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清代瓷器 下】
标签:
小圆圆孔器形瓶口通气孔 |
分类: 世界博物馆,图书馆 |
乾隆窑五彩花卉胆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纹识描述:此件作品垂胆形腹部作圆形开光,内绘以插作的篮花,开光之外再画点纹、如意云纹、小花朵等不同的图案,图案的尺寸有大小的不同,但因笔描细致,布局讲究,色彩上亦有蓝、金、褐、黄及粉绿的变化,整个瓷绘因而产生一种缤纷热闹的气象。
文物尺寸:底径:6.1cm
釉色: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釉下
乾隆年制
http://s13/bmiddle/49dbc22e44c1460ac069c
乾隆窑红釉僧帽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口似僧帽形,长颈,圆硕腹,平底,矮圈足,尖流,曲□,带长舌,圆顶盖。盖、口边与□上各作小穿孔,以便系绳用。全器罩施宝石红釉,口、足加描金线,釉层匀厚,底施白釉以青花书六字篆款。形与釉皆临仿自宣德官窑,但摹仿之际,乾隆官窑再加以修饰,烧出形制纤巧,釉质浓润,红彩色泽远比宣德原作更似红宝石的作品。
文物尺寸:外高:11.8cm
釉色: 红釉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釉下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5/bmiddle/49dbc22e06e0209f11a74
乾隆窑黄地粉彩宝马香插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纹识描述: 碟沿饰粉红地的紫红回文一周。
文物描述:此香插主要部分为一浅碟,碟心立一白马,其四周贴饰道教八宝-古老钱、双钱、银锭、单钱、犀角、方胜、金锭、珊瑚,共八样。虽然是道教八宝,然而八样对象与元明的道教八宝有很大的差异。譬如说,铜钱就出现三次,有造型及单、双的不同。又如,银锭、金锭同时出现,再加上昂贵的珊瑚和犀角,整件香插充满了财喜之气。马背装饰了宝盒。古老钱上有「天下太平」的文字。碟子外壁涂湖绿色釉,内涂黄釉,器底有描红篆款。
文物尺寸:口径:6.5cm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釉下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4/bmiddle/49dbc22e44c1466d027d3
乾隆窑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此件作品构造相当复杂,不仅同时汇集转心、套瓶及交泰的技法于一器,而且纹饰的处理亦包含彩绘与镂空的两种技法。从外观看来,该瓶作一侈口、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的造型,然而仔细研究其结构,发现整只瓶子其实可以拆解成瓶颈、腹部及内瓶,特别是瓶腹由如意云纹错开成上下两截,形成「交泰」的瓶式。整件作品无论内与外,相接组的部分皆分别分开烧造之后再拼接成一件整器。以手触动瓶颈,内瓶亦随之旋转,而瓶腹虽一分为二,然而藉由内瓶的套接,上下两部分既相错开,也彼此维持着巧妙的套合关系,有象征天地上下交通,国泰民安之意。瓶面施黄釉,釉面以针刻绘出纤细的锦地花纹,花纹之上再以蓝、白、紫、粉绿、深绿、橘红等釉彩描画番莲花、蕉叶和朵花,花朵的形状虽然一样,但在不同釉彩的装饰下,显得错落有致。最难能可贵的世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的筋脉皆巨细靡遗地描绘出来,而敷染的色泽亦有深浅浓淡的层次感。同时,镂空的八卦纹及上下分开的如意云纹,亦能将观者的视线指引至内瓶,表达穿透玲珑之感,同时也炫耀不同凡响的技艺。
文物尺寸:外高:19.5cm
釉色: 黄釉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釉下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6/bmiddle/49dbc22e44c146a8a1e35
