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若干要点
(2010-10-06 08:50:22)
标签:
女性保健子宫肌瘤健康 |
分类: 健康贴士 |
子宫肌瘤是由聚成螺旋状的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常见的妇科病,多见于育龄期(30~35岁)女性。据统计,育龄期女性本病的发病率约为25%。
如何分型?
根据其形成的部位,如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等三型。
常有哪些临床表现?
1、早期可无异常,常因妇科常规检查发现。
2、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常有月经过多和/或月经周期变化,如延长或缩短。
3、贫血,与月经过多导致慢性失血有关,患者可有贫血的相关表现如乏力、苍白和气急等。
4、下腹坠胀、腹痛、腰酸和白带增多。
5、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6、若肿瘤较大,可于下腹部扪及包块,或因压迫影响大小便,如排尿困难或便秘等。
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1、详细询问病史。
2、全面而规范的妇科检查。
3、妇科超声检查。
4、宫腔镜检查。
5、腹腔镜检查。
6、组织病理检查。
综合上述资讯确诊子宫肌瘤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如何治疗子宫肌瘤?
1、严密观察 若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可暂时不予治疗,但至少每6个月应复查一次,若发现肌瘤增大迅速,宜考虑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 适用于肌瘤大小约为2个月的妊娠子宫大小,症状不明显,近绝经期的女性。常用药物有雄激素、抗雌激素或抗孕激素类药物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遇有下列情况宜考虑行手术治疗。
(1)子宫大小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
(2)肌瘤生长迅速,增大显著或有恶变可能。
(3)症状明显,如对月经量或周期影响显著。
(4)与女性不孕或流产有关。
(5)已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如尿潴留或便秘等。
2)手术方式
(1)肌瘤挖出术 适用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
(2)子宫全切除术 肌瘤体积较大,愿意不保留生育功能者。
(3)子宫次全切除术 若子宫颈无慢性病变,年龄较轻者,可考虑仅切除子宫体而保留子宫颈。
3)术后康复
(1)适当休息 三个月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
(2)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保持大便畅通,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和治疗咳嗽等。
(3)合理营养,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的食品。
(4)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要保持会阴部清洁。
(5)遇有阴道出血,可能因感染、子宫内膜脱落或手术切口处缝线线迹脱落等所致,应及时复诊。
(6)禁止性生活,子宫次全切除者至少2个月,子宫全切除者至少3个月。
4、术后随访
1)行肌瘤挖出术者,应于术后1个月时应返院复诊。
2)行次全切除术者,应于术后2个月时应返院复诊。
3)行全切除术者,应于术后2个月时应返院复诊。
(原载:www.jkbangbang.com)