?本来审美就很难说谁更有道理。所以我当场就制止孩子爸爸这样说话,孩子爸还很不高兴。
比如,孩子爸爸经常问孩子这事好不好那事好不好,可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向孩子征求意见,只要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就行了。这时候我听孩子爸在那跟孩子絮叨我就很烦。他难道不会自己区分一下什么时候该问孩子意见什么时候不必?什么都要我教吗?
苗妈:我们家的情况,别人听到估计会大吃一惊。孩子奶奶会经常跟孩子说,我考试时候经常偷看....读那么多书脑子要累坏的....可是苗却一点都不为所动,甚至当作反面教材。我想,这是妈妈的力量已经占据了主导,所以外来的不良影响反而成了调味剂。
正妈: 我觉得和孩子爸的沟通很麻烦。他不能自己去悟点东西,什么都要我来教。比如,不必事事都征求孩子意见,这没人教我,但在实践中我自然就明白这个道理,但他爸就是自己不明白,得我来说。
苗妈:我们家也是这样的,不过自从我不对老公寄希望后,他反而慢慢改变了。
小艾妈妈:正妈,我觉得即使你不同意孩子爸爸的话也不能当着孩子面反驳他,你可以同时也告诉孩子:妈妈也觉得**挺好看的。但不宜当着孩子面跟孩子爸爸发生争执,这样做的话,弊大于利。
跟孩子爸有分歧要私下里交流,否则,容易发生争吵,孩子爸爸当然会不高兴,同时还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跟孩子爸爸交流后他能改变最好,不能的话不要强求。父母当孩子的面争吵对孩子产生的坏影响会比爸爸的一句不当之言更多。还是那个道理,孩子爱你,敬你,他自然会更听你的。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植竣很佩服妈妈,如果家人在他面前说了不当之言,我想只要竣妈事后跟他解释别人的话是不对的,那他肯定不会受到不良影响,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妈妈,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的家人跟你在育儿问题上分歧很大的话,那唯一的途径只有想办法让自己成为跟孩子最亲,让孩子最佩服的那个人,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家人的不是,就事论事即可,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平日多跟孩子交流,跟孩子分析阐述你对某事的看法,孩子会有判断力的。
轩妈:
想请教小艾妈妈,我的孩子喜欢插嘴,也不是任着他自由发展,从小就教育他,可是孩子总是忍不住。
小艾妈妈:轩妈,效果不佳就再反复提醒,男孩子嘛,比较难以控制情绪也很正常的,你态度好就教会了他态度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插嘴可能也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子比较急,平时注意多引导,让孩子变得更有耐心一点。
小猪妈:我家小猪三岁半了,算是个很懂事讲理听话的孩子,但做为男孩,有时会被人评价为缺乏男性气血,比如没有攻击性,对小朋友过于忍让,最让我头疼的是用爱粘着我,做什么都希望我培伴。不知这样的性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艾妈妈: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无所谓好坏,个体差异而已。
照你的描述,小猪独立性不够,不妨多让他进行户外活动,五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习一些运动项目了,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什么的,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还会教会他如何跟其他男孩们玩在一起,会让他更有阳刚气。
男孩子要多运动,光会读书不行,现在的男孩子大都是由女性带大,性格过柔,参加运动,有男教练给孩子上课,也有其他精力充沛的男孩们作伴,性格会渐渐阳光起来的,小猪才三岁多,我看完全不必过于担忧。
结束语:
家长应该怎么去爱孩子?
一言以蔽之:无条件,有原则。
二者缺一不可。
要让孩子明白,在你的心中,他是最好的那一个,别的孩子都比不上,也取代不了他的地位。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爱都不变,不离,不弃。
如果你让孩子这么相信了,那么,孩子心中就会充满爱和安全感。即使将来大了,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在社会上碰到再多的困难,他也不会轻易自暴自弃,因为在他的心底,永远有一处温暖,那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爱和支持。
无原则的爱只会教出自私,任性,不服管教的孩子,会毁了孩子,是不可取的。
亲爱的父母们,如果您想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就请无条件,有原则地去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