描红荷露烹茶荷花茶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通体矾红描缠枝番莲纹,腹部两面开光,一面绘荷塘莲花,一面书乾隆题诗。「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制」,朱红「比德」「朗润」二印。盖面画转枝番莲纹,纽面绘盛开莲花一朵,纽侧则饰朵花一周。
文物描述:敛圆口,弓形把,曲流,圆顶盖,盖侧一通气孔。通体矾红描缠枝番莲纹,腹部两面开光,一面绘荷塘莲花,一面书乾隆题诗。「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制」,朱红「比德」「朗润」二印。盖面画转枝番莲纹,纽面绘盛开莲花一朵,纽侧则饰朵花一周。盖足外壁涂金外,内面全施绿彩。器底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壶上诗文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秋天所作,诗题为<荷露烹茶>,这年秋天乾隆皇帝驻跸圆明园,此诗应是园内荷亭烹茶时有感而作,而后命人题写于壶上;同时烧制的还有与壶成套的描红荷花茶碗,碗上亦题有相同诗文。
文物尺寸:底径:7.5cm
釉色: 描红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写款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9/bmiddle/49dbc22e44c146ed153c8
珐琅彩山水人物白地茶碗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碗内白地无纹,外壁一面画山水人物,背山面水,竹林小屋,一士人坐于屋内,一僮旁侍,屋外桥边二人驻足交谈,一人指向屋内,远山苍润,小桥流水,皴石茂林,烘托出一幅清朗宜人的山水人物图景。碗壁另一面墨书「连村多绿树,长日转黄鹂。」前后红彩书「竹石」、「山高」、「水长」三印。
文物描述:器形同前。碗内白地无纹,外壁一面画山水人物,背山面水,竹林小屋,一士人坐于屋内,一僮旁侍,屋外桥边二人驻足交谈,一人指向屋内,远山苍润,小桥流水,皴石茂林,烘托出一幅清朗宜人的山水人物图景。碗壁另一面墨书「连村多绿树,长日转黄鹂。」前后红彩书「竹石」、「山高」、「水长」三印。胎质细腻,胎薄透光。底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仿宋体楷款,外加双方框。
本器釉彩设色以青绿为主、黄蓝为点缀,是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图画,为宫廷画匠所绘。
文物尺寸:重量:5.5cm
釉色: 珐琅彩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宋体书
【技法】写款
乾隆年制
http://s3/bmiddle/49dbc22e44c1471ca3582
http://s1/bmiddle/49dbc22e44c1472ea7b00
珐琅彩泛舟烹茶图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通体白釉地上施釉彩,图绘山水人物,湖中一带蓬小舟上,一文人坐于船头,船内几上置琴一张,三仆随侍,船尾备各式茶器,茶垆上置茶壶,傍有茶罐及贮水罐,舟上并放有书籍,一幅徜徉湖上,烹茶、读书、弹琴,欣赏湖光山色的愉悦景象,也是品茗的最佳情境。
文物描述:瓶口微撇,宽颈,溜肩,圆直腹,近足处渐敛,圈足。通体白釉地上施釉彩,图绘山水人物,湖中一带蓬小舟上,一文人坐于船头,船内几上置琴一张,三仆随侍,船尾备各式茶器,茶垆上置茶壶,傍有茶罐及贮水罐,舟上并放有书籍,一幅徜徉湖上,烹茶、读书、弹琴,欣赏湖光山色的愉悦景象,也是品茗的最佳情境。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款。瓶肩空白处隶书题乾隆御制诗一首:「陂塘曲复曲,荡桨出丛芦。晴旭依彻际,秋烟满一湖。」,诗句后落「乾隆宸翰」「惟精惟一」红篆方印两章。整体布局恰到好处。
文物尺寸:最高:25.0cm
釉色: 珐琅彩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写款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14/bmiddle/49dbc22e44c1475a4f11d
