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欧行: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

标签:
转载 |
分类: 运动快乐 |
原文地址:北欧行: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作者:simon
9月20日,旅行第2天。
头一天已经把奥斯陆中心景点走了一遍,这天我们要去比较远的地方,包括维格兰雕塑公园和比格德岛。这些地方步行都是到不了的,而奥斯陆的公共交通费用相当高,加上各景点门票也很贵,我们经过仔细比较,认为买一张24小时的奥斯陆通票比较划算。在火车站前面那个玻璃高塔里有一个旅游问讯处,就可以买到奥斯陆通票,270挪威克朗一张,合人民币不到300元,可以在24小时内无限次搭乘地铁、公交,还包括了许多景点的门票。
问讯处门口就有轻轨,在街对面的站台搭乘12路,直接到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dsparken)门口,所需时间约为半小时。
维格兰雕塑公园是由挪威的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在20世纪初期创作的雕塑作品组成的,公园里一共有192座雕塑,包括了650个人物雕像,从儿童到老人,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体现着生与死的轨迹。雕塑由青铜、铁和花岗石制成,全部作品花了维格兰20多年的心血。
进入公园往里走,远远就看到了公园正中央高耸的“人生柱”,而它的前方则是一座石桥,桥两侧各有29座青铜雕塑,桥的尽头则是一个大喷泉。初初看去,整个布局非常震撼。
这时还是上午比较早的时间,奥斯陆虽然当天是晴天,但早上的浓雾及厚厚的云层尚未散去,天空仍然很阴暗,我们参观到一大半时蓝天才慢慢显现出来,所以一开始拍的许多照片都是阴沉沉的。我在挑选照片的时候,尽量挑了天晴后拍的图片,没有按拍摄的时间顺序来放照片。
我们先走到石桥上,两侧的29座青铜雕塑是彼此对称的,以青年男女和儿童为主。
在这组雕塑中,维格兰隐含了一个主题:让父亲与孩子在一起。在当时,西方的男人在成家之后,把家务看作是女人的事情,不想被家庭生活所束缚。而维格兰通过这个主题,希望男人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这两个圆圈的雕塑也很有意思,难道是隐喻男人永远跳不出家庭这个圈子?
而桥上的这么多雕塑中,最出名的是这个“愤怒的小孩”。这是一个正在号啕大哭的孩子,跺着脚、挥着拳头,似乎因为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满足而正在大发雷霆。这座雕塑太受欢迎了,以至于曾经一度被人偷走了,虽然找了回来,但他的左手不知去向,后来补上去的手明显有拼接的痕迹。
桥的下方是个人工湖,湖边有几个婴儿雕塑。
喷泉的正中央,四个巨人托举着一个巨大的石盆,喷泉的水就从石盆中喷洒出来。可惜现在这个喷泉正在维护阶段,没有喷水。
喷泉的四个角各有一个小雕塑群,每组是五个青铜雕塑,每个雕塑上方都是一棵生命之树。这四组雕塑分别是儿童、青年、壮年和老年,组成人生的四个阶段。这些雕塑形态各异,有的天真可爱、有的奋发向上、有的苦命挣扎、有的垂垂迟暮,让人不能不唏嘘人生的无常。
在喷泉后面的台阶上拍摄的照片,能够让大家更清楚地明白整个喷泉的造型。
走上台阶,就来到整个雕塑公园的核心:人生柱。不过,先别着急,我们先看看大铁门,上面的图案相当漂亮,表现的是几个肌肉健硕的男子;后来在另一边我们又看到了女人的图案,侧门也有,一并放这里吧。
![[转载]北欧行: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 [转载]北欧行: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到主题,终于可以近距离观赏人生柱了。这是整个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石柱高达17米,直径3.5米,重量达270吨,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塑着121个裸体男女。仅仅是创作这一根石柱,就花了维格兰14年的时间。石柱上的男女老幼,或生、或死、或相互扶持、或彼此倾轧,描绘了世人因不满于人间的生活而倾力向天堂攀爬的场景,展现出生老病死的众生相。
人生柱的基底是一个圆台,台阶四周有36座花岗石石雕,同样表现着生命的循环:婴儿出生、儿童嬉戏、少年私语、青年相恋、壮年持家、老年病苦,到最后死亡降临。每一组石雕都值得细细回味,而至于从中能感悟到什么,我想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青春已逝,留影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