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的教学建议:
(2010-09-25 08:51: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学习指导 |
地位与作用:
1、函数概念是数学分析的重要基本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是数学分析的几个主要研究对象;
函数在物理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函数概念体现了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数形结合,体现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数学思想;
内容分析
关于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定义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初中引入的近代定义,另个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现代定义。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注意衔接初中的函数教学,希望能够顺利过渡;
2、对照两个定义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
3、尽可能数形结合,利用图像直观说明函数的性质;
4、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定义——性质—图形—应用等基本过程,在过程中学习方法,
5、对于函数的三个要素不必扩展太多,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6、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如:2倍根号2不能读作2又根号2,f逆不能读作f -1
7、注意对函数符号的正确理解;
关于映射的几个问题
1、“映射”和“反函数”如何处理?
老教材是用映射来定义函数,而新教材则把映射看成是函数概念的推广.函数的对象只是数集,而一般映射的对象可以是任意集合.显然,现在的处理是先特殊再一般,其目的是考虑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同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对映射的要求是:了解映射的概念,会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映射的概念,并了解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因此,教学时应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选择生活中和数学中的“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的对应实例,通过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辨析映射和函数的关系.
2、对函数性质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新课标在函数自身性质的研究中,加强了单调性 的要求,降低了奇偶性的要求,淡化定义域、值域的计算。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讲完单调性、奇偶性后,是否可以适当介绍求函数的解析式、分段函数、复合函数、抽象函数的简单问题以及单调性的“逆用” ,值得商榷。
考虑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了一些补充,不过我们认为是不超纲的。
1、关注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艺术地处理数学的“形式化”。
2、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
在本章的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他们需要改进学习方式,学会阅读自学,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当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解题,从不重视阅读课本,课本对于他们往往只限于起练习册的作用
(顶多还是供查阅的数学手册)。
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读书,要求他们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本书的作者以数学家的眼光为中学生编写的教材不可多得,特别适合学生阅读。他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刻的思想方法,这往往是我们在课堂讲授时讲不到位的,所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和数学家接触,了解数学家的眼光,感悟数学家处理问题的方式。
3、关于数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