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今天有条微博,谈到天价的高端私人医生服务,是刚需?是洗钱?是炒作?
中国好的医疗资源多稀缺,差异多大我就不多说了。我从一个故事说起:
有个老朋友,他在一个国内上市公司。他们在全国各地拿到很多单子,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帮助各地的头头脑脑解决在京的看病问题。他说别看各地的县太爷、道台在当地多风光,一旦家里有人病了,想到北京看病门都找不到。他们就帮助他们联系、安排、接待,搞定一切。因此这样建立的感情都是属于“恩情”级别的。以后要办事自然容易很多。
大家别鄙视,想想我们自己,就算你在北京,家人有了病,还不是一样求人求门路?这几次,我孩子病了,只要有网友给你一个线索哪个医院好、哪个医生好,就已经充满感激了。
但是,因为感激,所以欠人情债就很重了。不能老求人,就算有点交情也得省着用吧?就像一次我前领导的父亲有需要时,我去找我的前文说的老朋友,刚开口,就能清楚的感觉到他在回避,我自然就知趣了,不敢求他联系。(那些关系也算他们公司的资源吧,他也不能随意花在老朋友的领导的父亲身上吧?)
现在,如果有地方明码实价的得到这种服务(绿色通道、陪诊等等),不用欠人情债,一年5万贵吗?值几瓶茅台?
但是就是熙年康盛、慈铭奥亚有资源也有限,就像北京的土地一样,不是有钱就能想圈多少就圈到多少的。就要像钓鱼台的房子,就算一平米10年叫价86万,也算市场规律吧?
我知道还有人会说真正病人不会花钱,或者服务能不能达到这个价格很值的怀疑。咳,脑白金不也是逼着儿女买孝顺吗?真有效假有效不也史玉柱说了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