珐琅彩开光仕女图茶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4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全器以红、蓝描绘锦地花,颈周绘波涛纹,壶腹两面开光,一面画仕女弹琴,一仕女坐观、并拨琴弦,另二幼童在侧围观;另一面绘三仕女围坐几前,二人对奕下棋,一人坐观。盖顶画莲瓣,盖面加饰五蝠,盖沿、底边饰以卷草、莲瓣纹等吉祥纹饰。
文物描述:直圆口,短颈,鼓腹,曲流,弓形把,平底,矮圈足,带圈纽拱形盖,纽侧一通气孔,把内上方亦留一孔。全器以红、蓝描绘锦地花,颈周绘波涛纹,壶腹两面开光,一面画仕女弹琴,一仕女坐观、并拨琴弦,另二幼童在侧围观;另一面绘三仕女围坐几前,二人对奕下棋,一人坐观。盖顶画莲瓣,盖面加饰五蝠,盖沿、底边饰以卷草、莲瓣纹等吉祥纹饰。胎骨略重,珐琅彩上多杂质斑点。壶底料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仿宋体楷款,外加双方框。
院所藏同类珐琅壶器有二,此为仕女「琴棋」图;另一则为仕女「书画」图。两壶一面均绘有仕女与子,故又称「课子图」。不过由其主题而观,似在制壶之初,就已设计为二壶一组成对制作。
文物尺寸:底径:7.5cm
釉色: 珐琅彩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宋体书
【技法】写款
乾隆年制
http://s10/bmiddle/49dbc22e44c1477d8ef69
蓝地粉彩连年福寿纹茶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全器以粉彩描绘纹饰,盖面花纹为四朵转枝莲花,中间各加饰蟠桃,盖纽为珊瑚红所绘盛开莲花一朵,盖纽周围则饰如意纹一周。壶颈绘圈点纹一周,肩饰如意纹,壶腹两面各画莲花一朵,围绕三只口衔四颗蟠桃的蝙蝠,底边莲瓣纹一周,壶流及把手亦饰缠枝莲纹,纹饰分线均描绘金边。
文物描述:小圆口,短直颈,圆腹,凹足,曲流,弓形把,带圆纽拱形盖,纽侧一通气孔。全器以粉彩描绘纹饰,盖面花纹为四朵转枝莲花,中间各加饰蟠桃,盖纽为珊瑚红所绘盛开莲花一朵,盖纽周围则饰如意纹一周。壶颈绘圈点纹一周,肩饰如意纹,壶腹两面各画莲花一朵,围绕三只口衔四颗蟠桃的蝙蝠,底边莲瓣纹一周,壶流及把手亦饰缠枝莲纹,纹饰分线均描绘金边。壶内外均以蓝彩为地,壶底蓝底中央留白内朱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篆款。
此壶釉彩华丽,画工细腻,蝙蝠、莲花、寿桃,皆为吉祥福寿的象征。茶壶内还遗留着茶叶残渣,也可见这类茶壶,颇受宫廷喜爱。
文物尺寸:总高:14.3cm
釉色: 彩瓷(五彩)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写款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14/bmiddle/49dbc22e44c147a52607d
陈荫千制宜兴紫砂竹节提梁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纹识描述:茶壶整体造型仿自竹节,椭圆形壶身,围饰弦纹一圈,矮圈足,壶嘴塑成三节竹节曲流,壶把则为两枝细长竹枝缠扭成形。盖为椭圆拱形,上贴饰竹叶两丛,盖纽亦为双竹枝相扭成拱桥式,盖顶正中一小通气圆孔
文物描述:茶壶整体造型仿自竹节,椭圆形壶身,围饰弦纹一圈,矮圈足,壶嘴塑成三节竹节曲流,壶把则为两枝细长竹枝缠扭成形。盖为椭圆拱形,上贴饰竹叶两丛,盖纽亦为双竹枝相扭成拱桥式,盖顶正中一小通气圆孔。紫砂泥质地较细,颗粒微粗,含黑、黄砂点。壶底印铃「陈荫年制」篆刻方印。
陈荫年为乾隆中期宜兴制陶名家,生卒年不可考,善制竹节把壶,此为本院清宫旧藏器中,唯一遗有宜兴陶工名款的紫砂茶壶,余均施彩或腹上雕漆。此壶久用,里外遗留旧有茶汁痕迹,故壶面罩有一层光泽,其受宝爱可想而知,也可能是乾隆品茗御所竹炉山房中煎泡茶器之一。
文物尺寸:最高:11.5cm
窑型: 紫砂陶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刻款
陈荫年制
http://s10/bmiddle/49dbc22e06e020c93f199
茶叶末葫芦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器作葫芦形,加饰二弓形耳,直口,上腹较小呈橄榄形,腰饰凸起板状纹,下腹成圆球状,平底矮圈足。
文物尺寸: 外高:25.5cm 口径:3.0cm
釉色: 茶叶绿釉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写款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6/bmiddle/49dbc22e44c147f0c6275
瓷胎粉彩缠枝花葫芦式鼻烟壶拾件
【清朝】
公元纪年: 1796-1820AD
年号: 嘉庆
文物描述:乾隆、嘉庆两朝,均喜以成套烧制粉彩鼻烟壶,或拾件一套、或贰拾件壹套不等,本图版器皆做扁葫芦形,平底、隙地为绿松石色,上腹各彩绘蝙蝠衔卷枝花,下腹彩绘卷枝番莲花,花心伸出,捧桃及石榴与佛手称之谓三多,带红珊瑚及描金瓷盖与牙匙。
文物尺寸:外高:7.2cm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白描
嘉庆年制
http://s12/bmiddle/49dbc22e06e020ce9765b
乾隆窑各种釉彩搬指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九枚搬指釉色各异,有的摹仿木、石纹理,有的呈现漆器、古瓷质地,有的描金银若镶嵌,有的追仿古玉纹路,有的为青花加彩,皆制作精良,模拟逼真。其青花加彩者于器表莲花之内有赭墨写出的「干」、「隆」、「年」、「制」四篆字款,其它各件则于器里以朱红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文物尺寸:外高:2.4cm
釉色: 其它
http://s11/bmiddle/49dbc22e44c1482db885a
乾隆窑火镰袋(两件)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储火镰之用的盒子。分盖与身两部分,器盖及盒身两侧作小耳,供穿绳提取,以使盖与身不致脱离。其中一作四面开光,内绘西洋风景人物画,特别是教堂屋顶出现的十字架,具体呈现因中西文化交流而出现的西方元素。开光以外的器面,以锥供技法作锦地点纹,其上再加饰凸起的金花,制造宛如皮格织绣的纹路与质地。底心留白以红料书六字篆款。另一件作品四面皆不作开光,底釉涂绿,上面亦饰以金花,中心留白以红料书六字篆款。
文物尺寸:外高:6.6cm
釉色: 绿釉
款识: 【位置】外底
【书体】篆书
【技法】釉下
大清乾隆年制
http://s15/bmiddle/49dbc22e44c1485ae3f5e
乾隆窑乐善堂诗文牙签筒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乾隆
文物描述:此器作扁长方形,分内外两筒,内筒扁平、中空以装牙签,外筒状若画卷,当作器盖来使用。两筒之间并贯以丝绳,不用时两筒可互套以便于收藏及携带。即使小巧若此的作品,依然流露出一个「萃工逞能」的时代风格。所以外筒一面彩画锦纹,制造仿如画卷的包首,并以墨书题出「乐善堂」,而标题之下有朱红描绘的「干」、「隆」二印。另一面彩画青绿山水。至于内筒,一面墨书御题诗,诗句之下以朱红描绘「御」、「制」二印,另一面以朱红将御题诗分绘成各式的印章。
文物尺寸:长:9.7cm
釉色: 彩瓷(五彩)
http://s10/bmiddle/49dbc22e44c148884cba9
青花缠枝花大盘
【清朝】
公元纪年: 1616-1911AD
文物描述:此件饰有细笔缠枝花的青花大盘,是非常典型的福建德化窑产品,本院藏品中就有数件此类作品,东南亚发现的沉船以及台湾许多十九世纪遗址也都常见,相信这类产品在当时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文物尺寸:外高:4.7cm
窑型: 德化窑
釉色: 青花
http://s11/bmiddle/49dbc22e44c148c2c306a
御制诗笔筒
【清朝】
公元纪年:
1736-1795AD
年号: 干隆
文物尺寸:外高:10.2cm
釉色: 白釉
http://s1/bmiddle/49dbc22e44c148e6444c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